名商 名家 名士 名师 名医
名将 名门 名记 名厨 名角
名企 名校 名院 名所 名行
名队 名店 名车 名盘 财富
名牌 名画 名字 名作 名特
名吃 名酒 名烟 名茶 指数
名城 名镇 名居 名胜 名言
博客 故事 先模 画家 书家
2024年05月17日 星期五
王树国   谭旭光   郎景和   程皓:   李锦:   

柳金东:闪光的足迹 大写的人生

  • 作者:高春艳 唐德良     来源:中国名网     发布时间:2009-09-01

      金色的五月,为辛勤的劳动者而歌。欣欣向荣的五月,处处鲜花和掌声。在一个春光明媚、风和日丽的上午,记者见到了4月30日刚刚被授予“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得者的潍坊工商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柳金东。
      在获得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之前,柳金东院长早已经是荣誉“等身”了,他1989年就被国家人事部和教育部联合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当年同时被评为山东省特级教师;2000年被评为诸城市拔尖人才,2002年被评为诸城市十佳校长,2005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山东高校优秀共产党员。谈起这次获得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已届天命之年的柳金东院长喜悦中带着他这个年龄的智慧和清醒:“‘在其位谋其政’,党和政府在你肩头压上这副担子,你勤奋努力把工作做好是应该的,没干好才是大错而特错呢!从小处说,对不起这个位子赋予你的薪水,对不起全院教职工和学生的期盼,甚至是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期望;从大处说,对不起党和国家对本人多年的教育和培养。还有几年就该退下来了,再不努力工作恐怕就时不我待了。对待荣誉,我早已经做到了心静如水,给自己总结了‘四不’人生信条:‘表扬不激动,批评不生气,谦虚不退步,骄傲不落后。’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我本人应该做到的也就是心人止水。”
      只求耕耘,不问收获。其实是一种更的智慧,在一些人为了名和利挖空心思、蝇营狗苟的时候,恰恰是那些埋头苦干、不计个人得失的人成了真正的英雄!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党和人民不会忘记像柳金东院长这样为了教育事业甘当一只蜡烛燃烧自己的奉献者。柳金东院长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的足迹,其实已经证明的了他的人生道路是最最成功的。

                                                终生选择“干”教育
                           天生我才必有用

      “苦难”和“曲折”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笔辉煌的财富,它能激发人“卧薪尝胆”的斗志,它能提醒人“居安思危”的冷静,所谓“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是这样的一种品格。
      柳金东院长正是记者采访到的为数不多经历丰富的成功者。柳金东早期的经历是非常曲折的。出生于诸城农村的他和他同时代的人一样都经历过饥饿和贫困,自不必提。单是以后的生活就够“丰富”的。1974年高中毕业后正赶上“文化大革命”后期,等待柳金东的不是去上大学,而是跟着村里的人“出夫”兴修扬水站,没有高大硬朗身板的柳金东好在是从小就干农活,才没有被人工取土、小推车推土的重体力活压倒。
      庆幸的是,也是还是沾了自己有文化(在农村,高中已经是最高学历了)、头脑灵活的光,很快他被招到公社(乡镇)的砖瓦厂当工人,从工人被提携成生活管理员,接着当会计。半年后,他被公社领导发现,到公社办公室成了党委秘书,中间还到到水泥厂当了一段时间会计,随后转正到纺织厂当了工人,也是统计、计划等岗位几乎转了一个遍。
      这时柳金东转变命运的机会来了。因为1977年恢复高考了!
      没有教材,没有复习提纲,根本不知道考什么,凡是能找到的书都看,凭着那份诚心和机灵,凭着那点没有功底的功底,凭着自己的好学和才气,竟然一举考中:烟台师专中文系。
      从此,柳金东走上了他的终生执教路。不过,柳金东的工作岗位照样还是走马灯似的换,他屈指给记者算了一下,到潍坊工商职业学院担任党委书记、院长之前,他呆过7所中学,在教学一线16年送了14届毕业班。在中学任副校长期间,由于工作突出,还有两次选拔担任乡镇团委书记的机会,当组织上找他谈话时,他推心置腹地说,我的脾气性格不怎么适合从政,我从小“好为人师”,而且我学的是师范,当的是老师,我还是继续当老师吧。
      在中学,柳金东的事业创造了一个个辉煌。最近的一次是在诸城实验中学当校长,他在那里工作的5年,也是该校有史以来最辉煌的5年。当时该校作为县重点中学因其特殊性,不好管理,连(诸城)市的领导在一些场合都说,配备实验中学校长比挑一个乡镇党委书记都难。最后柳金东不仅被挑中,而且是知难而上了。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正是从中央到地方素质教育喊得最响的时候,但是实事求是地讲,教育界对素质教育的本质并没有真正把握,在理论界和业界存在着很多争议和分歧。柳金东冒着很大的风险大胆地提出了一句话: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是最好的素质教育。他的目标很明确,素质教育是提高教育质量,向45分钟要质量,解决如何寓教于乐的问题,不是片面追求“全面发展”而忽视或弱化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的问题,更不是单纯美化校园修修凉亭花园、带着学生“吃好玩好”的问题。所以,在柳金东的领导下,实验中学的认真组织教学时时刻刻都没有放松,并最终创下了有一年该校中考录取分数第一名高出录取线150分的记录。
     他的教育教学理念最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认可,也为他赢得了应有的荣誉。1989年他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和被评为山东省特级教师。

                                                  评点辉煌发展的足迹
                           一路坎坷一路歌

      教学楼、图书楼、餐厅楼、宿舍楼错落有致,处处茂绿,处处鲜花。徜徉在潍坊工商职业学院崭新、宽敞、花园般的校园里,谁也不会想到,这所占地近1300亩、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的新校区,从施工建设到搬迁到位仅仅用了11个月的时间。这是潍坊工商职业学院速度,这是在党委书记、院长柳金东领导下的创业者们创造的工作效率。
     在竞争时代,只有顺应了市场经济规律才能生存和发展。等待是死路一条,跑的慢了同样是死路一条,只有跑在前头的才可能成为胜利者。潍坊工商职业学院能够走到今天并成为迈向“一流”的的高等职业学院是被“逼”出来的,用柳金东院长的话说,是我们全院干部职工以“破釜沉舟”的精神“杀”出来的一条路。
     潍坊工商职业学院的前身是诸城经济学校。2001年,正是柳金东当中学校长风头正劲、连创辉煌的时刻,这时组织上调任他担任经济学校校长。用柳金东的话说,虽然没离开教育行,自己却从专家和内行一下子成了门外汉,中学教育和职业教育毕竟是两码事。更为严峻的是,经济学校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外欠800万元外债,办学路子越来越窄,招生生源日益枯竭,教师队伍人心浮动。
      这种巨大的落差首先让柳金东感到了沉重和压力。但是,有着丰富经历的柳金东没有就此服输,因为他上边挑着组织上的信任,下边连着老师和学生的期盼,他没有理由不让经济学校打个翻身仗,重展雄风。柳金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共产党员不讲宿命论。但我奋斗了大半生了,总结起来几乎都是‘堵枪眼儿’的,那里有困难了我往哪冲。既然就这个命,我也欣然接受!”
      柳金东一到任,首先从扩大生源和学校重新定位方面作文章。提出了三大措施:一是降低收费标准,实行人性化管理。让老百姓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因没钱在入学前无法交足学费的学生实行先入学逐步缴清学费的办法。二是把学生学习外的生活费用降下来,比如加强学生食堂管理,降低他们的伙食费;宿舍不因为正规化管理增加学生负担,在被罩、床单统一的情况下,学生可自带被褥等等。三是定位培养一线劳动者,让学生一入校在“出口”就有工作等着。
      正赶上诸城当地经济迅猛发展的好时机,经济学校的这种办学思路很快为自身找到了发展之路,有了起色。
      有人曾经提出:“蛋好吃,没必要看下蛋的鸡是什么样子。”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有它的道理,但是在柳金东看来是“歪理邪说”,他最信奉的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学校,是美的永久发源地。”没有好的学校,没有名师,就不可能有好的学生和“高徒”。所以,在学校步入正规后,柳金东考虑最多的一直是如何治校,要创业不能守业。
      从2002年开始,经济学校在他的领导下积极探索联合办学的路子,实施学生3加2连读,学习5年达到大专层次。随着形势的发展,他又大胆地提出在县级市创办自己的大学的设想,2004年初他就带着一班人四处考察做着学校升级达标的工作,并积极向上级申请,在2005年经过层层审批终于获省政府批准,以诸城经济学校为基础,诸城市人民政府整合5所老牌中等职业学校创办潍坊工商职业学院,成为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校。
抱上了“金饭碗”,在全院师生的欢呼声中,柳金东并没有品尝出胜利者的喜悦。
      “办大学一要有大楼,二要有大师,你有么?学生谁上你那个地方去!”这是上级主管审批的一位领导的“忠告”,话说得很直,不管有没有贬义,却说的是大实话。学校是中专的底子,老师是中专的老师,校长是中学(中专)的校长,对于办大学是“一片空白”。
搞不好会让人笑掉大牙!
      怎么办?柳金东铿锵有力地挥了挥拳头:没有大楼盖大楼,没有大师“引、学、派”。
      说干就干,在柳金东的指挥下,学院建起了高标准教学楼,全部按照最高标准的电教等设备进行配置,一步到位,办学条件力争达到一流。学院投入上千万元,建设了多功能闭路电视双向控制系统,多媒体电教系统、电子阅览系统、校园计算机网络、教务管理系统;建设了2460平方米的高标准体育馆;建设了数控机床、普通机床、电气自动化、服装、纺织、传感检测、建筑、汽车维修、语音、PLC编程、微机等50多个实验实习室,并且每年投入近300万元,用于实训基地建设,保证每一个在校生300天的实训时间;投入500多万元,购置有价值的图书18万册,电子图书10万册,保障了学生的日常学习。
      到外地大学聘请教授到本校进行专兼职,同时对本校干部、教师分期分批派出去学习,让他们一边学习,一边备课,去“偷”人家的武艺。据统计,仅2007年,就有山东大学、山东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鲁东大学等高等院校的16名原副院长、教授坐校指,18名全国知名职业教育专家任长期顾问,定期到校指导、调研,从著名企业聘请高级技师负责实践教学,聘请企业技术负责人作专业建设顾问,聘请企业能工巧匠作兼职教师。外派数百名任课教师到国内一流的职业院校学习、进修,选拔部分骨干教师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国内外培训和研讨,取得了良好效果;组织近百次参加省教育厅及相关协会组织的专题会议或学术交流,涉及17个专业的重点培养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继续鼓励、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在职研究生学习;利用暑期集中对全院300多名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及教学实务培训,让专业教师走进实习室、深入厂矿企事业单位,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教育理念、教学行为、招生专业设置等等,全部来了个大翻盘。
      学院成立后招的第一届学生不能算是很成功,计划招生700名,最后只招了200多个。甚至开学很长时间了还有学生给院长发短信:“我们这是大学吗?这是高四(高中学生复读才上高四,此处是对学校办学的讽刺)!半点大学味都没有。”
      柳金东收到短信后做了进一步的反思:有一年的高考作文,内容就是要处理好“树木、森林和气候”的辨证关系,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学院大的方面暂时做不来,就应该首先从栽好每棵树、育好每棵苗做起。培养好一个个学生,就是在做着育“林”的工作,森林有了,气候(大学的气氛)自然而然就会变好了。由此,他推演出了潍坊工商职业学院的校训 “精、严、熟”,即综合性大学做不成就做精,学问、理论做不深就做纪律作风严,培养不出硕士博士就专攻培养熟练工,为此,柳金东在全院提出了“专业设置高校化、学生管理军事化、能力培养技工化”的定位。观念一变天地宽,用这种办学思路和模式培养出的第一届学生毕业出现了用人单位争抢的场面,同时也使潍坊工商职业学院在社会上声名大震。
    发展到现在,学院形成了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600余名教职工中教授、副教授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30余人,“双师型”教师120多人,学院引进和培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达到了160多人、博士1人,长期外聘专家学者30多人,做到了原有师资培训升级与引进高层人才相结合、引进高校毕业生与引进一线专家相结合、学历学位培训与岗位资格培训相结合、立足实际选择录用新师资与原有师资限期提高层次相结合,远远超过了省教育厅师资配备的要求。短短几年间,在校生达到了12000多名,生源地不仅在本地和山东,而且辐射到了全国10多个省份。开设的普通话专业,已经开招国外留学生。学院焕发出了她特有的魅力!

                                               在其位谋其政
                     找准职业院校办学路
       立足发展,学院的定位必须符合时代需要。建院后, 柳金东和学院一班人首先确立了“依靠社会、引领社会、服务社会”的宗旨,以培养技能熟练、职业道德良好、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目标,树立“搭建框架,掌握工具,精熟一点”的教育教学理念,遵循“厚德尚文,精技强能,超然大气,创新求异”的校风和“精、严、熟”的校训,尽快提升学院的学校建设、学科建设办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如果一个地方感觉不到身边大学的作用,这所大学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我们就是要全面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服务中求得发展,在贡献中争取支持。”柳金东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潍坊工商职业学院在专业设置上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开设了全日制普通专科层次的会计电算化、商务英语、服装设计、计算机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现代纺织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经济管理、电气自动化、计算机信息管理、模具设计与制造、食品营养与检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工程监理、涉外旅游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等21个专业,较大限度地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按照高职人才的成长规律, 学院确立了“搭建框架,掌握工具,精熟一点”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必须为学生搭建起专业知识框架,为学生就业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掌握学习的方式和方法,熟练掌握学习和工作等人生工具;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熟练地掌握一门技能,为学生成功地走向社会、立足社会打下基础。
  实施品牌专业建设计划。学院建立了“4561”专业建设思路,以品牌、特色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职业教育为特色,文理工管艺为主体,构成文理渗透、理工结合、学科交叉、人文与科学相融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并形成专业建设主攻方向。实施“4561”工程,即在大专21个专业中,重点扶持,全面优化,建设4个院级精品专业,每个专业重点培养5名骨干教师,重点建设6门实用校本教材,每个专业重点培养1名首席教师。
  实施精品课程建设计划。学院运用“倒推课程设计法”的项目研究,以开发特色课程、优化核心课程、打造精品课程为重点,全面推动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构建国家级、省级、院级三级精品课程建设体系。
  强化教育科研。学院坚持“科研兴院,院兴科研”的科研理念,创建自身的科研优势,形成自身的科研特色。目前学院形成3个国家级课题、7个省级课题、16个潍坊市级课题和12个院级课题。
  实施“1+4+1”工程。大力实施“1+4+1”人才职业培养工程,“1+4+1”即“一个专业知识框架加四种基本技能加一个核心专业技能”,把阅读能力、普通话、英语应用、计算机应用等四大模块作为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根据各专业实际由各系组织论证确定核心专业技能并加强培养,从而形成一个前后衔接、循序渐进,由单一到综合,贯穿全学程的纵向体系,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符合企业人才需求的新型人才,使毕业生以较高的起点开启职业生涯,以可持续发展力拓展延伸职业生涯。
  2007年,“1+4+1工程”硕果累累,普通话认证有600多人通过,春季全国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共有3000多人参加,总通过率高达96.7%;有10个专业与教育部、国资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产业部等有关技能等级鉴定和职业资格认定衔接考试认证,05级和部分06级学生共有500多人参加各类认证。2008年全国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英语报名765人,计算机2902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6年,由于新郎希努尔集团新上生产线,急需员工,学院急企业所急,于11月把服装制作与营销专业的学生96人输送到该单位顶岗实习,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就高质量地适应了岗位职业需求,半年后,这批学生就被抽调到各流水线任技术骨干;2007年,由于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诸城车辆厂新上流水线,学院于9月把机电专业二年级学生186人安排到该单位实习,由于这部分学生在校期间既掌握了扎实的专业技能又有丰富的专业文化理论,使得他们在实习中能顺利顶岗,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多维化就业安置。学院创造性地提出了“立足本土、东进南下、信誉至上”的多维化就业安置战略,建立了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和信息化就业工作机制。在专业设置时,学校紧盯市场变化进行更新,将用人单位的招工变为职业院校的招生,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在经营本土的同时,学院充分利用诸城地处胶东半岛、毗邻青岛、日照的有利地理位置,通过联合培养、定向输送等方式,向东打开了青岛市场,向南打进了日照、长三角、珠三角企业,为学生广开就业门路,为区域品牌高职名校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搭建就业平台。成功举办“东部校企战略合作论坛”,推进了校企合作;主动到福田、新郎、潍柴等本地企业调研,到青岛、烟台、江南等大型企业进行考察,联系了100多家单位,为2005级大专毕业生落实了4倍于学生数量的就业岗位;对05级大专毕业生实施了模拟就业,摸清了就业区域、就业岗位及学生的就业需求;在全球金融危机逐步蔓延并对学生就业逐渐产生压力的情况下,去年11月底,学院举办了毕业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进校园报告会、承办了“诸城市2008年冬季人才招聘洽谈会暨潍坊工商职业学院2009届毕业生就业推介会”,共有86家单位参加并提供了3000多个就业岗位,现有900人达成了就业意向。12月中旬又召开了校企战略合作论坛,进一步拓宽学生就业的平台。
  强化就业服务。继续实施了“跟踪制”和“召回制”,深入相关用人单位,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座谈等方式,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 走访了2005级毕业生150多人次,并根据反馈及时进行再就业指导、培训,确保各类毕业生的质量和利益。
                                     风流人物看今朝
               为区域经济发展立新功
  “生于斯长于斯”的院长刘金东对诸城市和自己领导下的学院怀着深厚的感情,他说:“作为一所地域学院,必须完全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当前,经济发展非常迅速,正处在转型期,我们就是要主动地适应这种变化,培养更多的企业核心技能岗位人才,促进企业快速发展,以此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产业素质,擦亮‘国制造’牌,从而在高质量的服务中锻造好学院发展的品牌。”
  目前,新校区建设正在不断的完善和建设中。新扩建校区规划面积近1300亩,由同济大学和山东省建筑设计院规划设计,规划建筑面积为28万平方米,总投资估算为4亿元,可容纳全日制在校生15000人,每年可向社会输送各类人才5000人。计划用3年时间,建设成一座高标准的现代化、生态化大学园区。
  忆往昔,只争朝夕创大业;看今朝,更好更快大发展。
在过去的几年里,潍坊工商职业学院兴学育人,成绩斐然,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先后荣获“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山东省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山东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学校管理先进单位”、“山东省绿化美化先进单位”、“全国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我们有理由相信, 潍坊工商职业学院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历史性机遇,在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开放型、外向型、创新型的高等院校的进程中,一定会为和谐教育、和谐社会创建,为区域经济建设再立新功。

  网站简介   |   新闻中心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站点地图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0 Mingwang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名网 通用网址:名网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   联系电话:15101061978   邮箱:sdgrb369@163.com
山东办公地址:济南市历城区黄台南路   联系电话:18653163612   邮箱:sdgrb369@163.com
鲁ICP备140251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