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国:白纸写意擎辉煌
- 作者: 来源:中国名网-山东工人报 发布时间:2010-05-06
——记全国劳动模范、晨鸣集团董事长陈洪国
董事长陈洪国
总资产近300亿元,年纸品生产能力近400万吨,跻身中国企业500强和全球纸业50强,经济效益主要指标已连续10多年位居全国同行业首位,全国唯一一家A、B、H三种股票上市的公司,“晨鸣”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毋庸置疑,21世纪的晨鸣,引领着中国造纸业前进的方向。而陈洪国,这个低调而实干的“60”后,则是晨鸣这支进军国际市场强大舰队的领航人,2008年、2009年连续两年被美国RISI评为亚洲最佳CEO,今年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为人称道的晨鸣现象
在全国造纸行业里,晨鸣集团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是其通过租赁、控股、合资、收购等多种形式,大力实施的低成本扩张战略,演绎了重组一个、搞活一个的“晨鸣现象”。
在“晨鸣现象”中便不乏陈洪国的身影,时任晨鸣集团副总经理的陈洪国在汉阳造纸厂重组案的漂亮成绩单令人叹为观止。
1997年9月的一天,山东晨鸣纸业集团来了3位湖北汉阳造纸厂的客人,他们是带着厂长冯长楚的重托来晨鸣集团“攀亲”的。这时的汉阳造纸资产负债率高达98.7%,总负债7亿多元,已到了破产的边缘。
双方经过进一步考察、洽谈,最终商定,汉阳造纸厂以部分优质资产作价2亿元入股,占49%的股份;晨鸣纸业集团以现金2.08亿元入股,占51%的股份,组建“武汉晨鸣汉阳纸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期限50年。陈永兴担任董事长,派出执行董事、副总经理陈洪国出任总经理。
1997年隆冬,陈洪国率领20多名晨鸣员工踏上了华中大地。1998年初武汉晨鸣汉阳纸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式运营,当年扭亏为盈,第二年实现了利税翻番,此后又新上了年产15万吨高档新闻纸项目,相继重组盘活了赤壁晨鸣和乾能热电等企业,成为武汉市经济效益最好的企业之一,被誉为“国企改革的典范”。
2001年5月陈洪国担任晨鸣集团董事长, 大刀阔斧进行兼并、重组,大力整合国内资源,构筑基地化的生产布局成为他的主要目标。为此,晨鸣频频出手——
2003年,与南非萨佩公司、韩国新茂林公司、国际金融组织合作,组建了江西晨鸣纸业公司,投资36亿元新上了年产35万吨轻涂纸项目,于2004年底投产,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2005年,借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之机,以7.4亿元收购吉林纸业资产,组建起吉林晨鸣纸业公司,迅速恢复生产,并建成了年产18万吨低定量涂布纸项目,生产规模达到50万吨。此前,公司在东北地区还组建了海拉尔晨鸣和延边晨鸣公司,均成为当地最具活力的企业。
另外,在寿光、齐河、菏泽建成了4家板材企业,现已形成高密度纤维板60万立方米、强化木地板600万平方米的产能,成为国内最大的板材生产基地之一。
事实上,充足的资金保障,是晨鸣的低成本扩张战略大获全胜的另一关键所在。而陈洪国不愧为资本运作高手,在他的运筹帷幄下,在公司已发行A、B两种股票的基础上,2004年发行20亿元可转债,2008年成功发行H股,成为全国首家A、B、H三种股票的上市公司,实现了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10年间,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70多亿元,为企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向国际一流企业迈进
上任伊始,陈洪国就给自己定下目标——打造国际一流造纸企业。为此,加快公司国际化发展步伐的多项措施同时推出。
措施之一, 把技术改造作为实现企业规模膨胀、档次升级的主攻方向,不断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着力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快公司国际化发展步伐。近年来先后投资100多亿元,上马了轻涂纸、铜版纸、白卡纸、新闻纸等10多条具国际领先水平的生产线,配套先进的DCS、QCS等自动化控制系统,使企业在规模膨胀中实现了结构优化升级。其中2006年底投产的新闻纸生产线,是当前世界上纸幅最宽、车速最快、单机产能最高的新闻纸生产线。目前,晨鸣集团高档产品比重达到80%以上,寿光本部高档产品比重达到90%以上。
措施之二,注重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全国造纸企业中最早建成了国家级技术中心和CNAS实验室,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逐步形成了以集团技术中心为龙头,以子公司科研队伍为基础,以国内外科研院所为依托,集科研、开发、试验、推广于一体的研发体系,在陈洪国的带领下,晨鸣大力进行自主创新,先后开发67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核心技术和50多种新产品,其中有23种产品填补国内空白,7种产品被命名为“国家级新产品”。
措施之三,在美国、欧洲、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0个海外分公司或办事处,建立起了国际化的营销网络,公司产品被国家商务部确定为“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
措施之四,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以创新的思路,对企业产权制度、法人治理结构、分配制度等进行了重塑和再造,实现了与国际惯例全面接轨。提出并全面推行了紧逼问题管理法,促进了企业管理日趋规范,该管理法荣获山东省管理现代化成果一等奖,公司在全国同行业率先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树起绿色纸业的大旗
陈洪国说集团的高速发展,既得益于集团在每一个发展关键转折点上审时度势的大胆跳跃,更得益于集团“规模膨胀,环保先行”的高瞻远瞩,使得企业在新世纪终于站在了世界纸业发展的前沿方阵,树立起了中国本土绿色纸业的旗帜。
2000年,晨鸣纸业在全国同行业率先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集团更是大手笔地走绿色纸业之路,以“源头控制、过程治理、末端把关”的目标建设,要求造纸项目和污染治理项目齐步进行,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协同发展、同步提高,并以绿色纸业先锋的文化理念向全国推进。
晨鸣投入100多亿元,从最先进的芬兰、德国、美国、日本引进了国际一流的造纸设备,上马了高档轻涂纸、铜版纸、白卡纸、新闻纸等项目,所有新上项目的主要设备,因其科技含量高,集团管理得当,因此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走进车间,没有通常造纸厂特有的气味不说,整个车间干干净净、漂漂亮亮。
制浆造纸综合废水的成分复杂,污染负荷高,处理难度大。从2004年开始,晨鸣与山东环境科学院联合进行中水回用实验,以提高末端治理水平。记者在晨鸣集团日处理3万立方米的中水回用工程现场看到,原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的废水通过深度处理后回用到造纸生产流程,实现了废水回收循环利用,仅此一项,年节约620万元。目前,晨鸣已累计投资20多亿元,做到污染治理项目与造纸项目配套建设,确保了达标排放。
造纸行业在每天的生产中都会产生大量的废渣、废气、污泥,这些废弃物一直以来都是困扰纸业同仁的大难题,而如今在晨鸣纸业,这些“废物”经过综合处理运用,都变成了宝物,不仅解决了污染问题,还给公司带来了每年千万元的收益。
为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2005晨鸣自备电厂配套上马了年产30万吨的水泥厂和8万立方米的新型建材厂,使灰、渣等衍生物变废为宝。2006年投入2500多万元,上马8台国内先进的燃气发电机组,利用中段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沼气进行脱硫发电,日最高发电量达8.6万千瓦时。不仅如此,还利用中科院专利技术,将污泥无害化处理后制成适合不同农作物的高效专用复合肥,实现了造纸污泥的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在此基础上,2008年公司投资4800万元上马了130t/h循环硫化床垃圾焚烧炉,配套12MW单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对固体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年可供蒸汽40万吨、发电8780万kWh。投资1100万元采用“石灰石(白泥)-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对电厂三台煤粉炉进行脱硫改造,每年可减少SO27000吨,年消化造纸碱回收白泥17000吨。
和谐晨鸣 和谐社会
陈洪国认为,让员工体面劳动、共享企业发展成果是每一个企业家的责任。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在晨鸣,劳动合同制度完善,公司依法及时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员工诉求渠道畅通,定期组织召开民主管理座谈会、生活会等,征求员工意见建议,了解员工思想动态,帮助协调解决遇到的问题;图书室、阅览室、文化宫、艺术团、体育场等文化、娱乐场所一应俱全,员工在岗免费就餐;建立了职工互助会,对病困员工、离退休员工定期上门走访。
不仅如此,陈洪国还将履行社会责任视为义不容辞的使命。近年来晨鸣成功盘活10多家国有企业,开辟就业岗位数万个,并带动了周边及相关产业的发展。陈洪国个人及公司先后以赠送、捐款等方式,捐助教育、新农村建设和残疾人等社会事业,支援灾区重建等共计千万余元,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有人说今日的晨鸣已是“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而陈洪国和晨鸣的脚步并没有停下。目前,晨鸣新一轮高起点、高标准的规划已着手实施:年产80万吨高档低定量铜版纸和年产9.8万吨高档生活用纸项目已于去年动工建设,年产60万吨高档涂布白牛卡纸,晨鸣国际物流中心、铁路专用线等项目已经奠基。同时,公司在广东湛江开工建设了年产70万吨木浆、45万吨高档文化纸项目,并已在广东、湖北等地发展原料林基地200多万亩。三年内,晨鸣将形成“林-浆-纸”完整的产业链,集团生产规模达到600万吨以上,跻身世界造纸行业前列。 本报记者 本报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