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商 名家 名士 名师 名医
名将 名门 名记 名厨 名角
名企 名校 名院 名所 名行
名队 名店 名车 名盘 财富
名牌 名画 名字 名作 名特
名吃 名酒 名烟 名茶 指数
名城 名镇 名居 名胜 名言
博客 故事 先模 画家 书家
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徐冠巨   王树国   谭旭光   郎景和   程皓:   

严复与一份学生考卷

  • 作者:李新宇     来源:中国名网     发布时间:2010-01-05

      1907年,严复在安徽高等学堂做监督。按照现在的说法,也就是当校长。
       严复到任之前,这所学校管理有点混乱,学生不好好学习,教员不好好教书,都把学校当成了混“功名”的地方。这当然并不奇怪,中国的学校从一开始就与官场相连,与衙门相通,不能不受污染。所以,这并非安庆的特殊现象,而是当时中国大多数学堂的通病。严复当时也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再加上安徽巡抚恩铭对他的敬重,于是大刀阔斧进行了改革。众所周知,严复后来当过北大校长,没表现出改革的劲头,所以要等几年后蔡元培去进行改革。但在安徽高等学堂时,严复却还不那么保守,他是从英国归来的留学生,知道学校应该是什么样子,又做过北洋水师学堂的校长,有足够的管理经验,所以他的改革力度很大,一次考试就淘汰了38人,其中有的已经在校学习了六七年,现在卷铺盖走人,的确让人同情。所以从学校的师生,到安庆的士绅,都说严复手辣。严复知道人们在骂他,但在他看来:“食人之禄,不能不任怨也。”既然安徽人把他请来,他就要把学校办好,那才对得住安徽人。
      对那38个被淘汰者来说,严复的确太严,但也有学生觉得严复不严,而且可爱。他就是王恺銮。 
      就是在那次大考中,王恺銮因为遇到了严复这个校长,不仅本来的40分变成了90分,而且受到了特别奖励。
      考试的题目是《张巡论》。张巡其人众所周知,无论正史还是野史,都有他的不少故事。其中最突出的事迹,就是军中缺粮之际他杀爱妾为将士充饥。他的事迹被写入《唐书·忠义传》,一代又一代广为流传,只要翻开《唐书》,就可以读到这样的记载:“尹子奇攻围既久,城中粮尽,易子而食,析骸而爨。巡乃出其妾,对三军杀之,以飨军士。曰:‘诸公为国家戮力守城,一心无二,经年乏食,忠义不衰。巡不能自割肌肤,以啖将士,岂可惜此妇人……’将士皆泣下,不忍食,巡强令食之。乃括城中妇人,既尽,以男夫老小继之,所食人口二三万,人心终不离变。”也就是说,张巡守城,城中粮绝,百姓易子而食,折出骨头当柴烧,军队自然也没粮食。这时张巡领出他的小妾,当众把她杀掉,让士兵们都来吃。吃完之后,就让士兵们去搜捕城里的女人,女人吃完之后,就吃老人和孩子,就这样,他的军队吃掉了城里的二三万人,坚守战斗岗位,直到最后也没有投降。
      安史之乱平定之后,张巡自然成为烈士。朝廷为了表彰他忠君爱国的英雄事迹,为之加官晋爵,树碑立传,修坟建庙。文人也纷纷舞文弄墨,对他大力表彰。韩愈说:“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后来的司马光和文天祥,也都留下了对张巡的赞扬。正因为这样,此类事迹在中国层出不穷,翻翻二十六史,类似的英雄大都冠以“忠义”。统治者之所以赞扬他们,就是要为人们树立榜样,不忘忠君报国之义。一些仁慈君主不提倡臣子杀妻烹子献君王,却也要让百姓“事不必法,心必效之”,学习他们那份忠心。正因为这样,张巡庙不断重修,而且香火甚旺。中国的百姓是很有意思的,给他个神他就拜,在一些地方,张巡竟然成了“保护神”。
      此次考试题目就是论述这位大英雄。试卷上附有张巡的事迹介绍:“……张巡是湖北南阳人,于唐朝开元末年考中进士曾任真源令。唐玄宗重用杨国忠执政,以外戚得势,权倾朝野。有人劝张巡晋谒杨国忠以表崇敬,求取高官,但张巡坚决拒绝。当安禄山起兵叛唐,会合史思明作乱,张巡以地方官忠于职守,与部下共同坚守睢阳,抵抗安史的围攻。他的英勇行为受到唐朝廷的表彰,提升为御史中丞。守城苦战,历数月之久,后弹尽粮绝,他杀妻妾以餐军士,最后城被攻破,壮烈殉职……” 
      面对这些事迹,年轻的学子王恺銮却产生了不同的想法。因为他读过一些西方的书,思想中有了一些男女平等、天赋人权之类不合中国传统的道理。因此,他不愿再去表彰张巡那种为了给皇帝守住一个城而吃掉城里两三万人的行为。尤其重要的是,王恺銮那年17岁,正是对女性充满爱恋的年龄,更不情愿赞美一个把自己喜欢的女子拿去让士兵吃掉的将军。于是,他在答卷中写道:“张巡杀妻妾,属野蛮行径,忍心害理,而无益于兵,也违男女并重之道……”他想到的是平等、博爱之道。这在大清统治者和他们的卫道士看来,都是“西夷歪理”,王恺銮却大讲特讲,认为没有食物就应该一起挨饿,而不该先吃掉女人,再吃掉百姓。杀掉妻妾给士兵充饥,固然爱国,固然能稳定军心,却不是应该称道的英雄。王恺銮猛烈抨击了张巡,认为他简直像豺狼一样,在这种将军统帅之下,善良的士兵也会变成野兽。
      这份考卷到了阅卷先生那里,自然难有好命运。因为它离经叛道,有违纲常。否定张巡,也就是挑战几千年的君臣大义,弃传统纲常伦理于不顾,那后果必将是君不君、臣不臣、国将不国!也就是说,这份考卷涉及到政教原则问题,所以无论词句多么好,逻辑多么严密,都不能给予好成绩。作文满分是100分,阅卷先生最后给这份卷子批了40分。
      考试结束之后,严复要亲自检查卷子,于是就发现了这篇40分的作文。严复从头到尾仔细看一遍,兴奋得连声赞叹。他甚至没想到这里的学生能写出这样好的文章!阅卷先生认为答卷见解荒谬,严复却认为一点也不荒谬。看完之后,他在考卷上亲笔改动了几个字,然后让人把王恺銮叫来,仔细询问一番,给予热情的鼓励,并自掏腰包当场奖励了10块银元。
      那位评卷的汉文教习把这一切看在眼里,走过来把考卷上的40分改成了90分。
      更有意思的是,严复做完这事就去写信,把这事告诉了他的外甥女,并且写道:“可惜吾女尚小,不然,真可妻也。”
      遇到这样一个学生,就动了嫁女儿的念头。由此可见当时像王恺銮这样的男人是多么稀罕。严复想把女儿嫁给王恺銮这样的学生,也就意味着他不会愿意把女儿嫁给张巡那样的英雄。这里体现的,是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真爱。
      从王恺銮考卷的命运,我们可以看到严复与那位阅卷先生在观念上的差距。在当时,严复所代表的只是少数思想被西方演变了的人,而汉文教习代表的是几千年传统,是大多数。正因为这样,这个古老帝国才一定要抵抗西方文化,安庆也不会真正欢迎严复这样的校长。 

附记:
      文章写完之后,突然很想知道这个王恺銮后来哪里去了。查遍辞书均不见,于是就担心他后来或许并未成器,或许不幸早夭。几天后翻阅民国丛书目录,发现其中有193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尹文子校正》,其校正者正是王恺銮。这个王恺銮就是那个王恺銮吗?于是继续寻找,终于在《含山县志》发现了这样的内容:“王恺銮(1888-1938),字怡臣,环峰镇人。早年以官费考入北京师范学堂。学习期间,撰写《邓析子校正》,由商务印书馆编纂出版。民国6年(1917)毕业后,先后执教于五河、英山等中学,后回家乡任教。恺銮博学多才,教授国文、英语、数学三科,属‘全能式’教授。……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面对家国沦丧,山河破碎,恺銮痛心疾首,感慨系之,曾赋诗明志:‘五十韶华逐逝波,家亡国破继无庐;生难杀敌非夫也,力不从心奈老何。’民国27年,含城被日本侵略军占领,王恺銮耻于做刺刀下‘良民’,携全家老小,避难骆集。闻听家中藏书及其所著《文心雕龙补注》原稿等著作被焚烧、撕毁、丢弃、散失,斯时,恺銮捶胸顿足,涕泪俱下。此后,郁郁寡欢,愤懑不已,进而水米不进,卧床不起。是年秋,殁于骆集韦庄。”
      这无疑就是那个王恺銮。 



  网站简介   |   新闻中心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站点地图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0 Mingwang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名网 通用网址:名网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   联系电话:15101061978   邮箱:sdgrb369@163.com
山东办公地址:济南市历城区黄台南路   联系电话:18653163612   邮箱:sdgrb369@163.com
鲁ICP备140251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