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乱教育的人将会成为历史的罪人
- 作者:卜召林 来源:中国名网 发布时间:2009-11-23
教育事业是神圣的事业,青少年受教育应该是公平的。孔子还说过“有教无类”的话那。再从目前我国教育经费来说,收的学费是不足以支持办学的,相当大的一部分还是靠国家拨付,那么,就说明全体纳税人的钱在办教育事业。更进一步说明人民受教育应该平等。
可是,最近北京大学和上海同济大学在13个省市的39所学校中采取校长推荐制。其实,在这之前,复旦、上海交大、上海大学等上海几所名校已经在上海实施了“中学校长推荐制”,由部分中学校长推荐的考生可免于参加自主招生笔试,直接进入面试关。
我们要问,这些大学的经费是哪里来的?仅仅是这些有权力推荐大学生的省市的吗?其余省市的人民就只有艰苦创业、保卫祖国的份?不能享受平等受教育的权力?我想,张在个别省市单独推荐上大学的人,也一定会知道古代的封建社会的科举也是平等的。为什么到了社会文明的今天,人为形成不平等呢?难道自己有什么私心,我真不敢那样想。
再者,就公布出来的享受特权的学校和上海几所大学以前就已经做的,只在一些城市中学如此招生,那么,农村中学又被歧视了?偏远省份呢?我们这样的势力大省呢?拿着国家的钱办的大学,在那里胡乱行政,胡乱管理,行吗?
其实,农村中学也不一定水平差。我就知道山东日照的一所乡镇中学就有曾经考取清华大学的例子。因为我就认识那位教学认真的辛校长。如此看来问题不在于是城市还是乡村,关键是教学扎实,管理有方。当然,就是一个县市有一所中学有推荐权,那么,我还了解到山东诸城一中和繁华中学水平相当,每年的考取率也差不多。如果一个县市一所,怎么能合理?
如果真按水平,我们山东的考生在全国也是叫得响。就分数而言,多次高考平均成绩是名列前茅的,仅仅排在江苏之后。往往高于一般省市的分数很多的。起码高于北京和上海100分左右。那么山东为什么不能推荐?当然,就是有山东,这种做法也是不公平的。
教育是关系千秋万代的事业,如果搞乱了,必将后患无穷。那么,搞乱教育的人,将会成为历史的罪人。
按说,以前上海几所大学只在上海范围招生就是不对的,是难以向全国其他省市的广大人民群众交代的。没有及时制止也是不对的。
现在,又这样的出现只在39所中学的北大和同济了。真不可思议。即便把中国的大学教育搞不乱,也是不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