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商 名家 名士 名师 名医
名将 名门 名记 名厨 名角
名企 名校 名院 名所 名行
名队 名店 名车 名盘 财富
名牌 名画 名字 名作 名特
名吃 名酒 名烟 名茶 指数
名城 名镇 名居 名胜 名言
博客 故事 先模 画家 书家
2024年11月10日 星期日
徐冠巨   王树国   谭旭光   郎景和   程皓:   

再说当年夜行军

  • 作者:中国名网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4-02-05

  我的《野营拉练夜行军》一文,发表在头条,显示于网络,但觉得好多事没讲出来,也没说够,愿意再多补充,也是战友们的心愿,叫我再写细些,因为夜行军的故事太多,也值得回忆,遇到的情况更多。
    《再忆当年夜行军》算是补充文,继续文,千里拉练
中的夜行军,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事,是中苏关系极为紧张时期的事,那是为了防止苏军在珍宝岛失败后的报复,也是为了锻炼部队的夜战能力,适应当时的实战需要,防止苏联搞大规模突然袭击。

 

连长接着跟大家解释说,“在战争年代,部队设备简陋,夜行军或打仗,北斗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你们还记得长征组歌的一段话吗,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想念毛泽东”。

 

连长的提示,使大家明白了一些道理,观星望月是可以辨别方向的,夜行军的方向断定往往是靠天上的星星和月亮。

 

 

微信图片_20240205143312.png



那些年,老战友们也给我们讲过树的阴阳面不同长势与形状,也是辨别方向的依据,更知道战争年代的老前辈,万里长征中的老红军,是那么的不容易、那么的艰难与困苦,初心不忘才是最重要的,怕苦喊累的战士不是好兵。

 

老将军陈锡联在长征回忆录中讲过,红军长征行军时,白天晒得头皮疼,夜里冷得如光腚,没有吃的,部队饿着肚子行军,偶尔遇见一片野豌豆地,前边部队吃得是叶,中间部队吃得是杆,后边部队吃得是根,其艰难困苦程度可想而知。

 

老战友们聚会时常谈起,当年夜行军穿越过黑龙江省镜伯湖附近的一带大山林,在夜晚,到处一片雪光,总感到漫无边际,就是走不到头,走不出山林,动物的脚印随处可见,也见过凶猛动物的出没与傻狍子的狂奔野跑,如果单人行动,是不敢在山间林区行走的。

 

后来听说那是一片原始森林,是杨靖宇和赵尚志将军当年征战打日本鬼子的地方,也是八个样版戏中《智取威虎山》发生地林海雪原之地,杨子荣和座山雕就是在那地方周旋过的,是牡丹江地区的大森林区,老林地带,是自古就有的原始森林,树木圆粗,树冠钻天,漫无边际。

 

穿越原始森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没有好记忆力,人根本走不出去,走大林区也得靠体力,靠战士们的坚强意志,靠政治思想工作,靠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靠指挥员的细心策划,靠参谋们精心规划行军路线图。

 

记得夜行军时又睏又累又乏,因为每天走百八十里雪路,时而爬山越岭,时而下坡越沟,深一脚浅一脚的,总是消耗体力,夜间口令一传,原地休息,战士们被包往雪地上一放,马上进入梦乡,全都能睡着,不管下雪还是刮风,睡觉是第一要紧的事,在路上边走边睡的时候我也经常有,走着做梦也是常事。

 

后背上的汗水,湿透了的棉衣和外套,连靠身的被包处也是湿的,休息时往地上一放就冻的发硬,后背的棉衣如同冰板,里边湿,外边邦邦硬。

 

休息后再背在身上如同冰层靠冰层,凉得身上直发抖,透心凉,再用体温把冰层化掉,连首长经常讲,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战士们都知道此话的道理,也不怕流汗结冰身上冷。

 

记得那时,大家的眼睫毛上,小胡子上,大皮帽子边沿上,都是喘气结下的白霜,互相看着直笑,大头鞋里也是湿的,脚皮被汗水泡得发白,还经常走出血泡,只有住下时才挑破。

 

那时我也知道了什么叫汗脚,什么叫干脚的区别,坐下或躺下时把脚抬高,晚上用热水洗脚,以便烣复体力,这都是远途行军时学到的知识,拉练行军懂得的道理。

 

有时紧急疏散,一声暗令传达,队伍立即跑向路边的沟坎田地,趴在雪地上,再冷也不准动,说是邱少云宁肯烧死也不动一动,就是为了遵守纪律,不暴露目标。

 

记得连队十五瓦电台有一个小战士,人们管他叫“小五保”,他叫杨庆军,父母早亡,姐姐出嫁,靠吃生产队的五保户待遇生活,他十四岁就被照顾参军,刚参军时在身边还养过小猫。

 

在紧急疏散时,他趴在雪地上偷偷笑,觉得稀奇又好玩,还笑出了声,被台长揪住了耳朵才停止了笑声,战友们趴在雪地上歪着头直看他。

 

 

微信图片_20240205143324.png


夜行军中,也时而遇到高炮部队,汽车部队在拉练,也有些收容汽车,拉着行军中受伤病倒的战士,在雪中艰难行进,汽车轮胎上缠着防滑的大铁链子,车后的排气孔冒出白白的烟雾,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汽车上的战士们卷缩成一团,冻得腿麻脚凉,身靠身抱团取暖。

 

步行的队伍觉得坐汽车的兵好,坐车的战士羡慕行走的步兵游山观景脚不冷,热闹有意思,各自不知对方的难,也不知各自的苦,真是车上地下两盼望,互羡慕,如红楼梦中唱的“花落人亡两不知”。

 

千里拉练的夜行军,不但锻炼了指战员们的体力,也在夜行军的过程中增长了见识,学到了知识,是全面的锻炼部队,考验部队,正如毛主席在批示中讲的,拉练就是叫部队和战士们“不当老爷兵”。

 

拉练中的夜行军,是半个世纪前的事,那时我们都是二十多岁的小青年,又处在激情燃烧的岁月,英雄辈出的年代,就知道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备战备荒为人民”,随时准备打仗。

 

当时苏联百万大军压境,珍宝岛事件刚过,战争气氛极浓,夜行军虽然苦和累,大家也不觉得什么,因为那时经常讲万里长征的故事,看战争年代的电影,长征中有敌人的围追堵截,有敌机的盘旋轰炸,靠吃树皮穿草鞋行进,而我们拉练的夜行军是处在和平年代。不用担心害怕,不用东躲西藏,只是走的路多,爬得山多,踏得冰雪多,经历的苦累和事情多,现在想来也是好事,练硬了身板,锻炼了意志,经历了风天雪霜,体验了百味人生,百益而无害,年轻吃苦不是苦,摸爬滚打练队伍。

 

战友们每当谈起军旅中的千里野营拉练,回忆起艰苦难熬的长途夜行军,总是津津乐道,话不住口,讲出一段段故事,谈出一件件往事。觉得话题多,有说头,有忆头,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回望,是一段段美好的回忆,是永远不可忘怀的深刻记忆,留在脑海,总是怀念,永存心田。


微信图片_20240111165132.jpg

作者简介:                     

      王有金,一九五一年出生,一九六九年参军,银行退休干部。与《大刀记》作者郭澄清同为山东省宁津县郭皋村人,热爱文学,近年来,撰写诗文600多篇,100多万字,其中有50多篇被报刊采用,有74篇被收录到《宁津文史》,有250多篇被《德州乡村记忆》采用,有近200篇被发布到头条、百度、人民网等网络媒体。       

     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退休后积极为家乡建设做贡献,被德州市委、市政府评为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网站简介   |   新闻中心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站点地图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0 Mingwang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名网 通用网址:名网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   联系电话:15101061978   邮箱:sdgrb369@163.com
山东办公地址:济南市历城区黄台南路   联系电话:18653163612   邮箱:sdgrb369@163.com
鲁ICP备140251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