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商 名家 名士 名师 名医
名将 名门 名记 名厨 名角
名企 名校 名院 名所 名行
名队 名店 名车 名盘 财富
名牌 名画 名字 名作 名特
名吃 名酒 名烟 名茶 指数
名城 名镇 名居 名胜 名言
博客 故事 先模 画家 书家
2025年04月20日 星期日
李锦:   王有金   徐冠巨   王树国   程皓:   

感受刘文西与黄土地的深情厚谊

  • 作者: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0-11-25

 

     当今时代,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和政治的概念,更是一个基本的文化和文明的过程。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发展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支配性要素;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越来越强;文化已深深融入经济之中,生产力可以借助文化的力量实现质的   提升;提高文化产业的比重已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方向。为此,我们特意推出《论衡·取势——寻找陕西文化新高度》。

在作品前感受刘文西的深厚功力

      黄土画派扎根黄土地,以黄土地上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为创作对象,浓墨重彩地反映陕西省情和经济社会的变迁以及陕西黄土文化的特点。黄土画派的领军人、创始人、原西安美术学院院长刘文西先生五十年代自浙江来到西安美院工作,至今已经52年。刘文西带领黄土画派坚持深入生活,为人民大众创作,下基层采风成了黄土画派的优良传统,每年都要举行三至五次。其中陕北是黄土画派最主要的创作基地,刘文西个人来陕北采风达80多次,仅反映陕北生活的速写就有二万多幅。他和陕北这块浩瀚深厚的黄土地、这里淳朴憨厚的人民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陕北处处留下了刘文西的足迹:宝塔山下的延河之畔,柳林三十里铺的农家院落,安塞腰鼓的表演队伍里,毛乌素的沙滩,绥德米脂的沟沟岔岔,九曲十八弯的黄河边上……而那些沟里劳作的庄稼人、山坡上的牧羊人、唱山歌的脚夫、黄河边上的纤夫……这些劳动人民成为他追寻不尽、描绘不完的艺术素材。许多陕北劳动人民的形象出现在他的不朽佳作里,奠定了他在中国人物画领域的地位,使他成为中国画界举足轻重的一代大师和深受人民群众热爱的“人民艺术家”。

      都说刘文西在中国画里,把普通劳动人民画出了特色,画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这点是没有人可与他相比的。刘文西和黄土画派画家的作品有内涵,有思想,有教育意义,值得每个人去学习。

      刘文西先生就全国各大画派联络友情,研讨创作,商谈发展,共创繁荣提出三个任务:把握文艺的正确方向;长期地无条件地深入时代,深入人民,深入生活;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在艺术的高度上有所建树,用好作品鼓舞群众推动历史前进。此举的提出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认同。

感受刘文西与黄土地的深情

      刘文西先生所到之处,群众对艺术家们夹道欢迎,大家对艺术家的爱戴和对艺术的尊敬、向往,溢于言表,令人感动。采风期间,艺术家们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感想。

      新金陵画派喻继高:“我们都应该思考一下中国画的方向到底怎么走,刘文西先生受到群众欢迎和热爱的程度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作为一个艺术家他怎样能达到这样的高度?刘文西说了,他几十年来坚持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引的方向,深入生活,深入人民,坚持‘二为’、‘双百’,这次亲眼目睹了陕北人民对刘文西深厚的感情,我们感觉毛主席的讲话没有过时,永远值得艺术家们去学习和遵循。历史上有很多名家名作,大多是为贵族服务的,刘文西能把目光投向最基层的人民,表现他们的生活,刻画他们的灵魂,这是很不容易的。所以画家不能单纯玩弄技巧,每一个有责任、有良知的画家都应该树立正确的方向,坚持为人民群众画画。我们这次收获很大,回去要身体力行,以后做一些活动,要首先想到群众,为群众服务。”

      新金陵画派的贺成:“五十年代,我在永乐宫临摹壁画时,第一次看到刘文西直接用毛笔画人物,写生,印象深刻。六十年代,刘文西用一系列作品《枣园》、《祖孙四代》等把我们引到了正确的道路上去。他在一篇文章里指出:当一个好的画家更是千辛万苦的,只有画家长期融入生活和人民相处以后,才能懂得为什么人画画、怎样画画。只有把生活和人民放在心里的画家才能画出人民欢迎的作品;只有为人民画出丰厚的优秀作品才能得到人民的理解和欢迎。了解这些对于我们了解刘文西和黄土画派至关重要。”

      关东画派赵华胜:“所有让我们感动的一切突显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人民画家刘文西给予我们的震撼和影响。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他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对我的教育非常大。他的艺术作品、艺术理论、艺术实践以及他的人格魅力我们是需要仰望的,这在当代全国来看都是第一位的,无人可替代的。这次安排我们来陕北过大年,使我们对陕北有了具体、深入的了解,得到了很多能源和素材,对我们的创作是一个推动。”

      关东画派许勇:“我和刘文西是20岁时的朋友,当年的刘文西和他夫人陈光健勤劳、朴素,执着于艺术。这次看到他们还是和当年一样,我很高兴。在榆林的城墙下,刘文西讲:我们是靠人民,为人民。他就是靠黄土地的父老乡亲,得到了创作的源泉和动力。一个南方人来到这儿,就把根扎到了这儿。刘文西的吃苦精神让我非常感动。为什么刘文西这么受尊重?我们可以想想有哪个画派能做到把他所处的地方的人塑造和树立起来?他创造出了在历史上能立得住的陕北人民群像。我们这个时代是需要巨人、产生巨人的时代,如何推陈出新、反映出伟大的时代、伟大的历史?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

      黄土画派郭全忠:“从四十年前到现在,陕北老乡一直都在给刘文西、给画家特别的照顾。陕北这块土地是神奇的,它支持了中国革命,也支持了伟大的画家。如果说陕北发现煤和气是解放后的事,那刘文西就是第一个发现陕北的艺术宝藏的。”

      冰雪画派赵春秋:“我们是怀着激动的心情和谦恭的态度来朝圣和学习的。一路走来,对陕北的文化和艺术有了新的了解,开拓了眼界。刘文西先生所到之处,人潮涌动,备受爱戴,令人感动。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人民,才能有生命力,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戴。这对我们年轻一代是很深刻的教育。”

      军委空军文艺创作室创作员、正师级美术师、十一届美展金奖获得者白展望:“我们走到哪里,都能看到群众对刘文西发自肺腑的热爱,他之所以能得到人民的爱戴,是因为他一生都在执着追求和坚持自己的信仰,他的意志和毅力令人肃然起敬。我也要向刘老师学习,为军队,为战友树立一座丰碑。想通了艺术在今天到底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是我陕北之行最大的收获。”

      黄山画派杜雪松:“刘文西老师的朴素谦和、平易近人,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在刘文西先生的带领下,我们到陕北过大年获得了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深刻体验。民众对刘文西的爱戴是不可想象的,若非亲眼所见,我是不会相信的。这次采风让我深受教育,终身难忘。”



  网站简介   |   新闻中心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站点地图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0 Mingwang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名网 通用网址:名网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   联系电话:15101061978   邮箱:sdgrb369@163.com
山东办公地址:济南市历城区黄台南路   联系电话:18653163612   邮箱:sdgrb369@163.com
鲁ICP备140251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