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商 名家 名士 名师 名医
名将 名门 名记 名厨 名角
名企 名校 名院 名所 名行
名队 名店 名车 名盘 财富
名牌 名画 名字 名作 名特
名吃 名酒 名烟 名茶 指数
名城 名镇 名居 名胜 名言
博客 故事 先模 画家 书家
2024年05月20日 星期一
王树国   谭旭光   郎景和   程皓:   李锦:   

《夙愿未偿的范敬宜》:李锦纪念文章之一

  • 作者:李锦     来源:中国名网     发布时间:2024-01-02

                                                                         

我和范敬宜最后一次见面,是2005719,是因为《农村八记》而见面的。当面聆听范敬宜的教诲,清楚地了解他曾想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调查研究理论体系的愿望。

老范到清华大学当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后,很重视学生对中国国情研究。他把学生李强写的农村调查直接寄给温家宝总理,引起温家宝总理的重视。616,人民日报在一版突出位置,刊登了温家宝总理的这封回信,并分8个部分选登了李强的农村调查报告,编者的话指出:作者很自觉地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调查研究中去,表现了一位年轻学子应有的勤奋踏实的作风和认真了解农村、了解国情的科学态度,反映的农村情况有一定的代表性。温家宝总理亲笔给范敬宜同志复信,对李强同学的农村调查给予很高评价和热情鼓励,这既体现了温家宝总理对青年学子的关心、爱护和鼓励,也为党的新闻工作者指出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这件事在人民日报头版刊出后,反响很大。我写了一封信给老范,认为这件事值得好好抓一下,在新闻界推一推,并就新闻教育的办学方向提出我的看法。老范很重视,主动打电话给我,让我到北京去与他聊一聊。我们在电话中谈过几次,正好有事,他便让我到北京来了。

这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天下着大雨。我与胡颖一起到茶馆,老范一会儿便到了,他是步行过来的,在万寿路部长院附近的一个茶馆见面。在交谈中了解到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这一年寒假,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二年级学生李强回到山西老家的农村做了两个星期的社会调查,仿照复旦大学曹锦清教授《黄河边的中国》的写作风格,写出了题为《农村八记》的调查报告。老范将文章寄给温总理,温总理亲笔回信大加赞赏。

温总理的信是这样写的:敬宜同志,三月卅日的信及所附李强《乡村八记》早已收到,迟复为歉。《乡村八记》是一篇有内容有建议的农村调查,记事真切、细致、生动,读后让人了解到农村的一些真实情况,给人以启示。一位二年级的大学生如此关心农村,实属难得。从事新闻事业,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而责任心之来源在于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了解和深深的热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用心观察、用心思考、用心讲话、用心作文章。你的几封信都给予我很多的关心和鼓励,深为感谢。专此奉复。敬颂教安。温家宝 2005年4月28

总理的回信和批示,轰动一时。《乡村八记》折射出的教育理念,使这个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范爷爷”的范敬宜再次被社会关注、为学界推崇。

我看过这篇调查报告,因为它出自一个心灵纯洁的学生之手,反映的农村情况是朴素、客观而真实的。但它肯定不会有政研室、研究中心之类的官方机构做的调查系统、周密。是什么东西最有可能打动温总理呢?是这篇调查报告透露出来的这位同学的社会责任心和对农民的同情心。温总理出身于教师世家,他善于从一个普通学生的作业中发现闪光的东西,这是温总理的风格。
  我在76写信给老范,强调的是在新闻教育中建立社会主义调查研究体系问题。老范告诉我,这封信已经转给刘云山同志看过了。在我们喝茶期间,他又当面给刘部长打了电话,说起这个典型,把我的意见又讲了讲。刘部长态度很好,说是与你熟悉,农村改革初期你是很有名的。部长非常重视新闻宣传的调查研究问题。

然后我们专门就新闻宣传的调查研究问题讲了很久。老实说,对于当代新闻教育,我是不投赞成票的,一个突出的感觉,是言必称美国,过于强调传播技术,而忽视了对中国民情、国情的研究,忽视了对唯物论反映论的研究,我认为这违反新闻工作者的本质,容易弄错方向,包括对清华大学的新闻教育,我也毫不留情的提出自己的批评意见。清华大学应该培养字号的记者,就是人民日报、新华社的记者、包括中央电视台搞深度报道的记者,重点是记者,而不是编辑。这种记者应该有大气魄大责任,很强的研究能力,是属于智囊型记者。 首先是"知情",就是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即"三情"。还有“三心”,这便是良心、同情心、责任心,是人之为人的根本。

温家宝总理对《乡村八记》的赞扬和鼓励,再一次提醒广大新闻工作者,三贴近是当前加强和改进新闻报道的主要着力点,是新闻报道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实现途径。它体现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根本要求,是新闻宣传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 

我认为中国新闻界最有活力的是1978年至1984年这一阶段,可惜后来这一批人或则年老,或则当官,不能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尤其是这一阶段的经验没有得到很好的总结提升,没有上升到规律层次确认下来。现在当旺的更多的是1982年后参加工作的,他们没有那一段经历,认识总不够深切,也不到位。再后来从国外回来的博士,一下子钻进方法论、技巧论里去了,对唯物论、反映论不够重视。我们急需建立社会主义新闻调查研究理论体系,与新闻发现学的理论体系,老范深表赞同,忧戚之心,溢于言表。

范敬宜曾被下放农村20年,在报社又分管农村工作多年,对农业、农村的今昔有着深刻的理解,对农民有着很深的感情。同时,他对党的新闻事业又十分执着,对新闻人才总是爱护和鼓励有加。他在《满江红·赠人》一词中写道:“平生愿,唯报国,征途远,肩宁息?到峰巅仍自朝乾夕惕。当日闻鸡争起舞,今宵抚剑犹望月。念白云深处万千家,情难抑。”这种矢志不渝的人生追求与茹苦如饴的精神境界在他后来执教清华时,成了一种教育理念,就是加强实践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我在此基础上强调建立清华大学的中国特色理论教育体系,千万不能成为美国新闻教育在中国的代理。谈话时,我滔滔不绝,而老范也不断插话。

在谈话间,他突然眼睛久久地盯着我看,竟提出“这个任务应该由你来承担”。北京有才气的人很多,将来会更多,但是象你这样执着地坚持调查研究的极难找,你是承上启下的一代人,根扎得深,成就非常突出,大家会服气的,理论上又能立起来。他直接问,你是否可以到清华大学当教授,只是现在副院长的位置还没有空下来,要等一下,没问题的。你来专门研究这个事。我听了,感受老范对我的重望,然而我表示出犹豫,我在基层研究国情是我的定位,对策研究是我所长,人过50岁再朝上走,不接地气,便做不出什么了。就象安泰不能离开大地,离开母亲,我不能离开基层,恐怕一辈子便这样了。何况我非科班出身,连汉语也说不好,更遑论英语、法语了。老范打断说,这个不要紧,不是主要的。他说清华大学还要聘他担任一届院长,你如果去清华大学,在他任内可望一起来实现这个愿望。老范默默地听着我的解释,看我决心已定,也没有再多说什么,眼中流出些许的失望。他叹气说,恐怕这件事再也无人做了。

    我们在茶馆里坐两个小时,外面雨噼噼啪啪地响着,而这屋内只有老范、胡颖兄与我,非常安静。我又啦起孔夫子68岁不再周游列国,编《周易》,作《春秋》,定心办教育,从此有了“论语”。老范谈笑风生,说不尽的话。我们都是农村改革新闻宣传的过来人,有一种心灵的默契。谈论的话题中心更多的是新闻调查研究的教育理论体系和新闻发现学,决没有个人、家庭与单位的锁事。老范说这个体系建立不起来,是此生的一大憾事。望着窗外的雨,使人想起杜甫的诗:余时游名山,发轫在远壑。良觌违夙愿,含凄向寥廓。

雨尽了,老范架着自行车,披着雨衣回家去了。他坚持不再吃饭,说茶喝了,话说了,心也到了。他七十四岁高龄仍心系国家新闻教育的未来,关心未来的新闻人,实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望着他在雨中独去的身影,想他“平生愿,唯报国,征途远,肩宁息?”的情怀,眼角有点发湿。

从那以后,我们再也没有见过面。老范走了,心中很是伤感,曾经关心和帮助自己的人一个接一个走了。而党的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传统,也没有人有像穆青、范敬宜那样去讲了。后来的新闻领导人总是强调做好工具,而极少讲对人民负责任的话了。其实“农村八记”是老范办学的方向。这便是重视对国情的研究,培养深入实践调查研究的记者,而不是技巧型的操作者。然而,老范一心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调查的理论体系终未能成就,老范死亦有憾。

现在,老范走了,想起这件事,我心中涌起崇敬,更有疚愧不时袭上心来。特把我当年写给老范的信发表在这里,这是第一次公开发表。“业未就,身躯倦,鬓已秋;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与东流?”这是毛泽东的《诉衷情》。我要与老范说,这个理论体系迟早会建立起来的,您的夙愿不会付与东流,还是有可能实现的。

                           20101119  于泰山脚下

 

附:关于“农村八记”给范敬宜的信

 

关于“农村八记”的通信

:

您好。前些天,看到人民日报在头版发表的温家宝总理给您的信及《农村八记》文章,很为振奋。当即想给您回信,因为出发在外,便拖下来了。

您从一线退下后一直在做事,关心国家大事,关心人民疾苦,抓新闻教育,扶掖后进,实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居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为您对国家对新闻事业的这种强烈责任感而钦佩,更为国家领导人和人民日报社对您的敬重而感动。在新闻界能得到您这份殊荣的,确是少见。

通过这件事,对您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办学宗旨、教学方法与培养人才方向有了真切了解。这些年,各名牌大学相继办起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领导人担任院长变成一种时尚,像您这样的新闻巨擘担任清华的院长,更是令人注目。你们的办学方针与方向,对新闻事业的影响过去了解甚少。也许是久在基层工作,偏见较多的缘故,觉得现在不少大学,技能至上倾向,忽视新闻的基本属性和中国社会主义新闻的传统,在教学上,偏向于技能层次,对占人口多数的农民命运不甚关心,离实践太远的东西,使人看了眼花。李强的《农村八记》,从这种重重大幕后面透射出一束清亮的光来。使人知道,清华大学的教学这么务实,贴进实际,贴进民众。

第二,为清华学生的认真、勤奋、踏实和讲究科学性的精神风貌感到欣慰。李强同学这八篇文章,每篇是说一个问题,有事实,有数字,夹叙夹议大体上也能把主题讲透。从一户家庭、一个村庄、一个乡政府到一个县城,由浅入深,重点抓得住。例如,“每天两顿白面没有问题,家家有电视,70%有电话”,但教育支出占家庭支出的70%以上,农民仍然很穷,缺钱花。这是一幅很朴实的素描,托出农民由温暖向小康跨越的现状。还有如乡里再精简就精简地到里去啦。过去吃皇粮,现在吃自己,谈何容易?为了解决这么多干部的吃饭问题就出现了所谓的‘引税’。通过各种关系,引来外地税源,由于要给纳税人一定的回扣,这叫‘买税’。这几笔很深刻地揭示了农村行政机构与财政的现状。这个学生不仅做到了扎下身子调查,而且调查做到“心入”,观察很细,很到位,达到了研究层次。这个学生的‘农村八记”,虽更看重农村教育问题,但对农村农民收入低,农村市场化程度低、乡村财政困难等焦点都抓住了。难温家宝总理夸奖是有内容有建议的农村调查。一个20岁的年轻人能这么用心观察,用心思考,已属不易。这“八记”事实具体,语言朴实,讲话到位,毫无矫揉做作之风,是做事扎实,行文朴实,做人踏实的好学生。眼下不少年轻学子浮靡之风过甚,陶醉于别人不能听懂看懂的东西,甚至有的趾高气扬。读到这样清新、真切、朴实的文风,使人犹如在沉闷的夏天呼吸一股清新的凉风,很舒坦。

第三,为温总理指出新闻发展与改革的方向而受到鼓舞与启发。从这封信可看出温总理对教育与新闻方向的倡导,他认为“从事新闻事业,我以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而责任心之源在于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了解和深深的热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用心观察,用心思考,用心讲话,用心作文章。”这既是总理本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自然流露,也是党和国家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对新闻学子指出的为人事的目标。他强调新闻工作与国家、与人民的关系,这是唯物主义的思想本质反映。新闻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国家事业,只有上升到“为天地之心,为生民请命,继往世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的境界才可能使新闻学子于国家于人民发挥较大的作用。才能做到对国家对人民热爱。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而热爱源于责任。

老范,从“农村从记”表现出的教学方向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有这种文风,有这种院风而高兴。从此可以窥见一位老报人对国家、对新闻事业执着,谨向您表示祝贺。

读报之余,我想到新闻教育的几个问题,核心是调查研究理论的教育与研究体系的问题讨教于您。

一是新闻调查研究基础理论体系的建立和新闻调查研究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化的研究。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法宝,也是新闻工作者的立身之本。我们的调查研究方法基本上是从党的工作方法中诞生的,具有厚实的土壤,但是作为新闻的调查研究  应当建立起有别于党委调查研究的相对独立的体系。

二是新闻教育与实践的贴近性问题。我们已往的教育呈现双重的二元教育制度,其表现形式是一方面是西方技能的传播,一是东方写作的分支,在大学里則是东方政党领导方法的延伸。怎样建立一个完整的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新闻学体系,新闻教育的科研应注意研究新闻实践的东西。例如,在中国农村改革中创造的好经验,我们国家一直缺乏研究概括,没有上升到规律层次来认识。




  网站简介   |   新闻中心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站点地图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0 Mingwang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名网 通用网址:名网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   联系电话:15101061978   邮箱:sdgrb369@163.com
山东办公地址:济南市历城区黄台南路   联系电话:18653163612   邮箱:sdgrb369@163.com
鲁ICP备140251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