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仪与苏轼的文缘友情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这首极富民歌神韵的《卜算子·相思》流传数百年,脍炙人口,但问及作者姓名,多数人却说不出来。在滨州市无棣县信阳乡,有一个村庄名为李通判村。“ 李通判”即指这首《卜算子·相思》的作者李之仪。
李之仪,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他是北宋中后期“苏门”文人集团的重要成员,官至原州(今属甘肃)通判。据考证,无棣县是李之仪祖籍所在地,村庄以“李通判”命名,正是为了纪念这位诗、词、文俱佳的文士。李之仪一生官职并不显赫,但他与苏轼的文缘友情却流传至今。
苏门弟子 莫逆于心
李之仪(1048年-1127年)出生于无棣李氏名门望族。22岁的李之仪进士及第,初任职四明、万全县令等。他才华横溢,琴棋书画皆其所能。《四库全书》称李之仪的文章“神锋俊逸,往往具有苏轼之体”。他的诗词文章写得好,在一定程度上是受苏轼的熏陶、指点;他仕途多舛,也与苏轼有很大关系。
苏轼对李之仪的影响极为深刻。《姑溪居士全集》中收录与苏轼有关的作品四十余首;《苏轼文集》和《苏轼诗集》中收录与李之仪有关的作品二十余首,特别是在遇赦北归的一年时间内,苏轼给李之仪的信笺就达七封。由此可见,二人的情谊非同一般。
苏轼比李之仪年长,李之仪视苏轼如兄若师。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苏轼因与王安石意见相左,受到排挤,出职杭州、密州、徐州,再贬黄州,颠沛流离十余年。对苏轼流放外地,李之仪甚为不平,他积极联系一些旧日好友和官宦在朝中活动,以图苏轼早返京师。他把自己的思念、想法书函一札,远投黄州。
苏轼接阅后,心情十分激动,旋即复《答李端叔书》,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已厌倦官场游戏,淡泊利禄声名,与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乐趣。此间,还有苏轼《与李公择书》、《次韵答李端叔》等,坎坷的仕途加深了两位文人之间的友谊。
同朝为臣 惺惺相惜
元丰八年(公元 1087年),神宗崩,哲宗立,高太后临朝听政。苏轼被召入京,授职中书舍人、翰林院知制诰,又授监管学士院考试、进士贡举之职。“苏门”再度兴盛。此时,在枢密院任编修的李之仪亦成为苏门常客。
苏轼称赞李之仪的文章“入刀笔三昧”。他将李之仪的诗与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相提并论,并希望以后能够把自己的诗与李之仪的诗编在一起,可谓文人雅士,惺惺相惜。
这段时间,苏轼与李之仪两人同朝为臣,一为中书省(西省)中书舍人,一为枢密院编修,闲暇时常常凑在一起,切磋词句,谈古论今,雅集于西园。接下来的几年,是苏、李结识以来交往最密、情谊趋笃很值得回味的美好时光。对李之仪的文采、品行,苏轼给予很高评价。《苏轼诗集》中有《次韵答李端叔》诗:“若人如马亦如班,笑履壶头出玉关。己入西羌度沙碛,又向东海看涛山。识君小异千人里,慰我长思十载间。西省邻居时邂逅,相逢有味是偷闲。”
苏轼在诗中回忆起二人初识的情景:尽管当时人众繁乱,但李之仪的不凡气度,却如秀木于林,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十多年来常常魂牵梦绕,难以释怀。
朝夕唱酬 批讼理案
因朝中政权更迭,苏轼一直处于被贬和大赦的动乱当中。李之仪长期陪伴在苏轼的左右,吟诗作词,交流文字。元祐 八年(公元1093年)九月,支持旧党的高太后薨,哲宗亲政,旧党皆被贬谪。苏轼无奈出守定州。他奏请以李之仪为签判,一同赴任。
苏、李在定州仅仅半年,但也是二人最为留恋的时光。在任期间,李之仪不仅在文章造句上收益多多,也从苏轼身上学到了许多为官为人之道。定州军政制度涣散,纪律松弛,卫卒懒惰骄横,酗酒赌博成风,还有军吏贪污、私售仓廪存粮。以往的太守竟不敢问讯、查办。苏轼在李之仪的协助下,申饬法度,明令规制,并把几个恶性昭彰、民愤极大的官吏发配到远方艰苦的地方服役;命令军士修缮营房,整治军纪,严禁饮赌,军中衣食渐趋丰足;又领兵演练,学习兵法布阵。时日不长,定州军政焕然一新,民众赞誉之声不绝于耳。苏轼不为荣辱得失左右,于荆棘坎坷中乐观向上,更兼关心民瘼,体恤兵士,清廉勤政,为官为人,堪称典范。
这一切,对李之仪的影响非同一般。二位相互倾慕者“朝夕唱酬,批讼理案,宾主甚欢”。
端叔之徒 盖不过三
好景不长,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四月,苏轼一月之内接到三通贬谪之令,最后贬之岭南惠州。苏轼深知厄运当头,后会无期,遂将所藏书画分送诸友,又作《次韵李端叔谢送牛戬<鸳鸯竹石图>》。诗中有忠告,有慰勉,更有殷殷惜别之情。
自此苏、李二人分手,天各一方。八千里路云和月,万里关山阴与晴。距离不但未冲淡二人之间的深厚情谊,相反二者之友情更笃。之后,李之仪就任原州通判,但他对苏轼这位亦师亦友的至交非常想念,常常作诗赋词,以解心中之苦闷。此后,李之仪本人虽受苏轼和党祸牵连,获罪陷狱,屡受磨难,但丝毫没有减弱他对苏轼的敬重和牵挂,作《读东坡诗》、《跋东坡大庾岭所寄诗》、《和东坡赠岭上老人》等。
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苏轼再贬海南儋州。世态炎凉,当年车水马龙、门庭若市的“苏家大院”,此时已是门可罗雀。但李之仪却昂然不避,我行我素。二人飞鸿传书,期盼重逢的时刻早日到来。苏轼《答李端叔十首》及数件信函,盛赞李之仪的超群才华、光明磊落的品行,叮嘱李之仪注意饮食起居,关切之情跃然纸上。赵鼎臣《竹隐畸士集》卷二十《书杨子讲所藏李端叔帖》言:“东坡先生既谪儋耳,平日门下客皆讳而自匿,惟恐人知之。如端叔之徒,始终不负公者,盖不过三数人。”
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一月,哲宗崩,徽宗立。苏轼再次遇赦,由海南北归。近一年的艰辛辗转,建中靖国一年(公元1101年)七月,苏轼归途猝死常州。噩耗传来,李之仪悲伤万分,痛不欲生,甚至感觉活着太无意义,“十计日来,方有生意。”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五月,苏轼灵柩运至颖昌,李之仪号啕涕零,继而含泪挥写挽诗。他对苏轼的评价极高,认为苏轼必定名彪青史、万古流芳。
两年后,李之仪遭诬陷谪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县)。官场失意,子死妻丧,生活困苦,使他常常追思过去,更加怀念苏轼。“几度惊回窗下梦,新来添得雨中寒。伤心不见东坡老,纵有鹅溪下笔难。”这首诗道出了李之仪对苏轼非同一般的情谊和思念。
数年后,李之仪遇赦复官,除职唐州,授“ 朝议大夫” 。 但他未赴任,仍居太平州南姑溪之地。 饱尝了官场黑暗和人间疾苦的李之仪,空怀报效朝廷和济世救民之志,将自己的余生全部消磨在诗文词赋上。当年苏轼谪黄州时,自号“ 东坡居士” ,李之仪也以太平州城南姑溪河(又称鹅溪)为缘,自名“姑溪居士”。在这里,他写下了许许多多佳作。正如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在极度孤寂和痛苦的境遇中,吟出了千古绝唱《声声慢》一样,李子仪以《卜算子·相思》这首词成就了千古词人。
作者:任连炬 张金英 卞文超 (本文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 )
最新相关文章
文章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