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烈是一位很难定位的作家。他的兴趣是那样广泛,涉猎的文学种类很广,而且在各个类别里都有骄人的作品,这在当代作家中不太多见。应齐鲁晚报、山东省图书馆、湖北少儿出版社邀请,叶永烈将于明天(25日)来济南举行关于纪实文学的讲座。在此前夕,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他。
跨界遨游的“小灵通之父”
叶永烈1940年出生在浙江温州。年不到七十,创作生涯却有一个甲子长了,无论在科普创作、纪实文学还是行旅游记方面,他都有响当当的作品行世。
科普创作少壮成名
叶永烈第一次发表作品时只有11岁,那还是他在温州读小学的时候,一首小诗发表在当地的报纸上,为他赢得了第一笔稿费:8角钱。9年之后,在中国人被饥饿折磨得面黄肌瘦的日子里,还在北大化学系读书的叶永烈因文字流畅活泼而被上海少儿出版社的编辑看中,由此参与《十万个为什么》的写作,成为该丛书的主要作者。这套由生活小问题组成的科普大著作,使叶永烈成为中国当代最负盛名的科普作家。1961年,勤奋的叶永烈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写完了另一部科普代表作《小灵通漫游未来》。这本书直到文革结束后的1978年才出版。该书上市的时候叶永烈正在北京出差,他路过书店时看到一个长龙似的人群在排队购书,出于好奇便打听是什么书这么火爆,真巧,原来就是他的《小灵通漫游未来》。在作品中,虎子和他爷爷通过一个带有火柴盒大小的荧光屏的塑料盒子喊话联系,铁蛋随身带着袖珍无线电话,随时向报社发回即时新闻报道。这幅未来式的生活场景在30年后成为中国的现实。小灵通这个名字也成了一个通讯品牌,有人送叶永烈一个雅称:小灵通之父。
纪实文学鼎立文坛
在叶永烈的作品里,分量最重的还得说是纪实文学。上世纪80年代初,叶永烈进入“四十不惑”的年纪,已经在科普文学领域取得丰硕成果的他创作思想有了变化。他开始更多地考虑国家的命运、时代的呼唤。这时候他觉得科普作品难以表达自己的思想了。就在1983年底,叶永烈连载于羊城晚报的长篇科幻小说《黑影》遭到密集性的批判,被称为“科幻小说中的《苦恋》”。这一遭遇使叶永烈下决心离开科普界,转向纪实文学创作。
叶永烈选择的创作题材偏重在当代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方面。1980年,叶永烈从电视上收看了审判“四人帮”的实况,审判中揭露出的种种内幕震撼了他,他萌发了写一部文革历史的念头。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他采访了大量当事人,获得了许多第一手资料。经过20多年的努力,完成了三卷本180万字的巨著《四人帮兴亡》,该书在今年2月出版,成为中国大陆记述文革史的重要作品。叶永烈勇于选择有挑战性的选题,除了文革,他还完成了《反右派始末》《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等作品,都是选取中国当代史上极巨震撼性的大事件,进行全景记述。
行旅文学悠游老年
生活在上海的叶永烈一直是个头脑活跃、蛮赶潮流的作家,他1992年就开始用电脑写作了。这些年来,每到冬天,他就和太太离开又冷又潮湿的上海,到温暖的海南过冬。每人带一台笔记本电脑,带上 150G的超大硬盘,在海南岛上边游边写。叶永烈称自己的家是两制三地,长子一家在台北,次子一家在美国。这成为他生活的“三度空间”,借着便捷的交通,叶永烈常常三地跑,体验着不同空间的生活。他还时常到世界其他地方访问、旅游。这些游历见闻也为他带来数不尽的创作灵感。我们常常在书中看到作者身背相机和旅行包的照片,而这些书也无不图文并茂有形有色。如果说大型纪实文学的写作是在描述宏观社会史,那么这些行旅见闻则为读者呈现了视角独特的微观小历史。他写出的《朝鲜小学课本里的金正日》《美国人怎么过国庆》等文章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其在读者中引起的影响不亚于那些大部头的宏观史著。
追求青铜式的作品
谈到写作追求,叶永烈提出这样一个有趣的说法:要追求写青铜式雕刻的作品,不要写冰雕式的作品。冰雕固然晶莹美丽,但是太阳一晒就没了。青铜器颜色暗淡,可是经得起风雨侵蚀,经得起时间考验。好的作品如同青铜,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后依然拥有读者,那才是真正有分量有生命力的作品。所以他主张创作也不可急功近利,追求一时一事,还是要埋头苦干,拿出经得起时间筛选的东西。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叶永烈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叶永烈上海的家中有5万藏书,这些书籍为他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不出门的时候他就在家埋头苦读。然而,他最看重的还是亲自采访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所以在读万卷书之外,叶永烈也在行万里路,以求采访重要的当事人、搜集大量第一手资料。他总结自己的写作经验是“七分跑、三分写”,把广泛、深入而艰难的采访,视为确保真实性以及“捕捉”丰富细节的不可或缺的创作途径。写作140万字的《红色三部曲》,叶永烈从上海到嘉兴南湖、井冈山、瑞金、南昌、遵义、延安、西柏坡直至北京,沿着这红色之路采访。另外还去南京、西安、重庆这些在当时发生重大历史事件的地方采访。即使是写作行旅见闻这样的作品,叶先生也将写作建立在丰富扎实的实地采访基础上。在一本关于台湾的新书写作中,为了取得最真实可靠的资料,叶永烈不但采访了施明德、蒋孝严等蓝绿两营的政要,而且到民进党与国民党中央党部、“立法院”“行政院”、眷村等地点进行采访考察。
优秀的纪实文学创作,还需要作家具有与人及审查体制打交道的智慧。叶永烈的代表作多围绕敏感政治人物,这些人中有许多人不愿意接受采访,或者不愿意谈及不堪的往事,要让他们打开话匣子是不容易的。因此叶永烈常在事先费许多心思考虑如何开始谈话、怎样将谈话深入下去。比如采访陈伯达的时候,叶永烈一见面就说:“陈老,我早在1958年就见过你!”“哦,1958年,在什么地方?”“1958年是北京大学60周年校庆,那天你到北京大学大饭厅作报告,我就坐在前排,你那个报告讲些什么,我现在都记不清楚了。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你当时带了个翻译来作报告,把你的闽南话译成普通话。一个中国人给中国人作报告,还有一个中国人做翻译,我平生还是头一回遇上!”陈伯达听后,哈哈大笑,采访就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顺利地开始了。由于题材的重大与特殊,叶永烈的许多作品都面临比较复杂的审查,因此他在写作时非常注意掌握政治分寸,在表述上多做推敲,多记史实少发议论。有些事件在采访时还属于不宜出版的,到书写成已经可以出版了。所以这些年来叶永烈的纪实文学一直再版,每次再版都可以增加一些内容。叶永烈认为,当代纪实文学的发展与外在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随着中国政治体制的宽松、出版环境的宽松,优秀的纪实文学会越来越多.
这几年叶永烈一边进行新的创作,一边对自己的文集进行整理出版。近期,叶永烈创作的《小灵通漫游未来》被列入湖北少儿出版社“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100种。叶永烈在受访时也谈到了他对国内少儿科普创作的看法。他认为,“我国的少儿科普创作与出版,应该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距离,科普界任重道远。在网络时代,我们的少儿科普创作,需要科学与人文结合,需要文图结合,形式需要多样化。简单的知识诠释显然不合时宜。实事求是地讲,科普创作不同于一般创作,特别是给孩子创作科普,难度不一般。他需要作者具备科学素养、文学素养和普及技巧,需要长期积淀才能出精品。图书形态也跟一般图书不同,可能需要美术作者的巧妙配合。具备这样条件的作者往往没时间,有时间的不具备;要么有科学素养无通俗化能力,要么有文字能力不具备科学素养。”在这种情况下,叶永烈认为不妨先引进外国优秀读物,通过学习别人的创作形式、出版形式,超越别人。据日本儿童图书出版家松居直先生介绍,上个世纪50年代日本的图画书也很落后,他们也是通过引进、模仿、消化和本土化改造来赶超欧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