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和邓颖超半个世纪的战斗情谊
毫无疑问,这是完全不同于常人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爱情誓言,而在此后的岁月里,他们虽未一起上断头台,却为革命利益牺牲了很多很多。
1925年8月8日,周恩来和邓颖超结婚了,没有仪式,也没有宾朋。第二天一早,这对新婚夫妇就分别踏上了新的革命征程,聚少离多的生活似乎一开始就已注定。不久,邓颖超怀孕了,因正逢大革命,为了便于开展工作,她竟然偷偷打掉了孩子。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大肆搜捕共产党,此时临盆的邓颖超在广州难产,因为孩子体重超标,使用产钳后不幸夭折。谁也没有想到,为逃避敌人抓捕的邓颖超没能好好休息,身体过于紧张疲劳,从此再也不能怀孕了,周恩来和邓颖超为了革命永远失去了做父母的机会。
作为杰出的革命家夫妇,周恩来和邓颖超的爱情和婚姻始终与革命事业紧密相连。邓颖超曾说,他们之间的书信可以说是情书,也可以说不是情书,因为信里谈的往往是革命,是给对方的勉励。他们的爱情总是与革命交织在一起,几十年的革命生涯出生入死,总是患难与共、悲喜分担。他们有时一起战斗,有时分散两地,但总是那么坚定,爱情经历了几十年也没有消减。
“我们的思想受到了国际、国内新思潮的影响,我们彼此走上了共同的道路,这使我们的感情不只是个人的相爱,而是上升到为革命、为理想共同奋斗,这是我们能够相爱的最可靠的基础;而且,我们一直是坚持把革命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把个人的事情、个人的利益放在第二位……把我们的相爱溶化在人民中间,溶化在同志之间,溶化在朋友之间,溶化在青年儿童一代。” 在《从西花厅海棠花忆起》中,邓颖超如此写道。
的确,在长期的革命生涯里,周恩来与邓颖超总是心系国家命运,在他们的通信中,很少看到情侣之间的甜言蜜语,他们更多的是交流思想,讨论革命工作,洋溢着爱国主义情感。即便是彼此的关心,也是含蓄而理性的,互相敬爱,显得朴素自然。
1948年初,邓颖超在河北阜平二区细沟村参加土改工作,由于当地情况比较复杂,她又缺乏经验,便写信给远在陕北的周恩来,想听取他的意见。周恩来接信后,在2月2日和2月9日两次给邓颖超回信,除了表达殷切思念外,还用了非常大的篇幅分析当地的实际情况、党的土地政策,对如何具体做好土改工作提出了建议。
“我觉着你的确是在摸索,是在当小学生,但你还缺乏足够的分析能力,因此,你还未把问题的中心抓住去求解决。你不同意别人的性急去强求轰轰烈烈的场面而主张稳进是对的,但你却缺乏创造精神去打破群众中倚赖的观念。在这里,有两个观念束缚住你,一个是一切要以土改平分为中心,另一个是撤换坏干,搬开石头……”在周恩来的帮助下,邓颖超圆满地完成了这次土改工作。
周恩来为革命事业日夜奔忙,心中充满了对邓颖超的愧疚之情。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总理一职,工作更为繁忙,邓颖超对他给予了理解和大力支持,经常用小纸条表示关心,提醒工作和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情。
在与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的斗争中,周恩来的健康受到极大损害。1971年3月,周恩来即将出访越南前夕,邓颖超又像往常一样给他递上条子:“你从昨天下午六时起床,到今天晚上十二时睡的话,就达卅小时,如再延长,就逐时增加,不宜大意,超过饱和点,以至行前,自制干扰,那你应对人民对党负责了!!万望你不可大意才是!!这是出于全局,为了大局的忠言,虽知逆耳,迫于责任,不得不写数行给你。你应善自为之。”
从字里行间,可以读出邓颖超的良苦用心,他们之间的爱情因共同的理想志趣而摆脱了庸俗,因共同的事业追求显得崇高,他们也因为互相学习勉励,让有限的人生绽放出无限的光华。
周恩来和邓颖超没有生育,却收养了不少烈士遗孤,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周爸爸”、“邓妈妈”。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在邓颖超的指示下,办起了一个托儿所。当时,在办事处工作的有几十个人,部分同志带着孩子,对大家造成影响,周恩来与邓颖超注意到此事,于是有了这个托儿所。10多个孩子分成大小两个班,妈妈们轮流带班。
刚开班时,托儿所只有一个滑梯、一个压板和一个自制的秋千,孩子们常常因为轮不到玩而哭闹,有时还打架。周恩来知道后,就动员警卫班、公务班、厨房等部门的同志为孩子们制作玩具。在周恩来的动员下,大家做出了手枪、步枪、小卡车、布娃娃、小皮球等各种玩具,每个孩子都分到了好几个。
邓颖超非常关心孩子们,要求各位妈妈了解和研究儿童心理,不要大人喜欢什么就干什么,要根据儿童不同年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
最多的时候,托儿所有30多个孩子。荣高棠和管平的大儿子几个月大时,就跟随父母来到了重庆,周恩来夫妇常逗他玩,因为孩子爱笑,周恩来说他是个乐天派,就叫他“小乐天”。
“小乐天”经常跑到大门口接邓妈妈,有一天,周恩来写了一首《题双乐天图》的诗:
大乐天抱小乐天,
嘻嘻哈哈乐一天,
一天不见小乐天,
一天想煞大乐天。
从此以后,同志们都叫邓颖超“大乐妈”。1948年,“小乐天”和弟弟辗转到河北读小学,邓颖超来到当地,还专门骑马几十里路去看孩子们。 新华网
最新相关文章
文章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