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到哪去了?
李世民过世前,再三叮嘱床前服侍的太子李治,要他无论如何一定要将这件稀世墨宝与自己一起共葬昭陵。然而……
行书字帖《兰亭序》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之冠,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可是人们很难想到,这篇流芳百世的稀世之宝,竟是出于无意之间。
书圣乘兴醉写
晋时的农历三月初三是上巳日,人们有聚集水边举行祭礼、以求祛邪祈福的风俗。晋以后,这个风俗逐渐演变成了文人墨客踏青游春、饮酒赋诗的习俗。既然成了文人的节日,那么这一日会聚的文人定然是诗兴盎然、文采飞扬的了。
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的三月初三,“天朗气清,惠风流畅”,在浙江会稽山阴(今绍兴市)的兰亭溪畔,一批文人骚客正在饮酒作诗。其中一峨冠博带的白衣秀士,满面酡红,身态不稳,正在众人的簇拥围观下尽情挥毫,人群中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少时,此人把毛笔一掷,瘫坐到旁边的一张椅子上,打着酒嗝,昏然睡去。
这个人就是王羲之,此时所书就是大名鼎鼎的行书绝品《兰亭序》。
王羲之(公元321一379)字逸少,琅琊(今山东临沂市)人。他自幼师从书法家卫夫人,得其精华,后又备精诸体,融会贯通,博采众长,开创了妍美流畅的行、草书法先河,从而一改汉魏质朴的书风,因此有“书圣”的盛誉。
这一天,时任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的王羲之邀请谢安、孙绰、李允、许询等41位名流、隐士群集于会稽山阴的兰亭溪头,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间列坐宴饮。
在这大好春光里,吟诗作赋,以诗赌饮自然是这帮骚客们的雅事。于是有人提议,以羽觞(一种质地极轻的双耳浅底酒杯)盛满酒,任其在水上随意泛流,羽觞停到谁跟前,谁就必须赋诗一首,若不能及时赋出,则罚酒一觞。活动结束,包括王羲之在内的42人中,有26人共赋诗41首,另外16人交了白卷,只好以酡红代替脸红——每人吃了三大杯罚酒。
王羲之酒兴很高,虽然他作了诗,却乐意陪吃罚酒,吃了个酒酣耳热,以“不负春光”。正在众人沉醉在酒香诗美的回味之中时,有人提议不如将当日所做的41首诗汇集成册,以资纪念。
王羲之酒意正浓,在众人的呼声中因这个建议兴奋起来。他晃晃悠悠地站起身,走到案前,在蚕纸上畅意挥毫,作序一篇。这就是名噪天下的《兰亭序》。这篇脍炙人口、千古传颂的散文名篇,共28行、324字,无论笔法、结构、姿态,都达到了最完美的境界。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在这篇序文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发挥,它是王羲之生平最好的手迹。文中,凡有相同的字,笔法姿态必不相同,如出现的20个“之”字,竟然无一雷同,成为书法史上的一绝。
第二日,王羲之酒醒后意犹未尽,伏案挥毫在纸上将序文重书一遍,却自感不如原文精妙。他有些不相信,一连重书几遍,仍然不得原文的精华。王羲之怒极,掷笔于案,将这些不惬意之作统统毁弃。这时他才明白,这篇序文已经是自己一生中的顶峰之作,自己不可能再超越它了。
帝王急切欲夺
王羲之的大名及《兰亭序》的绝世精彩使得不少舞文弄墨、酷爱书法的士大夫们对这篇珍品朝思暮想,心驰神往。由于王羲之的后代遵从书圣的话将其视为传家宝,并代代相传,一直到王家的七世孙智永(陈、隋书法家)手中时,这件宝贝也不曾传出王家一步。可是智永不知何故出家为僧,身后自然没有子嗣,就将祖传真本传给了儿子一样亲的弟子——辨才和尚。
这个时候已经到了唐朝初年,唐朝的开国皇帝李世民是一个文治武功都属一流的风流人物。他对王羲之的书法推崇备至,大量搜集王羲之书法珍宝,经常临习,对《兰亭序》这一真迹更是仰慕,多次重金悬赏索求,但一直没有结果。
终于有一天,李世民派往民间明察暗访的人回来报告说,《兰亭序》真迹在会稽一个名叫辨才的和尚手中。李世民闻报心花怒放,马上下诏将辨才请到长安,热情款待,给予优厚待遇,然后说明了用意,希望辨才和尚能忍痛割爱,献出墨宝。
辨才和尚在接旨时,就知道了此事的原由,他一路上早已打定主意,宁死也不交真品。这样打算不单因为他本人酷爱书法,还因为《兰亭序》是亲如父母的师父临终所托,若是让它不幸流入深宫,恐怕就永无出头之日了。来到长安,无论李世民怎样百般盛情,辨才只是装憨作痴,推说不知《兰亭序》的下落。
李世民盛怒之下真想杀了这个不识趣的和尚,可是思量再三,没有动手。他知道,杀了辨才,只有解恨而已,并不能得到真品。无奈之下,只好放辨才回去,此后,李世民依然对《兰亭序》念念不忘,多次召辨才人宫。可辨才铁了心,宁死不交墨宝,李世民只好一次一次放他回去,徒落得愁眉不展。监察御史萧翼见李世民为一件《兰亭序》愁肠百转,无人能解,想出一条妙计。李世民听后笑逐颜开,当下言道:“此计可行,速速去办”!
“书生”苦心盗取
辨才和尚第三次如笼鸟一样被放回会稽后,心神越发镇定起来。他日里打禅念经,晚间研贴习字,依旧是超然世外,飘逸如仙。
数日后的一天,天刚破晓,辨才和尚如同往常一样打开寺门,欲往后山习武。可是刚踏出左脚,辨才和尚就吓了一跳。因为他觉得脚下软绵绵的似有异物,忙俯身仔细一看,原来脚下横卧着一个白衣人。他伸手试了试那人的鼻息,却闻到了一股浓浓的酒香,辨才释然地笑了笑,自语道:
“原来是个醉鬼!”
“醉则醉了,可未必就是鬼啊!”
辨才语音刚落,脚下这人就接了一句,然后翻身起来,用纸扇掸打身上的尘土。辨才这才看清,“醉鬼”原来是个书生,剑眉修长,星眼有神,一副飘逸洒脱的样子,心里就有三分喜欢,故笑道:
“虽不是鬼,亦不像人。”
“如此便是佛了!哈哈哈——”书生大笑,笑毕竟欲转身下山而去。
辨才深感诧异,便追问道:“施主从何而来?”
“昨夜月色甚好,在旅店对酒当歌,却苦无知音,听店老板讲山上师父不仅佛法上乘,而且书画绝伦,于是乘兴一路上山,不料却醉卧山门,无缘见佛。”书生朗朗答道。
“既已上山,未见佛为何竟去?”辨才更加奇怪。
“乘兴而来,兴尽而归。何必见佛?”
辨才越听越喜欢,便欲留他,因此说:
“佛曰:‘回头是岸’。”
书生听了,返身长施一礼:“多谢师父!”
此后这书生便在寺内住了下来。日里,两人谈经说法,泼墨染彩,夜里则对月品茗,吟诗对奕,越谈越投机,到后来竞同吃同睡,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这天晚饭后,两个人在桌上研习书法,书生忽然将随身携带的行囊打开,取出一轴东西,在桌上展开。辨才起身一看,原来是王羲之的几件作品真迹。他不知书生的用意,却听书生说:
“我与师父虽然素昧平生,但数日交往,已引为知音。眼下既知师父酷爱书圣真迹,便当将平生所藏倾囊奉上,以酬知音一场。”
辨才听了书生言语,觉得大出意料,继而开始自责自己的自私:书生将平生所藏平白赠予自己,而自己藏有极品,竟不肯让他一观,于情于理,总是不通。他不动声色地在桌前转了一圈,淡淡地笑道:
“真倒是真的,却不是最好的。施主且稍候。”说话间,辨才已飞身跃上屋梁,拿下自己珍藏了多年的《兰亭序》,展开让书生过目。“
书生一见真品,满眼放出惊人的光彩,连声道:“好”。两个人切磋研习到夜深,方才入睡。
辨才躺到床上,不一会儿就响起了均匀的鼾声,可是同床的书生却睡不着,他先咳嗽了几声,见辨才毫无动静,又翻身下来,在屋里走了几个来回,辨才依然熟睡。这时候书生再不犹豫了,他伸手将桌上的《兰亭序》取下来,匆忙卷了朝怀里一揣,然后轻轻打开房门,走进了溶溶的月色之中。
明君痴心埋没
辨才一觉醒来,刚想同往常一样出门练功,却发现知音和真品都不见了。他前后一思量,大呼“上当”,便匆匆忙忙追下山来。
这盗宝的书生是谁呢?正是为李世民献计出策的监察御史萧翼。辨才前脚出京城,萧翼后脚便化妆成白衣书生追来。辨才拿出真品时,他当场就想拿出圣旨,从辨才手中将宝贝取走,只是怕那样一来事情闹大,坏了皇上好事,这才夜盗真迹,逃出寺门。这化妆成书生的萧翼,久在京师作官,骑马坐轿惯了,根本走不得山路,况且这半夜匆忙下山,十分困难,一路之上被荆棘和乱石所绊,不知摔了多少跟头。
辨才追上萧翼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了,而这时萧翼已踏上大路,正欲长吁一口气。辨才一声不响,几步纵到了萧翼身后,尽量不愠不恼地说:
“书生半夜下山,一路辛苦了!”
萧翼见辨才拦路,并不惊慌。他一伸手从怀中掏出圣旨,高声道:“辨才接旨!”辨才一听,脑袋“嗡”地一声,心想果然没错,皇上是不会罢休的。萧翼后面念的什么,他一句也没听清。但是他看见萧翼又从容地上路,并乘上一顶轿子时,他却再也憋不住了,“哇”地一声,吐出了一口鲜血。回到寺庙没几日,辨才就在气恼中含恨西去了。
李世民得到《兰亭序》后,欣喜若狂,他将这件宝贝视若掌上明珠,爱不释手,朝夕不离。
李世民病重去世前,还对王羲之的《兰亭序》恋恋不舍,再三叮嘱在床前服侍的太子李治,要他千万将这件墨宝与自己一起共葬昭陵。许多人认为,从那以后,《兰亭序》真迹就永远从世上消失了。(摘自《圣埃历尽》)
十有八九《兰亭序》藏在乾陵里面
据史料记载,五代耀州刺史大盗墓贼温韬把昭陵盗开后,在他列出的盗宝清单上根本没有《兰亭序》。按武则天性格,她不会把《兰亭序》以这样的方式作为他死去的丈夫,后来成了她公爹李世民的陪葬物。乾陵一带的民间传闻中,就有《兰亭序》陪葬武则天一说。
最新相关文章
文章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