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商 名家 名士 名师 名医
名将 名门 名记 名厨 名角
名企 名校 名院 名所 名行
名队 名店 名车 名盘 财富
名牌 名画 名字 名作 名特
名吃 名酒 名烟 名茶 指数
名城 名镇 名居 名胜 名言
博客 故事 先模 画家 书家
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徐冠巨   王树国   谭旭光   郎景和   程皓:   

“易碎品”靠什么传世

  • 作者:刘徐州     来源:中国名网     发布时间:2010-03-01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报      

      必须承认:大部分新闻作品是“易碎品”。因为新鲜及时是新闻的重要属性,过了“保鲜期”,新闻变成旧闻,价值就不大了。在资讯发达的今天,更多读者选择了浅阅读的信息消费方式,新闻作品更加“易碎”。  但是,也必须承认:仍有一些新闻作品并没有随风而逝。
  阅读一些新闻名篇,翻开一些新闻作品选集,我们会走进一段历史隧道。今天,并非每个人都关注体坛特别是解放军体坛,也可能不清楚解放军报社总编辑孙晓青曾经从1985年开始干了8年体育报道,但是三卷本《孙晓青体育新闻作品选》,把我们引向那个年代一个个风云激荡的赛场,聂卫平、叶乔波、施拉普纳以及球迷迎面向我们走来,面目清晰、个性鲜明、神采各异。
  新闻作品也可传世。“易碎品”靠什么传世?作品选引导我们去思索与探寻。
  

      现场意识彰显公信力
  作品传世源于作品记录历史,而记录历史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我在现场!《孙晓青体育新闻作品选》的引人之处在于,作者置身现场并把读者带到现场,带到运动员、教练员和球迷面前。我们发现,作品选中不少特写、速记单独成篇,直接引语的使用频率也高于其他人的新闻作品选,这些引号里的话语很有现场感,让人身临其境。
  特写《领奖之前》看似妙手偶得、信手拈来,实则体现了作者善抓现场细节,也因此“抓”住了读者。这篇报道的内容说来很简单,以1992年冬奥会上叶乔波在领奖之前与何振梁的对话为主体,却把叶乔波爱国情写得淋漓尽致而又无雕琢斧凿之迹。文章开篇就是一个特写镜头:“叶乔波走下赛场的第一句话,就是:‘太遗憾了!’说着,掉下了眼泪。”结尾的文字也是匠心独运:“马上就要出场领奖了,叶乔波脱掉羽绒服,亮出里面一件鲜红的运动服。‘穿上,快穿上,当心着凉。’何振梁着急地说。‘穿上就看不见字了!’叶乔波笑着指指自己的后背。印在红色运动服后背上的,是一行白色的英文字母:‘CHINA’”。在这篇不到700字的特写中,有细节有情节,有情有思有主题,读后让人会心一笑,内心充盈感动之情。
  有人可能会说,体育报道嘛,可不就得写现场吗?  可是,有别于仅仅为报道找由头,《孙晓青体育新闻作品选》中所写的现场不少是新闻主体;现场报道真实可信,富含信息量;现场报道中有比赛进程和成绩;现场报道更记录了历史。
  近年来,为读者所诟病的是:因种种原因,纸媒从业者存在“看电视写新闻”、“看网攒稿子”、“根据二手材料完成报道任务”等情况。更值得警惕的是,报道主题先行,采编者有了所谓“好思想”、“好点子”后,再去找个现场,甚至编个由头。上述情况已经严重侵蚀了媒体公信力! 
  在此背景下审视《孙晓青体育新闻作品选》中的现场报道,很有意义。记者在现场,才能强烈感受到“气场”。记者在现场,四处观望,才能摄取更多的画面和信息。也只有置身现场,记者才能亲历事件与历史。这启示我们更应看重那些真正有新闻现场、有新闻价值要素的报道。因为这样的稿件真实可信,具有传世价值。
  走专业化生存之路
  当然,在现场之外,纸媒应发挥自己的深度报道优势,以求在“专业化生存”的路上走得更远。深度报道带来的是深刻,而深刻赋予作品强大生命力与历史厚重感。
  翻阅《孙晓青体育新闻作品选》,我们也有类似的感受。作者对中国体坛特别是解放军体坛倾注感情,思考较多、较深。透过赛场的硝烟与喧嚣,作者“内行看门道”,分析深刻精辟,给人启示。
  作品选中的一些述评文章,充分体现了专业记者的报道深度。《畸变的金牌》是作者对中国奥运选手饮恨汉城的沉思录。“……体育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应该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但是,面对近年来体育事业的长足进步和频频传来的捷报,许多人陶醉其中而不能自拔,不知不觉将金牌的作用越捧越高,而对金牌的理解越来越窄,似乎有了金牌就有了一切,丢失金牌就丢失了一切。金牌成了体育工作的唯一目的。这一观念的偏差,导致了我们在体育比赛中背离了真正体育精神与体育目的的现象屡屡发生……中国选手在(汉城)奥运会上的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导致部分项目和部分选手失败的拼搏精神的萎缩!更可怕的是回避问题的要害,企图以淡化金牌为失败打圆场的自我安慰!因为,这是一种民族精神在更大范围内的萎缩!”
  阅读上述沉思录,观望身边体坛,我们深感:作者在20多年前阐发的思想仍有现实意义。胜与败、强与弱、盛与衰在体坛演绎,需要记者去作鞭辟入里的分析,而不仅仅发发牢骚。在作品选中,作者不仅是体育新闻工作者的身份,更是解放军体坛的“圈里人”,观赛的同时也在沉思。
  今年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媒体峰会不时传来这样的声音:媒体信息越来越多、受众定位越来越细,目标受众定位应该更加明确并做好服务。在此背景下来审视作品选折射的“专业化生存”思路,很有意义。当纸媒的版面及栏目准确定位了目标读者之后,就需要新闻人专业地打造“高科技产品”了。因为,非专业制造、“科技含量”低的产品,很难“畅销市场、经久不衰”。
  让急就章成为艺术品
  “易碎品”中,既有用来喝水的玻璃杯,也有可供欣赏的瓷器。“易碎品”如果是艺术品,就身价倍增,很有收藏价值,可资品鉴。新闻作品多是急就章,多是“易碎品”,能否成为艺术品?如何打造?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更何况,新闻工作需要常干常新、锐意创新,新闻写作需要适应时代发展,满足读者新的阅读诉求。老一辈新闻人因此非常重视从其他学科中吸收营养,特别是注重提高文学品位,并身体力行探索把新闻写成美文。《孙晓青体育新闻作品选》让我们在一些篇章中享受了这种“悦读”体验。
  书中大多是纪实作品,我们仍可视该书为体育新闻作品选,展示了作者在新闻与文学的“交集”区域所做的可贵探索。正如作者在该书序言中所说:“当今时代的一大特征是融合,连东西方文化都能在许多方面融合,何况不同文体!文学借鉴新闻,创造出一种纪实风格;新闻借鉴文学,便有了对情节和细节的自觉追求。时至今日我更加坚信,学会在新闻与文学之间自如地游走,是一名优秀记者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功课。”
  作品选中的体育人物报道,展示了作者“在新闻与文学之间自如地游走”的成果。这些人物报道不仅有像《领奖之前》这样的人物特写,还有人物通讯、人物消息和长篇人物纪实等体裁,可谓诸体兼备。不论短篇还是巨制,文学技法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俯拾即是,并形成风格:有细节(画面感强),有情节,有故事;作者心里有读者,脑中有谋篇,笔下有文采而不事炫耀,文风质朴亲切。
  借鉴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章回体结构形式,创造出军报体育报道的一种新文体——章回连载,是作者“新闻借鉴文学”的又一创新,也提高了其新闻作品的艺术价值。不论是《“聂旋风”征战记》、《绿茵新军风云录》,还是《球场风云》、《18个点球》都以章回连载的形式推出。精心制作的对仗标题、讲究悬念的叙述方式、评书语言的吸收运用,以及“且看下回分解”的承接,都韵味十足,呈现给读者悦目赏心的艺术品。
  对于不同读者来说,阅读作品选感受最深的可能不是现场感、专业化与文学性,思考也不尽相同。但是,对于不同新闻人来说,或许都应该掩卷思考同一命题:如何留下传世作品?如何执著追求这一崇高目标?



  网站简介   |   新闻中心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站点地图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0 Mingwang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名网 通用网址:名网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   联系电话:15101061978   邮箱:sdgrb369@163.com
山东办公地址:济南市历城区黄台南路   联系电话:18653163612   邮箱:sdgrb369@163.com
鲁ICP备140251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