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商 名家 名士 名师 名医
名将 名门 名记 名厨 名角
名企 名校 名院 名所 名行
名队 名店 名车 名盘 财富
名牌 名画 名字 名作 名特
名吃 名酒 名烟 名茶 指数
名城 名镇 名居 名胜 名言
博客 故事 先模 画家 书家
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徐冠巨   王树国   谭旭光   郎景和   程皓:   

漫话庆云:古邑旧城入梦来(1)

  • 作者:徐洪义     来源:德州日报     发布时间:2009-12-15

现在的庆云县城是1965年由河北迁址山东新建而成的,当时,国家仅拨付40万元建成1个会场和405间平房,几乎是“一穷二白”。但是,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这里已是商贾云集的“中国商贸名城”和游人如织的“北方旅游胜地”,成为渤海之滨一座靓丽迷人的新兴城市。在这繁华喧嚣的背后,人们不禁要追问:庆云的老县城在哪里?庆云的老县城又是怎样情景? 
      其实,庆云的老县城有两处,一处是位于庆云县境内于店村北的无棣古邑,另一处是位于河北省盐山县庆云镇驻地的庆云旧城。 
      据《庆云县志》记载,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本地置县,因古有无棣水和无棣邑,称无棣县,县治就建在现在的庆云县庆云镇于家店村北,今称“无棣古邑”。无棣古邑距今庆云县城东北5公里,历经隋唐、五代、宋元时期,作为县治长达530多年,曾于元初毁于战火,至元年间(1264年—1294年)重筑,元末明初又毁于兵燹。元代时期,无棣县东西分治,西部隶属沧州,称西无棣县,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废,至洪武六年(1373年)恢复,易名庆云县,移县治于鬲津河(今漳卫新河)北岸原庆云乡址(现河北省盐山县庆云镇政府驻地),今称“庆云旧城”。庆云旧城历经明清和民国时期,作为县治长达590余年。建国后,庆云县经历五次区域变更,在不同时期先后隶属河北、山东、天津,直至1964年鲁冀两省调整行政区划,确定以漳卫新河(原四女寺减河)为省界河右岸划归山东,遂由河北沧州归属山东德州。1965年,庆云县迁址彰卫新河南10公里处的解家集,新建县城,俗称“新县”或“新庆云”,原庆云县城改为盐山县庆云镇政府驻地,俗称“老县”或“老庆云”。 
      据记载,无棣古邑城墙周回八里,相当于庆云旧城的一倍,可见当时规模之大,我们不难想象当时店铺林立、商贾云集、车水马龙的繁荣胜景。唐代著名诗人刘长卿有诗赞曰:“无棣河牟邑,长城作楚关。河通星宿海,云近马谷山。”明代庆云名士杨州鹤亦作诗《过无棣故城》抒怀:“不见当年丁令威,垒垒高郭带斜晖。春深废堞妖狐走,秋暮平壕野雉飞。百主桑田更旧主,几家村落闭新扉。西风禾黍郊原外,多少寒鸦接翅归。” 清代庆云知县李兴祖也在《寄题临津楼》诗中极尽赞誉:“齐北燕南锁要冲,名城无棣旧称雄。”无棣古邑城有四门,北有护城河,今仍能稍显迹象。在其墟址处,残存着大量的碎砖瓦砾。据当地人说,该墟址曾多次出现“显城”(即海市蜃楼)现象,这为古老的无棣古邑增添了几分神奇和神秘。 
      庆云旧城由庆云第一任知县杨思义于明洪武六年(1373年)兴建草创。明正统二年(1437年),知县王恭大加修葺,县城初具规模,据记载:“城凡四门,东西孔道皆有关旋,以南北二门地僻闭之。”明成化二年(1466年),知县张彪重筑,城墙周回四里,高一丈五尺;又浚池于下,池宽三丈,深一丈;表立四门,东曰“瞻岱”,南曰“观澜”,西曰“拱宸”,北曰“望海”,南北二门仍闭,成为庆云旧城的基本规模。之后,庆云旧城多有修葺。清光绪年间,庆云知县吴国栋曾作诗歌咏庆云城:“虎踞龙蟠压鬲津,云烟新锁一城春。” 
      庆云旧城现仍存文庙、老县衙、泰山行宫等古迹,我们依然可以追寻到庆云古老的历史和文化。文庙又称大成殿,古称学宫,位于庆云旧城东南处原庆云中学院内,建于明洪武六年(1373年),占地900平方米。其脊两头为砖雕龙头,屋顶挂鎏金瓦,四角飞檐,呈典雅古朴之美。殿内有12根明柱,供奉着至圣先师孔子像。东西两侧为厢房,高台基,前出厦,砖墙瓦顶,供奉历代社会诸多名流贤达的塑像。该殿自明初至1914年,先后进行过10次绘饰修缮。院内立有清康熙五年(1666年)重修的一方庙学碑。与文庙同年修建的还有老县衙,现存的县衙二堂位于今盐山县庆云镇政府院内,是原庆云县衙的主体建筑之一,为硬山顶、小式造,面阔五间,长16.5米,进深四间,宽9.5米,足见当时县衙的阔绰与气派。 
      庆云旧城最为著名的当属泰山行宫,其亦建于明洪武六年(1373年),位于彰卫新河北岸,占地面积约4000多平方米,建有正殿、西配殿、铃铛阁等建筑,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传,泰山娘娘碧霞元君降旨,从长安到泰山每500里建一行宫,故庆云行宫名泰山行宫。泰山行宫正殿建在1.2米高的台基之上,进深5间,面阔3间,名碧霞祠,殿内正位供奉泰山奶奶,东侧供奉眼光奶奶,西侧供奉送子奶奶,殿后面供奉观世音菩萨。正殿大脊东西两侧各有一只蟠屈上弯、背负宝剑的吞脊大兽,甚为威仪。山墙属硬山小式造风格,南北两侧均有镂空砖雕,雕以王母东巡、天女散花等神话故事,栩栩如生。四周筑有矮花墙,以青砖筒瓦、花卉滴水和龙纹瓦当堆砌。 
      泰山行宫主要附属建筑是铃铛阁,为楼阁式建筑,高17米,分上下两层,上层为殿宇式单檐歇山造,四檐角飞起,有檐柱18根。四边椽头挂有108只铃铛,四檐角挂有4只大铃铛,风起铃鸣,萦绕耳畔,故名铃铛阁,为庆云旧城八景之一,曰“西山暮笛”。阁内供奉玉皇大帝,故又称玉皇阁。下层是砖砌拱券式通道,为出入泰山行宫之门。通道两侧各有拱门,内建有迂回曲折的踏道通往上层。铃铛阁与小鬼山、一步三孔桥合称庆云旧城三景,民间也广泛流传着“庆云阁、海丰塔、东光铁菩萨”的说法,可见其知名度之大。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2月,著名抗日爱国将领、时任河北省主席的于学忠将军莅临视察庆云,游览泰山行宫后,挥笔题写下 “庆云台”三个遒劲大字,镌刻于铃铛阁通道正上方,故泰山行宫又称庆云台。1946年初,庆云县抗日民主政府将泰山行宫改建为革命烈士陵园,原文庙改为烈士祠,供奉着600余位抗日烈士牌位。如今,泰山行宫院内东北角仍矗立着1946年7月建成的庆云县殉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前正南方,建有凉亭一座,为六角亭,造型玲珑,可供人乘凉休憩。 
      斗转星移,沧桑巨变,如今的庆云县正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矢志不渝,跨越赶超,向着美好的明天阔步前进!
          (发表于2009年9月12日长河晨刊“德州地理志”栏目)

 

 
神奇古树展新姿
——漫话庆云之二
      庆云县境内现存活着许多古树,多为古枣、古槐,尤以唐枣树最为出名。庆云县原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玉秀对古树曾题诗赞誉:“杨槐枣榆仁紫藤,古木森森几枯荣。今喜故姿展新意,华夏苍株见文明。”
      庆云是金丝小枣的重要产区之一,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金丝小枣之乡。据庆云县旧志记载:“邑民以莳枣为业,青畴绿野,弥望尽是枣林。”目前,庆云仍存有大片的古枣树群,多为明清两代所植,树龄均在二、三百年以上,主要分布在县境西北部的庆云镇唐枣园社区原周尹、程家、卞家村和东辛店乡金丰社区原姚家、坊子、邓家村一带,有上万株老枣树,唐枣树就生长在这片古枣林之中;另有一片古枣树分布在县境东部张培元村一带;还有一片故枣树则分布在县境东南部的梁家村一带;新建成的香海禅林古枣生态园内移植的古枣树也多达1600余株。这些古枣树虽历经岁月磨砺,却依然挺拔遒劲、枝繁叶茂,至今仍春抽枝芽、夏展绿荫、秋收红果。尤其到初冬,在霜雪雾蔼的原野上,姿态各异的古枣树虬枝尽展,更显几分壮美,成为当地一大景观。
      在庆云县城西北10公里处的唐枣园社区原周尹村南,有一株唐枣树,树干周长4米,高6米,皲裂似镂龙雕凤,腹鼓腔空,可容顽童,为隋末唐初所植,距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被誉为 “中华枣王”,载入《中国名胜大辞典》。1996年,唐枣树西南向主枝被雷击而折,另一主枝尚活,。长势茂盛,初夏花开,蜂飞蝶舞,仲秋果熟,叶碧珠红,年收红枣若干。从北观之, 1989年10月,庆云县委、县政府对唐枣树围栏复加修葺,并立唐枣碑;碑阳“唐枣”二字由著名书法家蒋维崧先生篆书题就,雍容典雅而不失遒劲灵秀,碑阴碑文300余字由宗惟成教授楷书书成,笔笔意到,平正峭劲,均为书法珍品。当地人皆称唐枣树为“神树”,相传有三个故事甚为神奇。第一个传说是,隋末瓦岗寨英雄罗成在此树下曾拴马歇凉,故又称“罗成拴马桩”。时值仲秋,人困马乏的罗成席地而卧,酣睡入梦,熟枣落下砸其面颊而醒,遂吃下数粒红枣,顿觉精神抖擞,体力大增,于是跃马加鞭重返战场杀敌。战后,罗成将偶落鞍褥囊中的几粒红枣献给唐王李世民品尝。因枣儿色鲜味甘,后被诏封为 “糖枣”,后世传为 “唐枣”,又因其长而粗大,形似老鸹枕头,当地人俗称“躺枣”。第二个传说是,明朝“燕王扫北”时,大兵至此,忽降大雾,使藏匿于树下的众多百姓免于兵燹。第三个传说是,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占领庆云后见唐枣树高大粗硕,欲砍伐运回国内,当地村民冒死相护,僵持之时忽然晴空一声霹雳,震耳欲聋,令日本鬼子魂飞胆丧,就此罢手,唐枣树得以幸存。历代文人墨客对唐枣树多有歌咏,留下大量诗词佳作。清代康熙元年庆云知县卢元培曾作诗《鬲津古树》:“半亩清荫俯碧川,沧桑历尽势参天。繁枝自抱风云色,贞干宁辞冰雪缘。高士结庐容啸傲,将军屏坐寄流连。联珠而后知盈箧,绝胜华南第一篇。”今人亦作诗赞之:“鬲津故川水潺缓,枝繁叶茂伴千年;沧桑阅尽见兴替,贞干高洁代代传;瓦岗英雄曾系马,燕王扫北雾弥天;子孙繁衍遍大地,留取红果惠人间。”
     在庆云县东南20公里处的中丁乡中丁社区原中丁村东,有一株明代立村时种植的老枣树,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因为能结多种枣,被人们称为奇枣树。据当地人讲,日本鬼子侵华“扫荡”时,此树惨遭烧劫,但老枣树生命力极其顽强,竟然在第二年又开花结果。村里的老人们无人记得有谁对老枣树进行嫁接,只记得多次遭遇雷击和烧劫,神奇的是这株老枣树却能结出圆铃枣、磨桩枣、脆枣、无核枣等四种枣,但枣子的大小仅为一般红枣的一半左右。有人将它根生的小枣苗移栽到其它地方,居然也能结出这四种枣来。因此,人们誉称其为“母子奇树结奇枣”。据说,关于奇枣树的由来还有一个动听的故事呢。相传,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丁氏三兄弟从山西省洪洞县迁移而来,定居的地方就分别取名为前丁、后丁和中丁,人口繁衍越来越多。中丁村有位叫“丁三老头”的老人,他曾为胶东的一个大户人家的老爷治好了长了多年的脓疮。后来,这户人家的儿子辗转千里找来,为表感谢特意带来一棵枣树。但是,此时“丁三老头”已经去世,这户人家的儿子就把这棵枣树种在了“丁三老头”的庭院里。说来也怪,这株老枣树历经沧桑却长势茂盛,年年都能结出色泽红紫、口味酸甜的多种红枣子。村里的人们就用这些枣泡水喝,据说能够起到消除积食饱胀、治疗神经衰弱等神奇疗效呢。
      在庆云县东北25公里处的严务乡大淀村南有一株几百年的酸枣树,据说还有一段美丽凄婉的动人故事。明朝万历年间,负责到民间选妃的礼部太监官员来到时属河间府的庆云境内,鸣锣开道之声吸引的路边村落一户农家女子趴墙观看,正巧被太监官员看见,因其国色天香而被选中,几日后将被送到宫中。可这名王姓女子早有意中之人,与一刘姓男子为表兄妹,两小无猜,青梅竹马,无奈天天啼哭,进宫前几日,自缢身亡,人们只好把王姑娘埋在村外荒地里。其表兄痛失挚爱,于是看破红尘出家为僧。时隔数年,在埋葬王姑娘的地方长出了一棵枣树,结出的枣儿又酸又涩,当地人称它酸枣树。
      在庆云县东北13公里处的严务乡黄邱社区,有一株唐槐树,高大粗壮,树干周长近3米,为唐代栽植,树龄逾千年,现依旧郁郁葱葱。此树位于观音庙遗址,树荫遮天蔽日,可覆盖整个庙宇,微风乍起,便飒飒作响,令人肃然起敬。原庙门左右有四株槐树,都是古树,不知何朝何代所栽植,其枝叶茂密,是夏日村民乘凉的好所在。据村内古稀老人讲,唐槐树朝南的枝干上曾挂一巨大唐钟,钟声悠扬悦耳,周围五村百姓均能清晰可闻,后来悬钟的铁丝绳年久锈蚀而断毁,巨钟落地,扎入土中约尺余深,几人推之不动,上世纪50年代毁于大炼钢铁。关于唐槐树,还有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呢。唐槐有一向南的粗壮枝干,直指庙前的神井和荷花湾。这一枝干粗得一人合抱不过来,它与树主干的交接处有一树洞。传说,树洞内有一巨灵蛇,它是观音菩萨的卫士,受观音的点化而施善普渡众生。它将尾缠绕于树干上,身子迤逦向南,将头伸向井中饮水。它饮过后,井水就变得特别凉、特别甜,人再饮用了,便可医治百病,故大庙周围的一些善男信女纷至沓来,求取神水。
      除古枣树、古槐树外,庆云县境内还存活着一些其它树种的古树,分别是徐元子乡孙蒋柴社区原孙家村的古杨树,常家镇史家徐社区原史家坊村的古药榆树,庆云镇西窑社区原小窑村的古紫藤树,常家镇孙郭田社区原后田村的古仁木树等,它们都以无比顽强的生命力生长着,一一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巨变和人间的悲欢离合。
                  (发表于2009年9月21日长河晨刊15版德州地理志栏目头条)
 
                                       古今寺庙知多少
                                      ——漫话庆云之三
      庆云佛教、道教等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古时寺庙众多。据《庆云县志》记载,金山寺与石佛寺、兴隆寺、全林寺并称四大名刹,金山寺尤为著名。庆云县境内,除金山寺建于隋代、石佛寺建于元代、铁菩萨庙建于明代外,佛教寺庙均建于唐代,如全林寺、兴隆寺、天宫寺、青龙寺、杨和尚寺、肖家寺、铁梁寺和观音庙等;道教庙宇除三元庙建于西晋外,均建于明代,如玉皇庙、王母庙、泰山庙、三元庙、药王庙、白衣庙、雹泉庙等。经过漫长的岁月,历史上有记载的庆云佛教寺院多被明代朝廷毁灭,而道教庙宇则在民国时期因破除迷信多被政府强行拆除,或抗战时期毁于战火。值得庆幸的是,庆云的石佛寺、金山寺近年得以恢复重建,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景区,吸引了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的众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笔者对庆云寺庙情况予以整理,以飨读者。
      金山寺位于庆云镇汾水王村西,建于隋代,兴于唐代,毁于明代,是宋金南北分治时期全国著名的寺院,也是庆云旧志记载最早的佛教寺院,其恢复重建后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据《金史·地理志》记载,自隋始,古汾水(今沟泮河)与鬲津河(今漳卫新河)于汾水镇(今汾水王村)交汇处有一个狭长孤岛,广约百亩,岛上建寺,故得名海岛金山寺。其建筑宏伟,气势滂沱,建有大殿、禅堂10余排,僧侣众多,香客不绝,香火鼎旺,有“骑着毛驴关山门”、“日进斗金”之说。在民国三年(1914年)编撰的《庆云县志》“轶事”中记述:陈光蕊在赴无棣县任时被水贼刘洪所害,其妻尹满堂身怀重孕忍辱偷生,将生下的小孩儿放入木匣中顺汾水漂流而下,被法明长老救起。这孩子就是以后的唐代高僧玄奘,在海岛金山寺长大出家。当地人将这段故事编成《尹满堂诉苦》等戏曲和评书段子,传唱至今。明代,该寺僧侣胡作非为,朝廷将寺院毁灭。现墟址瓦砾山积,高出平地半米左右,雨天常有古时陶片、瓷器显露于外。2003年,杭州东天目山齐素萍居士筹巨资重建海岛金山寺,现已建成前寺,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钟鼓楼、念佛堂、弥陀村、商业道德仿古街等,其规模庞大,气势恢宏,古色古香,朴质典雅,堪称江北最大的佛教寺院。寺内拥有12吨重巨钟、室内8.6米高释迦牟尼佛像,珍藏着《乾隆版大藏经》、《四库全书荟要》等书籍,均属世之罕见。目前,正在建设后寺,主要建筑有观音殿、万佛堂等。
      石佛寺位于庆云县城南5公里处的马颊河左岸大堤下,始建于元朝,是庆云县志记载建寺最晚的佛教寺院,现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相传有元龙、仁凤夫妻二人流落于马颊河畔,搭茅棚居住。某年夏秋之交,天降大雨,洪水泛滥,飘来两尊石佛和一口巨钟,泊于岸边。元龙夫妇遂各处募捐钱物,修一小庙供奉石佛,香火日盛。后来,由佛教弟子募化和社会各界捐助建成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称石佛寺。寺院占地12亩,正殿3间,偏殿24间,供奉释迦牟尼神佛及石佛爷爷、石佛奶奶,有僧侣四、五名,前来祈福进香者络绎不绝。1969年,该寺改作高小。1993年,从庐山诺那塔来的仁光、仁莲二位法师主持修复石佛寺,新建大雄宝殿、五彩九龙壁等建筑。“大雄宝殿”殿名为原国家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字体遒劲而俊美。
      全林寺又称洪恩寺,位于县城东9公里处的常家镇全林寺社区原吕家村东北,建于唐代。该寺规模宏伟,占地10余亩,周围树木参天,院内奇花异草,风景甚佳。相传,明朝正德年间,该寺主持空孟和尚武艺高强,带领手下弟子为非作歹,祸害乡里,深为乡邻憎恶。当时,朝内奸臣刘瑾谋想篡位,暗地与空孟和尚勾结。空孟还串通其它寺院僧人,招兵积粮,修建地道机关,藏兵300余人,日夜习武操练,图谋造反。正德皇上知晓后,便率兵将空孟和尚及其全林寺、杨和尚寺、青龙寺、肖家寺、铁梁寺等寺院的僧人全部戮灭,寺院皆被毁除。
      杨和尚寺位于县城东南18公里处的中丁乡杨和尚村附近,建于唐代。明初时,有个主持僧人姓杨,故得名杨和尚寺。此寺院亦毁于明代正德年间。
      青龙寺位于县城东南3公里处的尚堂镇大宗村西,为唐代所建,庙宇占地约3亩,寺内尼姑很多。明代,该寺尼姑因受地痞欺辱搬至范家庵,寺院被正德皇上毁灭。
      肖家寺位于庆云县城东北12公里处的常家镇大胡社区原肖寺村东,建于唐代。该寺原名无稽可考,因明代肖姓迁来定居,故名肖家寺。寺院规模较大,僧侣众多,明代被毁。
      铁梁寺位于庆云县城东北23公里处的严务乡严务村东北,建于唐代。寺院占地10余亩,有僧人10余名。据传,该寺之处有一根粗长的铁梁埋在地内,故得名铁梁寺。寺院毁于明代,现仍存废墟
      兴隆寺位于县城东6公里处的常家镇板营社区北,为唐代所建,明正德元年(1506年)重修。寺院占地10余亩,建有大雄宝殿,高1丈余,面积约3000平方米。殿内供奉伽兰祖师和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及四大天王、十八罗汉。在正德皇上毁灭全林寺等寺院时得以幸免保存,一直有僧侣主持,直至1937年还有从福、宽伦二僧。1939年,日寇在此安设据点,1945年歼灭日寇时,寺院被毁。
      观音庙又称大庙,位于庆云县城东北13公里处严务乡黄邱社区原五个黄邱村之间,为唐代所建。庙宇有东西两大殿,东大殿为观音堂,供奉观音菩萨像;西大殿为罗汉堂,供奉十八罗汉。大殿前,东西相对各有10余处小殿,西偏殿为诵经房和僧人寮房,东偏殿多为游僧客居之房。庙门为正阳门,左侧立有石碑,碑文镌刻大庙历史及捐资人名。观音庙院内有一棵古槐,现仍存活,长势茂盛。清代,立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为庙会,庙会10天,煞是热闹。1929年,此庙被国民党改为学堂,1947年改为黄邱小学,后改作敬老院。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房屋失修倒塌,观音庙毁。
      铁菩萨庙位于庆云县城北8公里处庆云镇周贾社区原东周村,为明代所建。庙内供奉观世音等七尊铁铸菩萨,故称铁菩萨庙,香火极旺,与东光县的铁菩萨齐名。上世纪50年代末,因大炼钢铁,其中4尊菩萨被毁。以后,另3尊菩萨在文革中遭毁。
      三元庙又称三官庙,位于县城东南18公里处中丁乡大店社区东,据传为西晋所建,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重修,为庆云县志记载最早的道观。庙宇宏大壮观,供奉三元神,即上元“天官”张角、中元“地官”张鲁和下元“水官”张修。1929年,该庙被拆毁。
      玉皇庙位于庆云县城北3公里处渤海路街道办金山社区原齐家村北延陵台遗址。延陵台为春秋时期吴国杰出政治家、外交家季札长子旸之墓,明代此处常出现马车受惊、人失迷之事。为此,修建了玉皇庙,供奉玉皇大帝。每年农历正月初九立有庙会,异常热闹。1929年,玉皇庙被拆除。现今,此处已新建海岛金山寺,再度繁华起来。
      王母庙位于庆云县城东北 23公里处严务乡后庄科村东南,为明代所建。庙宇秀丽壮观,占地约600平方米,供奉西王母娘娘。清代初期,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立为庙会,白莲教马开山师傅在此传道,进行反清复明活动。八极拳创始人吴钟也曾设擂台,会聚天下武林豪杰。南临沂庙会因被白莲教利用进行反清复明活动称“南临会”,庆云县的王母庙会便被称“北临会”。1934年4月18日(农历三月初五),中共津南特委和庆云县委在“北临会”上发动了著名的马颊河大罢工。后,庙毁。
      泰山庙位于庆云县城西7公里处的东辛店乡东辛店村北,建于明代。庙宇整齐壮观,供奉碧霞元君、眼光奶奶、送子奶奶等神像,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有庙会。此庙1935年重修,1941年日寇在东辛店安设据点,庙被毁。
      药王庙位于庆云县城东13公里处的常家镇枣园社区原前王村北,为明代所建。庙宇宏大壮观,建有正殿、钟鼓楼、奎星阁、禅堂等建筑,正殿供奉药王、四大使臣、镇殿大将军及十大名医,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日有庙会。1940年,日寇在此安设据点,1944年,日寇撤走,庙被毁。
      白衣庙位于庆云县城东北4公里处的常家镇乔王社区原后乔村,建于明代。庙宇整齐秀丽,供奉白衣大士神像。1914年,由大道王村举人王鸣周倡议立每年农历三月三日为庙会。后,庙毁。
      雹泉庙位于庆云县城北8公里处西窑社区原包全庙村。因该地一带常有雹灾,明代修雹泉庙。庙内供奉雹泉爷(又称雹神),两侧有风、闪、雷、雨等神像,立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为庙会。1929年,此庙被拆除。
      (发表于2009年9月29日长河晨刊11版“德州地理志”栏目头条)
 
 
                                                   禹疏九河有其四 
                                                 ——漫话庆云之四 
      庆云县地近渤海,自古以来河流较多,古为九河入海之区。古传,大禹治水疏通九河,庆云县境内就占其四,分别是鬲津河、胡苏河、钩盘河和马颊河。其中,胡苏河、沟盘河早已淤塞殆尽,鬲津河现已成为鲁冀边界一条重要的泄洪河,唯有马颊河依然畅通,是德州的一条主要引黄干渠,贯穿庆云全境,提供农田灌溉和人畜饮用水源,成为当地的“母亲河”。 
      鬲津河,今称漳卫新河。史书记载,鬲津河为禹疏九河的第九条河流,“此水多厄狭,可隔以为津为横渡,名曰鬲津。”清代《一统志》记载,鬲津河即古黄河之故道,水入渤海乃古之航道。据说,元初在河畔严家务(今庆云县严务村)附近建有冶剑营,专门从事冶铁打造,以应海运之需。建国前,鬲津河堤防年久失修,庆云县境内自然沟口多达40余处。建国后,对河道多次进行治理并修建桥梁和涵闸,便历经几千年风雨沧桑的古河焕发青春,担负起南运河分洪任务,现属海河水系。 
      1956年,鬲津河改名四女寺减河。1964年,为便于堤防管理,防止水利纠纷,中央决定以河为界调整行政区划,鬲津河便成为河北、山东两省的界河,庆云县与盐山县、海兴县隔河相望。1973年,按照毛泽东主席“一定要根治海河”的指示,为确保南运河、天津市和津浦铁路的安全,鬲津河再次扩修,两岸间距开宽到500米,河槽加宽到60米,河深增至7米。自此,鬲津河正式改名漳卫新河,其起源于山东武城四女寺村北卫河东岸,沿冀鲁边界,自西南向东北流经山东武城、宁津、乐陵、庆云、无棣与河北吴桥、东光、南皮、盐山、海兴,最后在无棣大口河流入渤海,全长206公里,流经庆云县境长达32公里。1996年8月,漳卫新河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洪峰最大流量达到1430立方米/秒,水深7.9米,水位9.3米,超过警戒水位0.8米。庆云县组织3万多名民工驻守河堤,经过20多天的抗洪抢险,终于化险为夷。 
      关于鬲津河,还有一些有趣的轶闻。据《庆云县志》记载,临近庆云县东周村北原鬲津河中有一处隆起的土阜,蜿蜒数里,形若卧龙,人称卧龙冈。卧龙冈是由黄河及其支脉迁徙动荡所形成的,冈上树木葱郁,祥云缭绕,是旧庆云著名的八景之一,名“龙冈晴岚”。宋代诗人陆游曾题诗《即景》,描写了鬲津河当时盛景:“齐州山水窟,登眺有佳处。秋叶海东船,春齐鬲滩树。”清代庆云知县李兴祖也作诗《寄题临津楼》,对鬲津河及卧龙岗极尽赞誉:“地传赐履开周治,蹟胜疏河念禹功。龙卧云连冈口翠,蜃兴汉盈海门红。”1956年,国家治理鬲津河,卧龙冈被挖,部分滩地现尚存遗迹。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庆云知县甘怡重修鬲津河上的东关大桥,直隶总督方承观题写“岁甘”二字立碑于桥头,当地百姓称“岁甘桥”,为登州、莱州、青州三府赴京津通衢。清代庆云名士崔旭在《鬲津竹枝词》中写道:“登莱归客此魂销,麦饼豚肩酒一瓢。东岳钟敲城月落,征车早度岁甘桥。”如今,岁甘桥已不存。 
     马颊河原称陷河,或称简河,史书记载为禹疏九河中第三条河流。关于河名由来,清代庆云名士崔旭说:“陷河之名,见于齐乘,盖咸河之转声。”史书记载:“因其河开通后,水流甚易,取名简河。”另有“马颊名称之由来,系因主流河道上游宽下游窄,形如马颊,故以马颊命名。”据说,马颊河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周定王时,马颊河沿岸各国修筑长堤,以防水患。至秦代,对马颊河大堤联断补缺,民间有秦始皇走马修堤的传说。至唐代,疏浚治理,以供转运海漕始,始称马颊河。后来,马颊河道为黄河所夺,遂堤防浸毁,古河湮灭。 
      马颊河发源于河南濮阳金堤闸,流经南乐、莘县、聊城、临清、高唐、夏津、平原、陵县、临邑、乐陵、庆云,从无棣入海,全长425公里。千百年来,由于历代统治者不加修治,马颊河又不断遭受黄泛侵袭,致使运漕淤塞,河道上宽下窄,堤防破损。在庆云境内的原有河道仅宽80米、深1.5米,堤宽3至5米,每遇雨季便河流满溢,水灾成患。在旧社会,庆云县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开了徐家堰,淹了无棣县。” 1966年,国家对马颊河进行重点治理,开宽河道,加深河槽,改道取直,加固堤防,做到了“旱能灌、涝能排”,古老的马颊河面貌一新,重新焕发生机。马颊河在庆云境内长达57公里,防洪量1040立方米/秒,排涝流量610立方米/秒。 
      庆云县境内的胡苏河、钩盘河早已不存。关于其名由来,史书记载:胡苏河为禹疏九河中第五条河流,“其水下流,取名胡苏,胡者下也,苏者流也。”钩盘河为禹疏九河中第八条河流,“此水曲折如钩,盘桓不前,取名钩盘。”明代诗人陈琏曾作诗《胡苏烟草》抒发感怀:“河流分九派,疏凿自神禹。胡苏乃其一,久湮积沙土。今看成桑田,已可种稷黍。独怜芳草生,萋萋暗阴雨。” 
      关于马颊河的故事,最著名的便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发生在庆云的马颊河大罢工,亦称马颊河暴动。1934年春,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向庆云县拨付治河款3万元疏浚马颊河道,但国民党庆云县政府将此款贪污分肥,然后向全向人民“就地筹款”,每亩地加捐1元,并布告限期完成,违抗者严惩不贷,并动用军警弹压。4月18日至20日,在中共津南特委刘格平和庆云县委书记胡恒熙等人组织领导下,几百名共产党员和两万多名群众游行请愿,并发动了马颊河大罢工,遭到国民党沧洲军警镇压。震惊华北的马颊河暴动虽然失败,但为庆云县创建抗日革命武装和建立山东第一块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值得庆幸的是,庆云县现已规划了面积10平方公里的马颊河风景区,即将开发建设民俗风情区、旅游度假区、城市休闲区、温泉养生区、道教文化区和生态公园。届时,马颊河将成为一处风景宜人的旅游胜地。 
                      (发表于2009年10月14日长河晨刊11版“德州地理志”栏目头条) 
 
 


  网站简介   |   新闻中心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站点地图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0 Mingwang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名网 通用网址:名网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   联系电话:15101061978   邮箱:sdgrb369@163.com
山东办公地址:济南市历城区黄台南路   联系电话:18653163612   邮箱:sdgrb369@163.com
鲁ICP备140251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