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商 名家 名士 名师 名医
名将 名门 名记 名厨 名角
名企 名校 名院 名所 名行
名队 名店 名车 名盘 财富
名牌 名画 名字 名作 名特
名吃 名酒 名烟 名茶 指数
名城 名镇 名居 名胜 名言
博客 故事 先模 画家 书家
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徐冠巨   王树国   谭旭光   郎景和   程皓:   

李毓澍:魏晋风骨绘丹青

  • 作者:郭晓明     来源:中国名网     发布时间:2013-09-25


     如果让我对李毓澍先生的处世为人风格做个评判的话,我会不假思索地说,李兄是那种“讷于言而敏于行”的人,平常不显山不露水,搞出个动静来一般都是惊人之举。就说今年的5月份吧,他的国画作品《空巢老人》,代表新矿集团被选送参加在河北举行的全国煤矿美展,一不小心就捧回了个银奖,令所有身边的人一下子对他刮目相看。  
      我和李毓澍先生认识多年了,他在新矿工会宣教文体部工作多年,我作为记者无数次地到新矿采访,于是和他就慢慢熟了起来,中间他有公事到济南也常坐到一起交流。但是,他唯独没提起过自己是个画家,而我了解的更多的是他在摄影方面的造诣,因为好几次他是陪着别人到济南做参谋来挑选摄影器材的。  
      直到今年初的一次聚会上,大家都纷纷向他“求”墨宝时,我才恍然大悟,身边竟然坐着一位让“洛阳纸贵”的画家!当时我惊讶地问:“哎?您不是摄影方面的专家嘛,怎么——” 
这时李毓澍兄才吐出了一句:“那是我的业余爱好,论科班出身的话,我的专业是美术。以前不愿提及,是觉得‘不足为外人道也’。”  
      其实,长存“养在深闺人未识”之心就对了,画工凭的是实力而不是包装和炒作,不埋头提高水平却热衷于追名逐利,就成了舍本取末了。一个艺术家的修养和境界在于:内心的恬淡自然,对待‘功名利禄’的超然物外,拥有了这份宁静和执着,就不会被外在的浮华和迷离所绑架,就会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够潜下心来研究书画。李毓澍说:“作为一名工会干部,白天在办公室里要忙的事太繁杂了,根本坐不下来,怎么办?不能偷懒,只有好好干。但是节假日和晚上呢,就得做出牺牲了,继续加班搞创作,绘画业务是立身之本,丢不得,也丢不起。在我看来,能沉浸下来是一种幸福,静静的一个人在画,边画边思,是一种恬淡中的纯净和喜悦。”  
      在他悠悠的叙述中,并到他的画室观赏他的作品后,我对他有了重新的定位和认识,竟惊奇地发现,他还和我是曲阜师范大学校友,不仅是科班出身,丹青生涯也已经有30年了。  
      李毓澍在画家简历中是这样介绍自己的:1968年出生,祖籍青岛,1988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1991—1992年入中央美术学院研习中国画。多年来,坚持美术创作,擅长中国画人物画创作,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等各级专业美术作品展并获奖。现为山东能源新汶矿业集团工会宣教文体部副部长,中国煤矿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煤矿摄影家协会理事、山东煤矿书画摄影协会秘书长、泰安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对李毓澍来说,能走上绘画的道路,母亲的影响和正能量引导是至关重要的。上小学时,家家经济都不富裕,小伙伴们谁能拥有一本“小画书”是非常金贵的。在多次的央求下,妈妈也给他买了几本“小画书”,没想到鬼使神差,小毓澍被里边的人物所吸引而顶不住诱惑,竟偷偷地全部给涂成了彩色,拙劣的画技等同于胡涂乱抹,好几本“小画书”简直是被“糟蹋”了,他这才意识到“摊上大事”了。结果,妈妈看到后不仅没有训斥他,还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再到最后说你喜欢的话就认真画,好好画,妈妈再去买几本。从那以后,毓澍的画画热情就被激发出来了,渐渐就爱上了绘画。上了高中后,同样在母亲的鼓励下他报考了美术专业,并在专业老师的教授下进行了系统培训,直至考上大学走上专业学习之路。步入社会之后,李毓澍同样笔耕不辍,即使在被误解为“不务正业”的日子里,同样选择了默默坚守。  
       上学时受刘国辉先生的影响,李毓澍最喜欢也比较擅长人物画创作,因为古代文人雅士的风采和意境更符合自己的空灵世界和内心追求。从那时他就拿着刘国辉的画反复临摹,寻找和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后来,在拜访和结识韦辛夷先生以后,李毓澍有幸无数次得到韦老师的教诲和点拨。巧学别人之长,再加上自己长期的艰辛磨砺和研学,李毓澍绘画水平不断进步,尤其近几年,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李毓澍说:“现在我的创作环境更好了,也更自信了。因为画画好了,不仅和我的工作联系密切,同样可以为单位争光,现在从领导到同事,对我画画这块儿很支持,我更得加倍努力!”  
      被称为“一代草圣”的怀素,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他的狂草书法,可以说是古典的浪漫主义艺术,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怀素自幼聪明好学,但因家境贫困,无钱购买纸张,就在住处种了一万多棵芭蕉,用蕉叶代纸,勤学精研,终由一个爱写字的小和尚成为了一名值得学习赞颂的书法大师,“怀素书蕉图”也是很多画家喜欢的一个题材,现代著名油画、国画大师徐悲鸿、李可染都画过,描述着怀素芭蕉练字的典故,歌颂着好学上进的精神。这种高雅和意境同样吸引了画家李毓澍。观他笔下的《书蕉图》,用墨淡雅,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一气呵成。怀素和尚坐在宽大浓密的芭蕉树下,执笔苦练,那灵动传神的模样,显示出了他的投入和专注,很有艺术感染力,整幅画作笔墨流畅准确,粗狂苍拙,励志奋发,愉悦身心。  
      李毓澍的国画《素琴挥雅操》同样特点鲜明,构图丰满,泼墨清淡旷远。在苍松翠竹间,文人雅士饮酒歌唱,弹琴作乐,清雅的琴声随风荡漾着,意蕴十足,真切地表现出了诗人隐遁避世的高远情趣。观者从中可以看到国画表现出的一种取法高古,境界清幽,却又意趣盎然的笔情墨韵气息,这种放浪山水、流连琴酒的悠哉情景,使人联想翩翩:这何尝不是每天被钢筋水泥包围之下的我们,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生活呢。    
       话题转到了李毓澍在全国煤矿系统美展中获得银奖的作品《空巢老人》。李毓澍说,参展获奖作品其中有一项不成文的标准,一定要有鲜明和重大的主题以及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这次美展自己提交了两件作品,其中一件《现象》是展示现代女性风貌的,三个拿着手机的女孩子的着装、神态、动作逼真和惟妙惟肖,在创作过程中自己着力表现和挖掘的是当今年轻人真实的生活形态。许多观展的年轻观众看了以后都被吸引而驻足,纷纷评论说,这件作品获不了金奖也得是银奖。但最后是《空巢老人》获得了银奖,为什么?获得了老中青、尤其是中年以上评委和观众们的认同,是关爱空巢老人的呐喊拨动了所有人情感的神经,产生了共鸣。其中一位老者甚至在现场指着这幅画大声地说:“这画的就是我呀! ”  
     李毓澍谈论创作《空巢老人》的始末时说:“我十八九岁的时候,在外祖母家过暑假,每当舅舅下班的时候,八十多岁的外祖母做熟饭后就站在大门口瞭望,有行人过来时她最多也就是打个招呼,却一直看着那个路口,那慈祥的眼神、那专注的神态,给我印象特别深刻。现在我也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工作比较忙,没有更多的时间照顾父母,对父母总有一种亏欠的感觉,两年前就萌生了创作这幅画的想法,想了两年,画了四天。如今我的母亲已经去世了,更给我一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神伤和紧迫感,接下来我要多抽时间回去陪陪我父亲。我想我的作品反映的是当今时代的背景和共同面对的主题,所以才感动了那么多人。”   
       “浮躁背后,是对传统道德的执著坚守!”这是《中国艺术报》的记者吴华对作品《空巢老人》的最为精准的评价。她认为,现今受各种利益的驱使,很多人已经不是因为热爱艺术而从事艺术事业,作品中不时充斥喧嚣与浮躁之气,已然不是内心所坚守、艺术所指向。但是,煤矿工人笔下的作品,却有着一种说不出的静谧,它要表达的是一种执著的情感和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作品古朴自然,简洁大方,没有任何的装饰,用最朴素的语言来表达,在体现了作者对自己内心的坚守的同时,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孝道精神。  
      创作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单纯为了获奖而去挖空心思。李毓澍说,一切应该物由心生,发自本心,自然而然。所以,古代文人雅士为题材的绘画是自己内心的趣味趋向使然。同样,作为一名工会工作者,首先是一名矿工,更有一种使命感,这种使命感会让自己不由自主地拿起笔来去描绘自己生活的矿山和周围的矿工兄弟们,这也是骨子里的本性使然。因此,他的许多代表作如油画《煤娃》、国画《伙伴》等,都是以乌金和矿工为题材的,这些作品展出以后获得了煤矿系统艺术界的广泛赞誉。  
      谈到未来,李毓澍谦虚地说,自己的水平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因为仍然藏在名家的影子里还没有走到前台来。一个鲜明的例子就是,自己的作品被欣赏者打开的瞬间,如果不及时看落款往往就被断言“这不是大家某某某的画吗?”每每听到这种评价,李毓澍其一喜,其一忧。喜在自己的作品确实长进了,和全国或省内名家比都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忧在自己还处于模仿和重复别人阶段,仍然没有自己。李毓澍说,作为初学者必须得学有标杆,学人之长补己之短,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变的发生。所以,模仿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必须的,但是到了转型的节点上就必须实现突破、创新和超越啦。如今,自己在绘画中已经开始有意识地从线条的使用、墨色的浓淡等方面求新求变,使自己的画风有实质的变化,并最终实现“我”就是“我”。李毓澍边介绍边指着自己近期画的几幅小品说,你看怎么样?几个经常在一起切磋的画友看了我的这几幅作品后都说:“你有自己的味道了。”  
     采访中,李毓澍还道出了自己多年来藏在心底的一个心愿,那就是在未来的几年里要创作完成《百年华丰》长卷,这是一种涌动着的时时撞击胸怀的责任感,在提醒自己必须用艺术的形式来表现一个百年老矿发生的巨变,挖掘出巨变背后的深刻历史和文化背景。李毓澍说,如果这个心愿完成了,就等于是自己的又一次凤凰涅槃。为此,他信心十足。  
     我们也相信和期待着这一鸿篇巨著成功时刻的到来,同时衷心地祝愿李毓澍在艺术的道路上拥有光明一片。 

              
    
   

  网站简介   |   新闻中心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站点地图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0 Mingwang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名网 通用网址:名网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   联系电话:15101061978   邮箱:sdgrb369@163.com
山东办公地址:济南市历城区黄台南路   联系电话:18653163612   邮箱:sdgrb369@163.com
鲁ICP备140251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