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商 名家 名士 名师 名医
名将 名门 名记 名厨 名角
名企 名校 名院 名所 名行
名队 名店 名车 名盘 财富
名牌 名画 名字 名作 名特
名吃 名酒 名烟 名茶 指数
名城 名镇 名居 名胜 名言
博客 故事 先模 画家 书家
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徐冠巨   王树国   谭旭光   郎景和   程皓:   

麦加:耐得住寂寞 禁得住诱惑

  • 作者:     来源:中国名网     发布时间:2009-09-23

       ·见到麦家的第一印象,是他的那双眼睛。犀利而怀疑,令人有点无所适从。

  ·文学艺术的意义,就是能让人类的精神记忆变成一条联通过去、今天、未来的河流。

  ·某种意义上,缓慢是成功的捷径。

  ·对现在的作家。我就一个字,“守”。无名前,要守得住寂寞。成名后,要守得住名利的诱惑。

  成都作家麦家,近几年以《解密》、《暗算》等独门武器迅速崛起于文坛,因其招式简洁却深不可测,武功路数独特诡秘而又幽邃神奇,到处玄机暗伏,极为挑战人的智力,被认为是当今文坛最具实力的“马”,其作品也被称为“新智力小说”。
  根据他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暗算》,横扫今年的荧屏,更使其名声如日中天。不过这部电视剧的几大破绽,也广受观众关注。我也纳闷:在灾难即将来临的前一天,钱之江通过突兀的死,居然可以瞒过狡猾的狐狸将情报准时送出?就算国民党特务再笨,也该等到一天后,再准许将钱之尸体运出阿!
  乘麦家来京参加第七次作代大会之际,我特意去拜访了这位久仰大名的作家,也好一解疑惑。
  见到麦家的第一印象,是他的那双眼睛。犀利而怀疑,令人有点无所适从。不知他下一招会怎么出?
  正在想,果然文如其人,这个作家有点冷!就在这时,他儿子打电话过来了,听他和儿子讲电话的情状,才明白自己大可不必忐忑。
  这个人,冷漠的眼神下,有着一颗充满温情的心。
  于是,没了最初的顾忌,我们之间开始了轻松而又愉快的文学之旅。
  话题先从我对“钱之江吞佛珠终结生命送出情报”的质疑开始,麦加很有耐性的为我做了解说。他说,在小说中,是交待的很细致,每一步都是环环相扣、密不透风的,因而结局出人意料却又完美无缺。而到了电视剧中,少了很多铺陈,小说中的佛珠也被简化成手珠,诸多因素,破绽自然出现。他于是和我聊起佛珠的文化,并慨叹:现在的电视编剧缺少文化。

  记者:你如何看文学作品与影视的联姻现象?
  麦家:影视从文学中找题材,这是很正常的事,也是中外都很普遍的现象。影视根据其自身的特征,寻求的必然要是故事性与艺术性都较好结合的作品。但大多数中国小说,不太适合改编成影视剧。因为中国的小说家不擅长写故事。中国的小说家,多是将追求的重点放在作品的文艺性、反映重大主题、讴歌时代精神等方面,而不太注重讲故事。因此在影视与文学联姻的过程中,是有点供不应求的。不过在影视改编的过程中,因为编剧的文化水平以及其他商业性因素,结果作品常常会不严谨,存在不少缺陷。 
    其实,人天生爱好故事。一个才几个月大、不会说话的小孩,都喜欢听故事。所以但凡好的小说,必有精彩的故事。象蒲松龄的《聊斋》。或者托尔斯泰,他的小说非常讲究细节描写和故事性。 
    任何一种形式的小说,都会引起审美疲劳。这个时候,它往往另僻蹊径,作为一种流派遗留下来。但最终它还是要回到根本上,就是小说的故事性上。打个比方,法国新小说,在法国的地位很高,但它只是作为一个符号,作为一种小说需要探索、需要创新的精神而存在,就其本身而言,并没有多少经典性和故事性可言。 
    在我看来,20世纪最后50年,所有的作家加在一起,也抵不上一个马尔赫斯。他是天才的讲故事高手。 
    当然,好小说不能只是简单的讲故事。小说离不开故事,故事离不开人物,人物离不开命运,命运是人类的一个不可琢磨,充满无穷变数。如果要让故事有更多内容,需要认真思考。比如设计一个人物的命运,必须要能从A点看B到,从B点看到C点。农民、工人、军人,可无论哪个层次的人,在命运的平台上都是一样的。比如说一部描写农民题材的小说,里面的故事很难引起没有在这种生活环境过的读者的共鸣。但上升到情感、民运、人性的东西,就能共通。 
    象我的小说,都是通过故事去表达一个人的命运,表达人的思考,表达一些生活的哲学。譬如《暗算》,其中的阿炳与黄依依,就揭示了一种命运。天才的宿命。某种天才成就了你,也可能毁灭了你。人的善恶、才华等等,都是一个平衡。有的地方凸出来,必然会有的地方凹下去。成以斯败以斯。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文字好的人,可能数理化就会相对差。


  记者:你是理工科出身,为何文字还这么好?
  麦家:我确实是理工科出身。而言我高中的时候,理科成绩就非常好。高考考很高分,数学100,物理98,化学97。这都是应试教育的结果。你只要够聪明又能背,成绩肯定就能上去。当然,那不是我本身的兴奋点。我的兴趣还是在文学。只不过那个时候,考大学是改变人生命运的一个最重要的途径,只能那么做。一到大学,应试的那根神经松弛下来,人进入自然的正常状态,专业成绩很快就掉下来,不过读了很多文学作品。

  记者:哪些作家对你产生影响?你都读哪些经典?
  麦家:我的阅读面一直不是很广泛。我阅读读的中国作品不多。主要是读西方的文学作品。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偶像作家。
  最早的时候,我痴迷茨威格。茨威格现在被文学界贬为二流作家。当然,他不是一个一流的伟大作家,他是个多产的作家,写过很多小说,还有很多传记。它的小说过多的关注意识,关注内心活动。他的小说,故事推进就像坦克一样,很缓慢,细密,但很有力度。
  后来又迷过一阵子卡夫卡、加谬。总的来说,我现在回过头想,和我内心最相宜的,只有两位作家,纳博科夫和博尔赫斯。这两个作家的小说里,智力游戏的成份很多。
  我觉得,小说首先就是个游戏,是一种精神智力游戏。不过,她和我们生活中、电脑机器中的游戏有点不一样。生活中的游戏可能只跟肉体、智力关联,和心灵不太相干。而文学作品是直接与人的感情和心灵呼应。因为人的内心是天生需要温暖、温情和柔软的。
  但是这些温情和柔软,生活并不会直接产生,文学的魅力就在于此。我们经常会有这种感受,在阅读某部作品的时候,人的内心一下子会变得很柔软。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和作品共同去经历一些人生大事,这样人的内心就会变得更加厚实,更加饱满。你看小说也好,写小说也好,不可能改变生活。但人需要它。它会间接地影响人。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有经历过一次心灵游戏。换句话说,如果人不需要小说,那他的内心会多么坚硬,多么孤寂!

  记者:不过现代的阅读率是越来越低,人们很少有时间阅读。
  麦家:虽然现在人的阅读率下降,但这个情况一定会改变过来,因为人心需要阅读。现在的生活,像个陀螺一样,旋转的太快了。人太疲惫。不容易思辨。现在很多人,从早忙到晚,回到家连洗澡的力气都没有。人不是动物,不可能象蚂蚁一样,每天只需要把财富扛回家里。将物质看的太重要,结果就会把心灵遮蔽掉。人不能生活的那么累。你看,我们现在的物质生活,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和国外的城市不相上下。人要去多追求点精神上的东西。

  记者:小说就是个游戏?
  麦家:我经常和人说,小说是啥?小说就是真实的谎言,就是魔术。从这个方面来说,它是需要技巧的。
  海明威在《乞力马扎罗的雪》中开篇有句话,“乞力马扎罗是一座海拔一万九千七百一十英尺的长年积雪的高山,据说它是非洲最高的一座山。西高峰马塞人叫它“鄂阿奇—鄂阿伊”,即上帝的庙殿。在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已经风干冻僵的豹子的尸体。豹子到这样高寒的地方来寻找什么,没有人作过解释。”这令我令我印象深刻,我认为它道出了小说的另一种真髓。
  想下确实很荒唐。我算过,那是海拔6000多米呀!豹子为何独自跑到这么一个地方来?我觉得这回  答了所有艺术的内涵。体育上的竞技运动,是在挑战人类身体的极限、激发人类身体的潜能。小说的艺术就在于其能不断地挑战人的智力与精神,把人们的智力和精神引导到更高的极限。

  记者:谈谈你对现在的作家的看法?
  麦家:什么人容易当作家?对任何事物都持怀疑态度,都持批判态度的人。作家天生具备某种责任:要对当下发生的事情,发出自己的声音,是批评也好建议也好,反正需要提醒社会,帮助使这个社会变得更完善更和谐。 
    现在文坛都是在提速。书出得越来越快,三个月,一个月,长篇就写出来。当然消失得也越来越快。就连有的名家也沉不住气。对现在的作家。我就一个字,“守”。无名前,要守得住寂寞。成名后,要守得住名利的诱惑。 
    我现在的生活其实很简单。一日三分,读书、写作、发呆。作家需要孤独,整天象名人一样满世界跑,遍地开花,就有可能遍地荒漠,怎么可能有沉淀的思想。 
    而对于现在的80后偶像作家,我认为他们就是一种文字表演,严格意义上他们的作品还不能称作文学作品。只能算是青春读物。因为太不成熟。我在想,多少年后,如果有人还会翻看它们,也会发现它是黯然失色的。文学作品要有艺术、要有思想。比如,《红楼梦》,经历过多少年的阅读,依然经得起考验。 
    文学艺术的意义,就是能让人类的精神记忆变成一条联通过去、今天、未来的河流。
  

      记者:听说你正在创作一本新的小说,能否透露下?
  麦家:还没写完。我的《解密》和其姊妹篇《暗算》,写了10年。这本书也已经写了三年半,估计到年底会推出。我希望慢些。慢下来,才会有思想。毫不夸张地说,我现在的作品,还没写完,就有很多人来求。但是我还是要慢慢地写、仔细修改。我也可以三个月写出一部来,但是我不愿意那样做。某种意义上,缓慢是成功的捷径。虽然我花了十年才写成一部作品,但相对那些10年就推出5部作品,但到最后一部都流传不下来的人而言,我比他们更接近成功。我通过一两部作品就在文坛崛起了。这就是缓慢的力量。
  大多数时候,都是麦家在说,我只带着耳朵去。访谈结束后,麦家告诉我,他本来是一个很内向的人,但今天好像很能讲,或许是最近接受媒体采访多了的缘故。
  最后,麦家挥笔题赠人民网网友:“让文学使你的内心变得更柔软、温暖。——麦家 2006年11月10日”

  麦家资料
  麦家,男,1964年生于浙江富阳。从军17年,辗转七个省市。1983年毕业于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无线电系;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创作系;1997年转业,定居成都,现供职于成都电视台电视剧部。1986年开始写作,著有长篇小说《解密》、《暗算》等150余万字。作品曾多次获奖。《解密》被中国小说学会评定为“2002年中国长篇小说”第一名;中篇小说《陈华南笔记本》获新加坡“华语文学奖”;电视剧《地下的天空》(编剧)获第二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电视剧”等。根据他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暗算》成为2006收视率最高、影响最广泛看的荧屏节目。



  网站简介   |   新闻中心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站点地图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0 Mingwang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名网 通用网址:名网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   联系电话:15101061978   邮箱:sdgrb369@163.com
山东办公地址:济南市历城区黄台南路   联系电话:18653163612   邮箱:sdgrb369@163.com
鲁ICP备140251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