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志国:绿金时代企业要做低碳达人
在全国两会前夕,金志国接受记者采访时呼吁:在未来的十二五规划中,我们应该加大相关法规、标准等等低碳经济配套体系建设的工作,推动低碳经济从单个的企业实践成为每个个体的自觉行为。
金志国说:从原料采购、产品研发,到生产、物流,再到销售……一瓶啤酒在它完整的生命周期内,究竟会产生多少“碳排放”?实际上这一直是困扰中国酿酒业的难题之一。基于此,我们在内部提出“从战略高度考量实施碳资产管理”,并要求把减少青啤价值链的“碳足迹”,看做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社会文明和商业文明进步的战略高度。“绿色发展彰显责任本色,财富创造不能给后代留下负债。”金志国说,“为环境买单,便是投资明天和未来。”
据了解,每一粒大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在进入青岛啤酒后,既是进入了青岛啤酒的生产流程,也是进入了循环经济的链条。青岛啤酒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大麦、水、电、煤经过青岛啤酒生产过程中资源的优化配置,都能在循环经济链条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比如酿造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过深度处理,可以成为景观绿化用水;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经过回收利用,可以重新用于啤酒的灌装;大麦酿造产生的酒糟和麦根,经过处理,可以制成饲料……”
此外,2010年,青啤公司在所属50多家生产单位推行余热制冷、糖化热能回收、麦汁热浪低压煮沸,锅炉运行控制优化、循环水汽化二氧化碳等51项节能技术,共节约成本7600多万元。数据表明,2010年青啤公司废弃物综合利用率100%,综合利用价值达1.58亿元,在青岛啤酒的“低碳”账本上,已经有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和回报,树立了行业低碳典范,具有模板和样本的意义。
记者了解:作为行业领头羊,青岛啤酒在加快低碳经济配套体系建设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2010年3月,青岛啤酒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签订了啤酒行业第一份“低碳研究协议”,这项研究将提供出啤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数量,最终为企业寻找到更加环保的生产模式提供帮助。这不仅是国内啤酒行业的第一家,更是国内酿酒行业的第一家。
“与各个地方、各个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热火朝天相比,我们在低碳经济的配套体系建设方面,比如统一的碳排放交易机构、配套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扶持政策等等目前还相对滞后。”金志国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中国啤酒行业资源消耗和高排放的生产方式,使得国内啤酒业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30%~40%,在国际化竞争中缺乏话语权和竞争力,这也成为欧美发达国家通过“碳关税”、“碳交易”限制我国企业出口的手段之一。
金志国说,我们要借鉴国外成功的模式,尽快在总结各个企业、各个区域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和做法,尽快在国家层面出台与发展低碳经济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及扶持政策,规范低碳经济的发展,提升我们国家和企业在“绿金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最新相关文章
文章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