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士林:国学经典拒绝忽悠
赵士林
《国学六法》封面
赵士林,1954年生人,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波士顿)美中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曾任日本东京大学特邀研究员,美国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他对国学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理解,近年来在北大、清华等开设讲座,京沪粤等地各大企业也纷纷约请。主要著作有《当代中国美学》、《心学与美学》、《心灵学问》、《荀子》等。
近年来,国内掀起一阵“国学热”,在“国学”、“养生”相关书籍和电视节目火热,国学培训方兴未艾的同时,不断爆出忽悠丑闻。近日,江苏文艺出版社与山东教育卫视联合推出赵士林先生的《国学六法》图书及讲座。本书由刘再复和王蒙联袂推荐,讲述了传统国学六大家,儒、道、墨、法、禅、兵的思想精髓。
难能可贵的是,在一片国学忽悠声中,作者坚持将传统与现实对接,没有回避当下的时弊,讲述了中国式的逻辑与文化规制,描绘了不同时代的世道人心,展示了中国人现实的生存智慧与技能。那么,现代人怎样读古代经典?文化圈子里又有哪些轶事与秘闻呢?日前,记者有幸对赵士林进行了专访。
国学热,是现代人文化诉求的体现
似乎就是一夜之间,国学、养生,成为中国最热门的文化话题,快速变化与发展的当今社会,为什么会忽然钟情于国学?赵士林说,这是社会繁荣发展下,人们自然产生的心理需要和文化诉求。
记者:为什么会写这样一本通读六家的国学普及书?
赵士林:原因大致有三个。第一,专业的兴趣。作为一位以研究和教授中国思想文化为专业的学者,我写这样一本书自然有专业方面的兴趣或思考。第二,对“国学热”的反思。这是写《国学六法》的主要动机。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就是所谓“国学热”的兴起。“国学热”如果健康发展,当然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但目前“国学热”已经出现几种令人忧虑的倾向,我把它概括为三个“后退”:一是从“五四”往后退,二是从孔子往后退,三是从改革往后退。这三个“后退”后果严重,它可能会使中华民族再一次丧失发展机遇。第三个原因,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将它转化为现代中国人的精神营养。这是21世纪中国文化建设的重大课题,是每一位人文知识分子的责任。现代文化建设,要求我们既要转化、汲取、发扬传统,又要审视、分析、批判传统。《国学六法》试图在肯定和弘扬优秀传统的努力中,批判地审视和分析传统,搞清楚传统哪些东西应该继承,哪些东西应该抛弃,从而使传统真正成为现代人的文化资源、精神营养。
记者:你能谈一下我们现代人读国学的理由吗?
赵士林:最重要的理由是经济繁荣所带来的心理需要和文化诉求。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改革开放刚刚开始时,欧风美雨深入人心,批孔孟,斥传统,出国潮,西学热……清算中国传统文化,投入西方文明的热潮。在那个年代,即便是一些堪称思想解放旗帜的文化大师,经过深思熟虑指出一些中国传统的可取之处,通常也会遭到猛烈抨击。可现在短短不过三十年,中国人的文化诉求竟恍若隔世。仔细想想,其实毫不奇怪。三十年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空前的经济繁荣,全球化时代捍卫本土文化价值的近乎本能的诉求,文明古国的深厚情结,国内国际的种种诱因和刺激,唤起了中国人对自己悠久历史文化的自信和自豪,从而有条件有基础也有需要重新估价自己的传统,在市场化改革所经历的精神震荡中寻回文化家园,确立人生价值,重建精神信仰。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反国学热”到今天的“国学热”,从著名高校纷纷成立国学院到举国上下掀起国学的学习热潮,正是中国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从怀疑、反省、否定到寻觅、重振、回归的历程。学习国学,是建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条件和标志,中华文明作为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它的历史悠远绵长,它的土壤丰厚肥沃,它的智慧博大精深,中国人在自己这样一种得天独厚的文化中寻求安身立命的基础,是十分自然的事。从这个角度看,振兴国学的意义和价值无论怎样估价都不过高。
国学热,须警惕忽悠
然而在国学大热的同时,我们也不可回避,张悟本的落马,李一引发的文化争论,让不少人也对国学产生或多或少的疑虑。面对这些问题,赵士林毫不回避,坦言国学骗子的确存在,保护国学,必须拒绝忽悠。
记者:我们也注意到,一方面国学、养生的书籍、电视节目市场火热,另一面大众对国学或者说传统文化的态度又有所保留,怎样看待大众这种矛盾的心态?
赵士林:这个问题可以分两个层面来谈。第一个层面,这是文化观的多元化的表现。时代不同了。伴随着改革历程的深化,社会的进步,中国人的文化观、价值观、人生观都在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现代文明社会应该是个宽容的社会,其中包括文化宽容。第二个层面,这种矛盾的态度也是由国学读物或电视节目的良莠混杂引起。国学之所以热,养生又成了热中之热,还是和几十年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繁荣有直接关系。日子好过了,国人自然都重视生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希望从国学智慧中吸取文化营养,使自己的精神生活更丰富,更有品位,这应该就是国学热、养生热的社会基础。但也正是由于需求的旺盛,江湖骗子、无良商人就趁机鱼目混珠,以售其奸,以致很多人一而再、再而三的上当受骗,这不能不动摇国人对国学乃至养生类读物和节目的信任。
从技术层面讲,解决这个问题至少有三个途径:一是要通过法律手段加强管理,严惩各类江湖骗子;二是媒体和出版单位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评价能力,三是专业人士增强使命感,正确引导和促进国学乃至养生文化的普及。
记者:你曾在博客中揭露张悟本和翟鸿燊的全部学历都是伪造,并指责他们将国学商业化,痞子化,请就这个问题再谈谈你的看法。
赵士林:前段时间,我在博文中先后揭露了张悟本、李一、翟鸿燊这些江湖骗子。值得警惕的是,目前国内打着国学、宗教旗号的骗子层出不穷。他们已经进行产业化运作,形成了诈骗集团。张悟本、李一、翟鸿燊是比较突出的典型。郑板桥曾感慨:“和尚是释迦的罪人,道士是老君的罪人,秀才是孔子的罪人。”今天这些江湖骗子,有很多根本不是真和尚、真道人、真秀才。他们在某些媒体和专业炒作公司的运作下,以假身份,假学历,假宣传忽悠大众,装神弄鬼,故弄玄虚,鼓噪的全是蒙昧迷信的文化垃圾。他们对国家民族的危害甚大。
《国学六法》期待展现国学全貌
那么,国学包含的真正意义和价值究竟是什么?赵士林说,他的《国学六法》就力图通过揭示思想、文化和历史的内在联系,向读者完整地揭示中华思想文化的内在意蕴、基本特征、价值取向、现代意义。
记者:与市面上常见的国学书相比,《国学六法》有什么特点?
赵士林:我不想针对哪一本书说三道四,仅仅就时下流行的一些国学普及书籍谈谈看法。时下书店中的国学普及读物可以说是鱼龙混杂。很多出版社为了赶市场,出版了很多文化垃圾。突出的问题有四个:一、充斥常识性错误。例如讲《三字经》把《六经》讲错了,讲《易经》把卦爻讲错了。二、充斥价值观误导。对传统文化不加分析地盲目推崇,抱残守缺,食古不化,甚至宣扬狭隘民族主义、中华文化优越论。三、充斥浅薄浮泛的议论。真正有价值的对读者负责的文化普及性读物,应该是深入浅出,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很多国学读物是浅入浅出,或者堆砌华丽辞藻,其实空洞无物。四、充斥蒙昧迷信的鼓噪,以所谓“东方智慧”、“超自然力量”、“天机”、“宇宙全息论”、“预测学”、“星相学”、“风水学”等等名目忽悠、误导大众,其实充斥的都是早就臭不可闻的江湖骗子伎俩。
有鉴于此,《国学六法》力图体现如下几方面的特色:一、系统阐释儒道禅墨法兵等六大国学思想文化形态,完整地揭示中华思想文化的内在意蕴、基本特征、价值取向、现代意义。二、力图揭示思想、文化和历史的内在联系,提供一个广阔的观察视角,向读者展示血肉丰满、有情有趣的思想文化史。三、力图整合传统和现实,将传统文化资源化成现代人的精神营养。四、力图科学理性客观地审视传统文化,不赶时髦,不趋新鹜奇,又不抱残守缺,食古不化,而是用分析的态度评价和汲取传统。以上当然只是我的主观愿望,至于《国学六法》有没有实现这个愿望,只有恭候读者和观众的裁决。
记者:《国学六法》将六家思想熔于一炉,你最欣赏哪一家思想?对于想认真读读国学的读者,你会向他们推荐哪些经典及现代人的解读作品。
赵士林:我最欣赏的还是儒家和道家。儒家和道家差不多概括了中国人的文化性格。墨家的精华可融入儒家,禅宗的精神在庄子中早有体现,孙子也有儒的一面,法家我不太喜欢。所以说儒道互补不仅是中国的文化境界,也应该成为中国人的人生智慧。剔除糟粕,孔孟老庄等古圣先贤伟大的智慧历久而弥新。
关于经典阅读,儒家我推荐《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即“四书”,道家我推荐《老子》《庄子》,禅宗经典我推荐《坛经》《五灯会元》;此外还有《墨子》《韩非子》《孙子兵法》《朱子语类》《传习录》等。
关于现代人的解读或研究作品,我推荐这样几本。李泽厚师著:《论语今读》《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美的历程》;冯友兰先生著:《中国哲学史》;王蒙先生著:《老子的帮助》《庄子的享受》;陈鼓应先生著:《庄子今注今译》等。
最新相关文章
文章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