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国明:最绚烂的流星也不及常青树
——喻国明做客光明网谈世博品牌发展与科学传播
喻国明正在接受光明网采访
世博会距今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随着它的发展,品牌的烙印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什么是品牌?品牌形象在理论研究上有哪些创新?世博会各国展馆和品牌如何科学传播?世博会企业的品牌形象应如何科学评估?针对这些问题,光明网近日特别邀请到中国人
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教授为我们一一解答。
光明网:您曾经说过,如果没有品牌,我们的服务、产品仅仅是一种物质,是一种技术,是一种价格。请谈谈您是如何理解品牌这个概念的?
喻国明:品牌,人们理解为一个标识,就是说这个商品与那个商品,这个服务和那个服务之间的区分,用一种标志让大家一目了然,这是比较表象化的认识。一个好的品牌,它跟人的生活方式、价值理念、社会身份是相契合的。因此,品牌实际上是一种关系,它实际上把一个物体、一种服务、一种价格放置于人的社会价值关系当中。
一个好的品牌,一定能够跟人的心里产生共振,一个好的品牌一定跟人的生活方式、价值理念相合拍,每个好品牌都一定是与特定的生活方式、特定的角色扮演相关联的。
光明网:是不是说品牌本身不能脱离产品实质的内容?
喻国明:对,一定要跟它的基础性价值关联,但是在吻合基础上,还有很多选择,一个女孩子穿衣服,最忌讳的就是自己精心打扮,一出门却看见另一个女孩子跟自己穿得一样。其实现在人的生活方式也多样化了,所以每一种产品,每一种服务,都要对应于某一个社会、某一个人群的需要,这实际上是他的一个选择;而每个产品有它自己熟悉的市场,当基础性价值跟定位服务的人群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它的价值实现才能够顺畅。
光明网:作为一位传媒学专家,在谈到世博会的品牌传播力的时候,您为什么常常提到品级指数?
喻国明:测量某一个企业或是某一个产品和服务,品级指数只是其中的一个测量工具。当今已是媒介化社会,人们95%以上的知识、信息都是来自于某个媒介的再造和再传达,由此形成了我们关于这个世界的印象,而这种传播本身在很大程度上有可能会扭曲它本来的形象、意图。
随着新媒介的崛起,以网络为代表的数字化媒介的迅速发展,使我们的交流手段越来越丰富,我们获得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比如说今天要获得信息,短信可以,手机报可以,移动视频、楼宇视频等等都可以,在网络上也有MSN、QQ、微博、博客、论坛等等。沟通的渠道越来越多也造成了一种困扰,这些信息到底是如何传播的?哪些信息是我可以控制的?哪些在我的掌控之外?掌控之外的信息又在扮演什么角色?因为它海量地存在,因此就需要一个测量工具,这个测量工具就是品级指数,品级指数是对一种情况测量的质量体系,是一种品牌评测的系统化工具。
光明网:世博会有很多的赞助商,您认为赞助商应该用哪种媒介渠道,以便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品牌形象?
喻国明:无论是大型体育比赛,还是像世博会这样的盛会,也包括像一些很有影响力的论坛,只要能够汇聚人们眼球的一些平台、场合,都有可能成为某一些商品、某一些服务走入人们心中的一个通路、一种端口。而这样一个平台,常常要跟企业的商品和服务属性相关联,跟这个产品的品质相关联,如果找到他们之间的契合点,那么做赞助也好,做品牌营销也好,就会是行而有效的。
光明网:世博会的每一个国家馆,也在传播自己国家品牌形象,您认为怎么样才能把自己的传播效应最大化?
喻国明:一定要与自身的核心价值、核心资源、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创造力联系在一起,展示的内容一定要能够凸显自身的个性。比如说我们要展示的内容,如果跟韩国的内容一样,进到中国馆和韩国馆没有差异的话,那恐怕会达不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在中国馆,一定要有中国自己独特的元素,当然我不认为中国特色一定就是红灯笼、一定就是京剧,其实现代中国人的文化生活里面,也有很多既具备传统元素,同时又具有现代化元素的内容。我们一方面要挖掘那些源远流长的文化特色,同时也需要在现代生活理念中提炼出特殊的内容。
光明网:到目前为止,您认为世博会中国馆的品牌运作是成功的吗?或者说还需要有哪些改进?
喻国明:无论从建筑格局、还是内部的设计,中国馆都是很有特色的。越来越多的互动、体验和感受,水乳交融在一起,这种氛围会给参观者留下美好的回忆。一个好的文化分享,一定是要建构在让参观者能够动手、能够交流、能够互动、能够有亲身感受的形式之上,所有在世博会上取得成功的展馆,都会具有这种分享性和体验性的特点,而不仅仅是让参观者看到一个很震撼的产品,看到一个很新鲜的场面,这种单向传播的方式,在今天已经不是最好的传播形式了。
光明网:与过去的文化盛会相比,我们是否可以认为世博会更能提升中国的文化品牌?
喻国明:前不久举办的北京奥运会其实是向全世界来展示中国的风貌、中国的状态,使全世界目光都聚集在这里。相对来说,奥运会形式比较单一,只是一个体育盛会。而世博会则不同,世博会是让全世界都在这个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风貌,世博会对于中国的软实力是一个重要考验,也将会更大程度地展示中国文化品牌的品质和内涵。
光明网:历届世博会上品牌成功的例子屡见不鲜,比如世界上最大的珠宝公司之一的蒂梵尼,最初它只是纽约百老汇大街259号的一家文具及日用品精品店,1853年纽约世博会上,蒂梵尼展出的银器获得银奖,从此它演绎了贵族奢侈品的传奇。而今,它已经成为经典的代名词,象征着身份与荣耀。您认为这些国外成功经验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品牌的成功运作带来的最直接利益有哪些?
喻国明:当然,这里面有很多经验可以为我们所借鉴。在改革开放之前的时候,无论是商品也好,服务也好,社会的存在状态也好,生活方式都是很单一化的。近年来,中国社会无论是在文化层面、还是在经济层面、或是在其他领域,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变化速度非常快。比如电视栏目,一个电视栏目出来了,很哄动一时,但是可能两年之后就衰落了。我们会看到报纸不断在改版,网络也在不断更新,商品服务业也一样。最近北京车展上,某国产公司一下子首发了几十个品种的汽车,他们的负责人说,我知道中国人的要求很丰富,但我不知道哪一款车能够击中中国消费者心里绷得最紧的那根弦。
另外,我个人认为,社会发展、文明发展、产品发展市场发展过程中都必须经历一个过程,我们向往流星的绚烂,却更欣赏常青树的壮观。比如说像宝马,它并不是一个有几百年历史的企业,很多年也没有在款式方面做特别夸张的改变,但是他们专注于汽车的操控性研发,在操控性方面,没有哪个汽车品牌可以与宝马比肩,也正因此,宝马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的明星品牌。
在中国,我们也要有意识打造那些最有希望的百年品牌,这才是中国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创造业大国、品牌大国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最新相关文章
文章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