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青:网络文学多自由语言需炼砺
- 作者:许维萍 来源:中国名网 发布时间:2010-04-17
辽宁日报:“重估”以来,我们陆续专访了20多位国内外的著名学者和批评家,像陈晓明、肖鹰、丁帆、王彬彬、王安忆、洪子诚、程光炜、陈众议、谢天振、许钧、史国强、陈思和等。他们对当代中国文学有不同的评判视角,但共同的一点是,他们都认为文学创作环境已发生变化,您从切身感受出发如
何评价当下的创作环境与文化生态?
范小青:我倒认为,现在真正从文本出发,坚守创作的作家并不少,尤其在基层,也许基层作家还不太出名,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广大而坚实的基础,我们的金字塔塔尖才会闪闪发光。当下的创作环境也多少影响过我的创作,但是再慢慢地走下去,我感觉这种影响会越来越小,我们内心的犹豫和疑惑会越来越少,信念会越来越坚定。
辽宁日报:“重估”以来,市场化和商业化是被提及最多的影响文学创作环境的因素,您如何理解市场和作家之间的关系?
范小青:真正的文学精英是扼杀不了的,无论是市场化、商业化,还是别的什么东西,都不可能把文学精英扼杀掉。能够被扼杀掉的,或者被异化的,那就不是真正的最后的精英。但是市场化和商业化对作家确实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没有什么可怕的,大家都是在犹豫和思索中往前走,有人朝着这个方向,有人朝着那个方向。
辽宁日报:您如何看待新兴的网络写作与网络文学?
范小青:网络写作和传统写作用不太相同的语言和渠道进行写作,所以两者是有区别的,网络讲一个“快”字,“快”当然很好,现在似乎人人都希望“快”,碰到什么事情要排个队,就很不耐烦,牢骚满腹,急不可待,所以网络文学应合这个快的要求,读起来确实很爽。但是有些东西却是快不来的,比如语言的打磨,因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如果语言打磨不好,就不可能有好的文学产生。网络文学有它的很多长处,少束缚,多自由驰骋,但是在语言的炼砺上,还需要一个过程和一定的时间。
辽宁日报:在“重估”过程中,我们听到了很多对当代文学批评的声音,中国当代文学为什么遭遇如此多的不满?您认为这种批评是否恰当?
范小青: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不满。当代作家够努力够辛苦,也够水平。我个人认为,当代文学是很棒的,不是没有好东西,而是说没有好东西的人根本就没有读作品。不读作品也许是因为作品太多了,其中有许多粗制滥造的,也有许多垃圾,但这不应该成为不读作品的理由。认真地真心地去读,去读得更多一点,再发言。
辽宁日报:您如何看待“80后”和“90后”青年文学创作?学者陈众议认为,一部分当下一流的作家正在受到市场乃至 “80后”、“90后”作家的影响,不同程度地放弃了高度追求。您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范小青:“80后”、“90后”青年文学以后会成为一个有气象有成就的文学群体。对于陈众议老师的观点我基本同意,但强调只是“一部分”而已。怕只怕“80后”、“90后”成长起来了,传统作家反而丢失了自己。
辽宁日报:对于中国作家模仿和复制西方文学的批评一直存在,但陈众议认为,一些严肃的中国作家一直在致力于原创,他们或许在某一阶段模仿过,但其原创意识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阎连科、莫言、王蒙,还有陈忠实、贾平凹、王安忆、王朔、格非、余华、苏童、阿来等等。您认为中国作家的原创精神,是否拓展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维度与空间?请您就个人创作的具体实践谈谈。
范小青:我觉得模仿的艰难难于原创,原创是源于自己内心的东西,像流水一样自然流露,十分惬意,而模仿却是一个难度相当高、危险性也相当大的活儿,既要学人家的东西,又不能让别人看出来,费尽心机,何苦来哉?
辽宁日报:在“重估”过程中,有学者提出,西方对中国当代文学以及中国当代作家的认识仍处于起步阶段,谢天振提出,我们应该花比较大的力气,鼓励和培养海外的翻译家来翻译中国文学。许钧也说:向世界展示文学的中国,还需要重视海外汉语的发展。您是否赞同这种提法?您认为应该如何让世界认识文学的中国?
范小青:我再加一个想法,还需要中翻外的译者(无论是海内外的)提高中文文学功底。
辽宁日报:作家可以选择去经典化写作,但是作品却无法逃避是否经典化这个标准的考量。您如何认识这个问题?
范小青:有时候,选择去经典化的作家,写出来的,恰恰就是经典。
辽宁日报:我们策划“重估中国当代文学价值”这个过程里,很多作家处于被批评的位置,尽管我们都知道,如莫言、阎连科、贾平凹、王安忆、苏童等,都是这个时代最为优秀的作家。请您对我们的“重估”行为发表看法。
范小青:谢谢“重估”,重估能够让人反省。最后开个玩笑,如果重估的“重(chong)”字,再增加一个读音,读成“zhong”,“重估”一下,当代文学也会很开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