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商 名家 名士 名师 名医
名将 名门 名记 名厨 名角
名企 名校 名院 名所 名行
名队 名店 名车 名盘 财富
名牌 名画 名字 名作 名特
名吃 名酒 名烟 名茶 指数
名城 名镇 名居 名胜 名言
博客 故事 先模 画家 书家
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徐冠巨   王树国   谭旭光   郎景和   程皓:   

曾瑾:浓妆淡抹总相宜

  • 作者:刘定远     来源:江西工人报     发布时间:2011-04-18

 
——记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景德镇陶瓷艺术研究院曾瑾

  “瑾”这个汉字,在汉语字典中有“美玉”之义,亦喻美德。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曾瑾就是这个“瑾”字。

  人如其名,在景德镇这个陶瓷艺术家“工厂”,曾瑾是块不可多得的“美玉”。曾瑾之美,在乎她的外表,气质高贵而又亲切可人;在乎她的艺术,超凡脱俗而又根植传统;在乎她的为人,低调谨慎而又不乏个性。

  和曾瑾相识,由来已久,却始终没有为她写过只言片语。一来是这些年,她抛开了世俗浮华,潜心创作,根本无暇与笔者静下心来交流;二来是其性格使然,不愿过多将自己的故事袒露出来。细心的人肯定发觉,在互联网上用百度搜索“曾瑾”二字,除了一些人物简介和作品赏析外,几乎没有超过千字关于她的文章。这似乎与她头上“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的光环有点不相称,但曾瑾就是这么一个人,在众人眼里,有些许熟悉,又有些许神秘。

  这次能够采访到曾瑾,实在是因为她经不起笔者的“软磨硬泡”外加“威逼引诱”,便答应趁来昌办事的间隙与笔者见上一面。

  于是乎,傍晚一个幽静的茶楼里,一杯清茶,几缕浓香,我们的交流就此开始……

  一切皆由心生

  曾瑾先是递来一本装裱精美的“作品集”(笔者眼钝,以为是一本作品集)。细观之,原是一份个人材料。笔者在景德镇陶艺家群体中“游历”多年,第一次看到如此漂亮的个人事迹材料,着实吃了一惊。厚厚的铜版纸封面,外加压纹;彩色的照片纸打印内页,配上丰富的内容;每张图片都有详尽的介绍,每个版块还有单独的书签以便打开;从毕业证书到荣誉证书,从作品赏析到缴税发票,足足有80余页,这简直就是一本“个人的百科全书”!

  看着笔者吃惊的表情,曾瑾笑着说:“很少做自己的个人材料,要做就认真做,所以才做成了这个样子。”要做就认真做,这是曾瑾一贯的风格。笔者感到,有一句话最适合用在曾瑾身上,那就是:一切皆由心生。从艺20余载,曾瑾取得如今之成就,完全出自于对陶瓷艺术的一片真心和挚爱。

  1968年,曾瑾出生在举世闻名的瓷都景德镇。儿时的她就有着男孩般爽朗的个性,喜欢在太阳底下拨弄花草虫鱼,喜欢在昌江河畔嬉笑玩耍。当然,她最爱的还是用自己稚嫩的小手,学着父辈们的样子,把一块块泥巴捏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再描上自己心目中的色彩。虽然千奇百怪,却也让小姑娘的世界充满了快乐。也正是因为如此,陶瓷艺术的种子开始埋进了曾瑾的幼小心灵,并日渐成熟,生根发芽……

  “艺术不是充饥的面包,更不是吓麻雀的稻草人,是开启心灵的钥匙。”这是曾瑾颇为喜欢的一句名言。随着年龄的增长,曾瑾从父辈手中接过画笔和刻刀,走上了陶瓷文化传承之路。她不甘于平淡,更不甘于落后,而是不断思考:自己究竟要走一条什么样的路才能在茫茫艺海中占据一席之地?究竟什么样的艺术才能开启人心灵的钥匙?

  为了解读这两个问题,曾瑾紧紧抓住在景德镇艺术瓷厂美研所和江西省玉风窑研究所工作的机会,开始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摸索、探寻、研究。她拜师学艺、刻苦进修,她抛开杂念、甘于寂寞,她不怕失败、埋头苦干,终于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曾瑾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她把女性特有的细致与柔美融合在一起,辅以大气包容的个性,借助泥与火的升华,开创了独具“曾瑾特色”的釉上、釉下、半刀泥及多种综合装饰手法,成为新生代女性陶艺家中最有个性、最有特色、最有潜力的代表人物之一。

  善于师法自然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曾瑾的作品来源于自然,汲天地之精华,取万物之灵秀。“春韵”、“夏荷”、“秋熟”、“冬梅”都是她画笔和刻刀下挥洒情感的对象。

  曾瑾尤其爱莲,因而她的许多作品与莲有关。曾瑾说,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实属艺术创作的上品。为了画好莲、读懂莲,曾瑾时常会背上画板,孤身一人前往种莲之地,与莲相伴,近距离赏莲、写莲。如综合装饰四条屏《清清之恋》,恋与莲谐音,莲即荷,与和谐音,寓意和谐、团圆。该作品用色清新典雅,碧绿的莲叶之间穿插花瓣上错落有致的紫色斗彩,配以类似半刀泥的手法,在釉质的包裹之下,整个画面简洁明快、视野开阔,采用满视野的构图方法,营造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歌意境。特别是对莲花的表达,有的含苞待放、跃跃欲试,有的傲然盛开、娇艳欲滴,有的被风吹散、千姿百态,更有的接近成熟、露出莲蓬头,却也令人浮想联翩,真是风中一笑百媚生!欣赏此作品,已然有一种心旷神怡之感,不得不佩服曾瑾对莲观察之仔细,研究之透彻,功底之深厚!2007年曾瑾凭藉这件作品获得中国收藏家喜爱的艺术大师和精英评选金奖。又如综合装饰镶器《絮曲》,亦是曾瑾画莲代表之作。作品的器型一改往日的板正,设计成“S”型,宛若一位翩翩起舞的少女,用婀娜的身形,展现自己的曼妙多姿。在这样富有动感的器型上作画,曾瑾游刃有余。她沿着器型的动,画上荷的静,虚虚实实,动静结合,荷的摇曳多彩不用刻意描绘,就已经展现得淋漓尽致,一曲大自然美丽图景展现在人们面前。

  曾瑾也喜欢把多情的蝴蝶、婉转的蜻蜓、快乐的小鸟、自由的鱼儿等一些简单的小动物融入到作品中,与各种花卉创作出一些极具大自然气息的作品。如综合装饰瓷瓶《蝶恋》,几条蔷薇从上“飘”下,张开宽广的“怀抱”,迎接蝶的到来。几只蝴蝶扇动美丽的翅膀,有的已经停留在了花朵之上,享受花的芬芳,与花缠绵悱恻;有的正向着目标前行,可爱的姿态如同稚童。特别是蝴蝶的身子,用了寥寥几笔线条勾勒,简单却足以体现蝶的飘逸,难怪“蝶恋花”这个名词能够流传千古。又如综合装饰瓷板《嬉》,虽是以荷为主,但曾瑾巧妙地在荷的下方予以“留白”,只施一层浅浅的青釉,把全部空间留给了几条红色的小鱼。一条朝着刚刚被风吹落的花瓣游去,另外两条一前一后,似乎也已看到了飘落的花瓣,调转方向,大有争先恐后之情形。也就是这么简单的加上几条小鱼,整个画面霎时生动起来,有了“鱼戏莲叶间”的诗情画意。

  在传统中创新

  艺术要在传统中创新,才会更加有生命力,才叫真正的继承和发扬光大。曾瑾深谙其中的道理。

  曾瑾对陶瓷器型和“开光”颇有心得,这在她的作品中得到了最大的体现。先说器型的变化,如陶艺瓷盘《恋之曲》器型个性鲜明,瓷盘外侧部分向里翻,从整体看,瓷盘本身就是一片荷叶,加上两朵荷花嵌入其中,其意境无需用言语来表达。又如青花装饰瓷瓶《絮语》,对传统的箭筒器型进行了改造,口部和底部大小不一,中间有两个“收腰”,看似有三节,再在上面描上花藤,仿佛在讲述着一个曲折的故事,故名絮语。再说对“开光”的把握,如综合装饰瓶《春歌》的“开光”采用金黄色釉料作底,这是描写秋天惯用之色,但在这里使用喻为希望和憧憬;几个“开光堂子”里绘以水仙、牵牛等花鸟,与瓶上大瓣的花朵融为一体,实属装饰中的精品。又如综合装饰瓶《鸣春》,其“开光”与众不同,是一个“大开光”,从瓶口到瓶底,完全单列出来,绘上快乐的鸟儿栖息枝头,而在瓶的另一头完全看不到这边的情形,一种别有洞天之感应运而生。

  善于把现代雕刻工艺与景德镇传统釉下工艺、工笔结合在一起,是曾瑾许多作品中最鲜明的个性。如综合装饰瓷瓶《私语》,画面表现的是一对小鸟站在岩石之上、花朵之间窃窃私语,互说衷肠。但最点睛之笔,在于主画面的上部雕刻了几根枝桠,与下方盛开的鲜花、绿叶遥相呼应,一个在表,一个在里,表里统一,创意无限。又如综合装饰瓶《恋歌》,瓶口已经“面目全非”,被挖去的部分像花、像鸟又像蝶,再加上镂空雕刻的蝴蝶,与工笔描绘的蝴蝶形成鲜明的对比,人的感官被彻底地调动起来,为之深深吸引。

  曾瑾传统青花、粉彩技艺功力也是扎实的,她的青花斗彩综合装饰作品就是建立在这些基础之上,并兼吸西方美学精华,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她最得意之作《春之旋律》运用了系列中国传统元素青花、半刀泥、斗彩、蜡染印象、中国旗袍映像等组合为一体,两位穿着现代青花旗袍的青春少女,舞动着倩影,青花装饰的头饰给人一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之含蓄美,流动的曲线美,似乎使繁花一起流动,女人如花似水顷刻间跃然瓷上。

  崇尚人性回归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曾瑾的治学精神和艺术成就让社会各界记住了她的名字,她的作品,她的艺术。

  早在江西省玉风窑从事科研创作时,曾瑾就创作了大批精品,得到王锡良、秦锡麟等诸多陶瓷艺术泰斗的好评,并凭借这些作品,走出江西,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受到《景德镇日报》、《江西日报》、《人民画报》、《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作品集》、景德镇电视台、江西电视台、美国斯科拉电视台、澳大利亚悉尼中文电视台等宣传媒体专题采访制作节目独家刊登播放或全球卫视播放。从艺20余年来,曾瑾先后被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高岭陶艺学会吸收为会员,2009年6月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吸收为高级会员。继2002年获得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之后,2009年12月,曾瑾晋升江西省第五届工艺美术大师,成为最年轻的女性省大师之一,次年8月荣获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称号,今年又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省三八红旗手”等称号。曾瑾是名副其实的获奖专业户。她的作品仅在全国性的各种博览会、设计大赛上就获得金奖达10余次,金银铜奖共20余次,其他各类奖项和省内、市内的奖项更是不胜枚举。作品深受国内外收藏者的喜爱,一经问世,即被人争相收藏,多件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江西省工艺美术馆收藏……

  曾瑾深知,自己的成名与社会的发展变化紧密相连。因而她信守佛性,崇尚人性的回归。

  在创作一件作品之时,曾瑾本着向自我挑战之心态,稍有不满意处,都要不计工本,将其摔碎,决不让任何一件残次品流向社会。

  2007年,曾瑾创办景德镇瓷都画院,亲自担任院长。在其带领下,画院坚持以画会友,定期举办各种交流活动,吸引了一大批大师、艺人汇聚画院,人气指数大大提升;坚持广开言路,既走出去、又请进来,邀请了一大批业内顶级人士前来传经送宝,多次组织赴外省、市考察学习,整体实力大大提升;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培养陶瓷艺人的职业道德和操守,突出创新这个内生动力,发展后劲大大提升。

  曾瑾对“人的价值”这个概念的感悟也是深刻的。作为一名生于斯、长于斯的瓷都儿女,她始终清醒地认识到,人的价值只有回归到社会价值上,才能真正体现。她授人以渔,在《美术向导》、《景德镇陶瓷》等有关专业刊物发表多篇青花装饰、综合装饰等方面的论文,并编辑出版个人艺术专著《东方秀》;她同时担任南昌理工学院教授、四川绵阳涪城区特殊学校客座教授、东北农大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将自己所学和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人;她也授人以鱼,参加各种交流、笔会,给特殊学校、边远山区学校捐赠作品,将博大的陶瓷文化传承到海内外。在汶川大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青海玉树地震、雨雪冰冻灾害以及景德镇洪涝灾害发生的危难时刻,曾瑾挺身而出,主动捐款捐物。近年来她捐出的作品、钱物总计达百余万元,成为众人皆知的“爱心使者”……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把曾瑾比作苏轼笔下的西子,一点也不为过。她的豁达之美,她的无私之美,无需修饰,就能让人深深感受到中青年一代陶瓷艺术家身上非凡的艺术气质和崇高的职业素养,我们为陶瓷艺术界有这样一位奇女子而幸甚,我们为千年陶瓷历史文化的不断发扬光大而幸甚!



  网站简介   |   新闻中心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站点地图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0 Mingwang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名网 通用网址:名网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   联系电话:15101061978   邮箱:sdgrb369@163.com
山东办公地址:济南市历城区黄台南路   联系电话:18653163612   邮箱:sdgrb369@163.com
鲁ICP备140251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