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商 名家 名士 名师 名医
名将 名门 名记 名厨 名角
名企 名校 名院 名所 名行
名队 名店 名车 名盘 财富
名牌 名画 名字 名作 名特
名吃 名酒 名烟 名茶 指数
名城 名镇 名居 名胜 名言
博客 故事 先模 画家 书家
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徐冠巨   王树国   谭旭光   郎景和   程皓:   

葛沽:文明璀璨的华北“八大古镇”之一

  •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3-12-27

津南三镇之一的葛沽镇,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小镇。过去的葛沽以文化昌明,民风张扬,生活富庶,海防重镇,海漕码头,名胜繁多,景色宜人而彰显闻名于华北,位列华北“八大古镇”。

现在的葛沽镇名气实在难以为继,虽然也算是一个小康之地。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为无知的破坏和糟蹋,许许多多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文化遗存,名胜古迹,逐渐消失在钢筋混凝土的高楼大厦下,湮灭在霓虹闪烁的灯绰光影里,再也寻不见往日灿烂辉煌的踪影。谨以此文,展示历史上葛沽镇的一点点风貌,回忆这个鱼米之乡小江南的浮光掠影。

一、历史由来

葛沽镇的历史有确切记载的可以追溯到五代十国,北宋时葛沽为葛沽砦,是宋军屯兵驻防之所,葛沽砦北面的海河当时是宋辽和宋金的界河。元朝至大三年蒙古军和汉军万余人在直沽至葛沽地区屯田十万公顷,并设“镇守海口屯储亲军指挥使司”,葛沽在这一时期开始成为海河漕运的中转码头,勾连海河水域和渤海的海上交通。明朝燕王朱棣靖难之变后,建都北京。专设天津卫,才有天津开埠,是海河的漕运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通过海河,南粮北调,北盐南输,葛沽都是重要的转运码头。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天津海防巡抚汪应蛟于白塘口、葛沽两处,垦田5000亩,其中水稻2000亩。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徐光启寓居津门。见天津荒地多,地价贱,决定开垦荒地种植水稻。他先后4次来津,在葛沽购置田产20顷,一半近海河,作“围田”植稻,并亲自参加农事活动,对改造盐渍地总结出宝贵经验。他在《粪雍规则》中记载:“……但葛沽屯田兵又言,初年碱地不宜稻莳,下多不发,二年以后渐佳,后来更不须上粪,尤盛不碱者” 。明崇祯三年(1630年),户部尚书毕自严奏令巡臣崔尔进在葛沽依汪应蛟之法屯田养兵,得到朝廷的准许。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天津巡抚李继贞在葛沽大兴屯田。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葛沽历史上最为荣耀的时期,至今皇帝的行宫遗址还保留在海河南岸。清晚期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葛沽又是抗击外族侵略的前沿阵地,如今河弯处的河底淤泥中,还能找寻到八国联军残舰的零散残骸。

葛沽由来已久的流传着一句话:先有灶离庙,后有葛沽镇。

葛沽未有官府治所时,以捕鱼捉虾,熬盐制硝为主要谋生的先民住在葛沽之南大约八里许的胶脐港堡,又称南灶。并在北宋晚期时修建了一座简陋的庙宇(盐神庙后称灶离庙),供奉盐公盐母,以及护海娘娘,就是北方的天后,天妃,南方的妈祖。先民烧香祭拜,以此来佑护熬盐的盐民和出海捕鱼的渔民健康平安。

灶离庙名称古怪难懂,到底作何解释,至今还在争议之中。比较可靠的说法是,灶离庙是明朝时期葛沽人对南灶的盐神庙的称呼。“灶”是指熬盐之灶民,灶所,“离”字八卦中方位属南。

明成祖时期,外事无患,内事平安。国家逐渐走入建设发展的阶段,而京畿以东地区,面临大海,人迹罕至,故明成祖有意开发濒海地区。此时正好一些战功卓著的将士,就此欲解甲为民。有一批不愿意回归江苏和浙江的将士,就被明成祖恩准来到渤海之滨,胶脐港堡北八里之距的蛤沽,开荒垦田,不受赋税,任意居住。蛤沽为退海之地,人烟稀少,滩涂荒地,一望无际,来此定居的将士及其家属,跑马为界,落石为基,从此建立村庄。蛤沽之名来源于原住民,也就是明朝初期因瘟疫流行,而从南灶北迁的一部分灶民渔民。

此地因退海处留下蛤岸遗踪,故名为蛤沽。随着时间的推移,蛤沽渐为水旱重要码头,明朝在此设立漕运盐运治所,收取赋税。官府因蛤沽乃乡言俚语,难登大雅之堂,故报请朝廷为其更名。盖因此处沽水浩荡,葛草丰美之故,取其音而改为葛沽,蛤在俚语中发“葛”之音。

清朝乾隆时期,乾隆皇帝数次巡幸葛沽,偏爱此处水乡田野风光,古朴优雅民风,又兼葛沽海防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拱卫京畿,所以,特在葛沽专设巡检司。当时,辖滨海地区五十五个村庄。一时,帆樯林立,舟楫穿梭,盐商富贾,风拥云集,南北海运,贸易通商,此为大埠头。经济空前繁荣,人民安居乐业。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为了加强海防,又在葛沽镇内设立了海防同知署衙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蒙古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又驻守葛沽和大沽,留下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在英法联军不宣而战突然向大沽炮台进攻的情况下,僧格林沁亲自在位于大沽最前线的阵地上督战指挥,直隶提督史荣椿,大沽协统副将龙汝元身先士卒,浴血奋战,先后阵亡。英法联军也惨遭失败,损失舰艇多艘,死伤四百多人,英舰队司令赫勃身受重伤,英、法军大败而逃。此后,光绪年间,直隶总督李鸿章又亲自兼任天津海防同知署衙门长官职,时常住巡葛沽。

辛亥革命后,葛沽隶属于河北省天津县管辖。一九四八年底葛沽解放,成立葛沽市。

二、文化渊源

葛沽长久以来就是天津卫以东海下地区,政治文化,军事经济的中心。葛沽地处海河海运和漕运的要冲,先有军民屯田戍边,再有海神娘娘宝辇会,后有李鸿章批准建立的津东书院,不仅传承着威武忠勇,兴国佑民之义,而且浸淫着孔孟之道,程朱理学,而在此基础上,又深深烙印着漕运文化和码头、市井文化,形成了葛沽地区彰显独特的文化色彩。

在二次鸦片战争以前,葛沽的学堂都是来源乡绅富户资助的家族或私利学校。教舍多是大户人家的闲散宅院,教习一般邀请有功名的或者落魄的文人儒士担当。出发点上是教化儿童,纯化乡里,助长民风。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走出了一位葛沽历史最神采奕奕的人物――郭允昌。

郭允昌影响了以后几百年的葛沽文化历史的发展,荒卤莽荡之地,灶籍盐民之家,出现了这样一位横跨两朝的文武双全的国家栋梁,在当时的葛沽影响巨大,波及深远。有了郭允昌的例子,以后葛沽的富裕人家,争相把孩子送往学堂,以期能够效仿郭允昌,郭老爹,数次得到皇帝命令嘉奖,生时而被属地人民立祠堂和牌位的荣耀。

郭允昌诞生于明朝万历三十九年的葛沽丰财场,其家乃当时葛沽首富。渤海一带,北至现在宁河,南到现在山东,绵延几百里的盐滩都是郭家的,号为“一望滩”。葛沽十八庙中最为宏大的娘娘庙,也是郭家修建的。当时的葛沽已是盐运、漕运的重镇,名商富豪很多,大户人家很多,德高望重也很多。但是,青年子弟鲜有登堂入室者,也未有名声显赫于朝的官宦。其父四十三岁方得郭允昌,骄爱有加,期望甚重。郭允昌自幼奇颖聪慧,倍几凡儿,十八岁食廪饩,崇祯十二年,二十八岁时顺天府举孝廉名列亚元。明亡清初试吏部授河南南阳裕州知府,以后又任山东东昌府别驾顺天府别驾,宗人府经历,顺治十六年五十岁因病卒于福建延平府知府任上。郭允昌一生为官清正,治民有方,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名臣大家所传承的为官之道,为官之本。

郭允昌是葛沽地区从古至今最为民众推崇和赞扬的,是他开创了葛沽地区文化之先河,带动了以后数百年间葛沽地区学风畅行,文章济世的风尚。尊师重道,德才兼备,忠孝仁义,诗书传家的思想一直延续繁衍成了葛沽地区的优秀传统。

郭允昌之后,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在泥沽村又连续出现了一门兄弟三翰林的周人龙,周人骥,周人麒叔伯兄弟。三兄弟不仅为官清正廉明,而且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皆有诗书文章流传。

尤其是乾隆朝的周人麒不仅联捷进士,掌握文翰之臣,而且还编修《大清一统志》。在职十年余,长随乾隆左右,分韵赋诗,书画往来。深得乾隆欣赏,为一时美谈。乾隆十三年,周人麒效仿周人龙以病告休归故里。在故里期间,周人麒不仅考订校勘古籍,著书立说,一生著有《尚书简明录》、《左传辑评》、《礼记纂言》等十余种著作。而且还施教于民,谆谆教导,不厌其烦。一时文风蒸然日上,乡人从学者甚众,声誉隆盛,无人能及。

周氏三兄弟的出现,又一次把葛沽地区的文化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从此,葛沽地区文学之风、经学之术、礼仪之教,蔚然成风。

先有郭允昌,后有周氏三兄弟,至此奠定了葛沽成为海下地区文化重镇,也是葛沽之名,流传于全国。

以后几百年,葛沽人才辈出,数不胜数。从康熙朝到民国时期,葛沽一直都是天津地区,乃至直隶省的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地区。

出生在葛沽地区,而且对葛沽地区文化做出过很大贡献的文化名人还有:

周人龙之子周大纶,乾隆二十年(1755年) 授州同知,历任兴化府经历、莆田县丞,调彰化县 ( 今台湾彰化县 ) 丞,周大纶为官耿介清苦。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台湾农民起义首领林爽文,率众攻克彰化,相继又攻克诸罗(今台湾嘉义市),时周大纶任期刚满,正要调内地做官,因有事滞留诸罗友人叶友伯家,结果被林俘获。林爽文素敬大纶之贤明,不肯杀而劝降,大纶不从。林又令部将何北海劝降,仍不从,被杀害。皇帝下诏,赐祭、赐葬,封予他家世代为云骑尉。周大纶对葛沽地区的影响很大,尤其精忠报国之道被后人视为偶像。

王维珍,字席卿,号莲西。一号葛沽人,清咸丰十年恩科进士。著有《清朝书画家笔录》,《西莲诗赋集》。

苏之銮,字星桥。廪膳生,岁贡经历,著名绅董。道德文章,为乡人津津乐道。关心教育,曾创办民立保国民小学,著有《星桥诗存》。1917 年,民国大总统冯国璋颁予“急公好义”匾额和银质蓝绶褒章。

乘航,津沽名画家。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幼年父母双亡,由哥哥抚养。 10 岁出家,入葛沽娘娘庙为僧。与庙航师兄学习书法绘画,还登门拜访当地画家郭树卿、李月波,学习画技。曾长住天津城南门里涌泉寺娘娘庙内,结识津门书画名家伍伯年、任子青、阎子杨、侯秉衡,并在九芝堂、文华斋挂单卖画,留下许多画作。乘航初学朱梦卢小写意花鸟,后来又学吴昌硕,用笔沉着老辣,自成风格,一生幽闲乐道,授徒无私。

另外还有:任嘉莪,晚清进士。徐兆光,清末举人。

葛沽宝辇会,始源于明永乐初期,至今已经有六百年的历史。葛沽宝辇会,不仅是葛沽文化中最亮丽的一张名片,也是中国民间文化中独一无二的民间文化艺术绝品。自明朝永乐年创会以来,经过几百年的延续传袭与创新发展,已经成为名扬海内外文化艺术活动,独树一帜。尤其难得的是葛沽宝辇会是只有葛沽地区才有的,时下流行的一句话来说:原创的,有自主产权的。

葛沽宝辇会在葛沽地区的文化传承和历史发展中,起到了融会贯通的重要作用。就像是奔腾不息的海河水,万古波涛的渤海潮,连绵不绝,一直流传。

三、名胜古迹

海河在葛沽北面拐了一个湾,贴着千年古镇,轻悠悠地向东而去。葛沽以下海河浩渺宽阔,水势浩荡。“九河下梢天津卫,七十二沽小江南”,葛沽正是以海下“江南水乡”著称。

昔时,葛沽可谓水乡泽国,小桥流水人家。河沟渠汊交织纵横,湖泊池塘棋布星罗。夹岸柳丝,水泊帆影,一镇莺歌,十里桃花。亭台楼榭掩映于桑槐晴翠之中,梁桥旗帜隐现在水光潋滟之间。

葛沽的名胜古迹很多,最为著名的当属九桥十八庙。

229f2d56af6c4b788e20758acefbd292.jpeg

元朝时,1280年左右,为了沟通南灶和葛沽以及海河的联系,方便运输南灶之盐。开凿了三条拨盐沟,即东沟、中沟、西沟,雅称“水流三带”。随后在沟上又架设了九道木桥,以利交通。为了防护堤坝,又密植杨柳,这就形成了当时又一处美景“柳影九桥” 。

葛沽的九桥确切堤说是:东沟上的东大桥、下司衙门大桥、洛阳桥。中沟上的北大桥、太虚宫桥、佛爷桥、三板桥、二府衙门大桥。西沟上的西大桥。九座桥历史上虽然几经重修,却一直保存到解放时期。九座桥中每一座桥都不一样,各具形态。有走大船的高拱桥,有走小船的低拱桥,也有走车马官轿的平板桥。

葛沽的寺庙多建于明而修缮于清和民国时期,自葛沽第一座灶离庙开始,六、七百年,葛沽到底有多少寺庙,恐怕谁也说不清了。明朝时期,随着漕运的兴盛,葛沽的行旅商贾日益增多,各地的移民也蜂拥而至,到此落脚谋生。盐户、渔户、船户、商人、行旅过往者、定居者在此五方杂处。随着人口日多,商贸云集镇内,市肆纵横,街景殷繁,南来北往之人相安共居。外来的巨商富贾,及本镇的船户、渔民,根据自己的信仰和意愿,先后在3里长街上建起16座外观布局,建筑风格各异的寺、庙、庵、阁、宫,使这里佛教、道教、儒家,三教九流和睦为邻。。

流传至今的十八庙,主要来源于清朝末期的一种说法。

这十八庙是:慈云阁、老爷庙、马神庙、药王庙、三官庙、长寿寺、文昌庙、地藏庙、娘娘庙、太虚宫、海神庙、火神庙、财神庙、玉皇庙、东白衣庙、西白衣庙、东土地庙、西土地庙。

另外还有三奶奶庙、神农堂、鱼骨庙、等等。

其中,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娘娘庙,也就是天后娘娘宫,是海下一带久负盛名的庙宇。娘娘庙建筑庄严雄伟,规模宏大,楼阁云集,金碧辉煌。院内分前后殿,前殿烛影辉煌、香烟缭绕,后殿大门常年关闭。门前还有广场,宽阔开朗,广场上立着两根红漆旗杆,每根高九丈九尺。每年正月十六,葛沽花会接驾,晚上在旗杆上挂盒子灯,当地俗称:放盒子。烟花飞射,爆竹震天,盒子灯在一片烟海火光之中,流光溢彩,分外璀璨。

明朝地方志称“国朝四庙为四鼎”,东鼎葛沽娘娘庙,西鼎天津天后宫,而四庙之中唯有葛沽娘娘庙是“全供刹”,别地只供一尊,而葛沽所供各尊齐全。前殿供奉十三位娘娘,后殿供奉伏羲、神农、黄帝,三皇塑像。娘娘庙几百年来,香火旺盛,并且一直有住持和尚修行参禅,直到解放后庙宇毁坏,才各奔东西。一直流传至今的,现在中国独一无二的葛沽宝辇会,就是每年的正月十六,迎接十三位娘娘回宫之日。

倚枕海河南畔的慈云阁为葛沽至高点,因登高一览沽水流霞,遍看田野风光,历代为所有胜迹之首,慈云阁修建于明崇祯年间,清乾隆三十八年直隶总督方观承巡阅海防至此,为慈云阁题匾“慧目悲观”。阁内上下分别有如来佛祖和观音菩萨像,接受善男信女的焚香膜拜。慈云阁的门前有一对石狮蹲在台上,一只头朝左,一只头朝右,左为镇洪水泛滥,右为镇火灾肆虐。

神农堂坐落在盐场衙门后身,先供神农炎帝,后供从灶离庙移来的盐公盐母。

位于邓岑子村贝壳堤上的鱼骨庙,可以这么说,是中国庙宇历史上绝无仅有,独一无二的。因为它是用巨大的鲸鱼骨为层脊,鱼骨为海神塑像底座。虽然只有一间殿堂,一位海神,但是名声响亮。庙旁有一眼泉水拱出于贝壳堤,干旱不竭,洪涝不溢,清澈见底,只因咸涩难咽,顾不能饮用。人伏在泉眼上,可以听到潮起潮落,波涛澎湃之声。相传这就是通海的海眼,是北海龙王三太子幻化人形,来往人世间布施恩泽的必经之路。

在葛沽所有的庙宇中,马神庙最不同凡响。因其康熙皇帝当年巡幸葛沽,游览马神庙之时,闻其故事,亲自御书庙联而名声大振。

所谓九桥十八庙,是对葛沽众多的桥庙的一个笼统的称呼,其实反映的是整个葛沽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一个象征性具体的代表而已。

在民国的时候,又有好事者,集萃了葛沽的景观,谓之“葛沽八景”。这八景分别是:蛤岸遗迹、慈阁朝辉、行宫禾黍、柳影九桥、海艘帆篷、渔盐旧迹、水分三带、平潮晚渡。

历史上许多的名人雅士,偏好葛沽之游,赏美景,观海潮,食海鲜,谒古迹。尤其康、雍、乾三帝数次巡幸葛沽之后的二百年间,不仅确定葛沽为京畿海门之要,而且也使葛沽的经济和文化达到空前繁荣和昌盛。康熙皇帝三次驾临海口葛沽新城,在新城之西杨惠庄筑有行宫。乾隆皇帝更是喜爱葛沽,几乎遍题葛沽胜迹。皇帝喜欢的地方,那当然错不了啦,葛沽一时为津东海下第一名镇。

乾隆皇帝有一首《葛沽》诗,在葛沽流传甚广:

津东春游处,葛沽小桃源。帆樯军门外,画楼柳桥南。

野老扁舟睡,村姑红甲添。碧晶鸡头米,无酒亦甘甜。

乾隆初年天津之西大运河畔另一个名镇杨柳青有一座名声显赫的“水西庄”,它的主人查为仁,好莲坡,崇拜东坡居士,是当时津沽一带名士。查为仁犹喜葛沽,一生中不厌其烦地来往于葛沽和杨柳青之间。访友于舟上而放柳影水光间,清茶一壶钓丝于古渡而尽生诗情画意,饱食渔海之鲜而酒酣张扬,醉枕木格闻海潮喧哗而浓酣不醒。舟上观景、古渡垂钓、畅食海鲜,醉卧听潮四件事,是查为仁平生最为得意处。

东平门,建于清代,位置在葛沽东市场。光绪年间由葛沽恩科进士王维珍等人倡议,在葛沽镇内通往外乡的四条路口上,各建一座牌楼。东平门便是东牌坊门,通高约十米,宽八米,重檐四柱,翼角深远。八个檐角高挑展荣,如鹤翔空,扇翅欲落。绿琉璃筒瓦,光腾闪耀,流煌现瑞。四根牌坊柱下,各有一个正方形的细磨青石基座,四面雕花,云纹锁口,非常精美。远观牌坊:色彩绚丽,古朴大方。在牌坊正中,镶嵌着一块蓝地金字的匾额,上书东平门,三个遒劲丰满的醒目大字,线条浑厚,骨肉均匀,出自葛沽四大书法家之一的刘乃堂。东平门今已无存,毁于民国二十年的一场大火。

小港子,位于葛沽镇正南约三里许,自南宋至清代一直为南灶的草荡地,此处周围地势低洼,常年积水。小港子是一片广阔的水面,古时蛤沽村滩头沽就在小港子西北岸。南灶处于小港子西南方向。因为当时南灶附近有安家港,古称为“大港子。”所以它被称“小港子。”小港子南接安家港,北连葛沽东渠。明代初期,有葛沽海防大营海防军在港外开垦稻田数倾,于是,这里就成为鱼盐芦的盛产之地。小港子是一个椭圆形的湖泊,水中有一坨子高出水面丈余,其状如蘑菇。上面杂树葳蕤,盘根错节,依壁倒挂。野草丰茂,舌蔓如藤。春夏秋季,坨子上有数以千计的白鸥栖息在上面,雄飞雌随,盘旋林间。此起彼落,如巨大的雪片纷纷而降。隔岸一望:宛若银装素裹,覆盖着翡翠般的绿色,使人难辨冬夏,其景色十分美观。坨子周围,浪花长年不停地激荡,经久磨蚀,由上至下呈现出一道道数不清,海螺状的年轮。那年轮又像一本硕大的史书,每一页都记述着葛沽这一代的沧海桑田与世变之年的历史。

葛沽自乾隆朝开府以来,曾经筑有城墙,三面土墙,北倚海河为屏障。东西三里,南北二里,建有三座青砖城墙门,上筑木楼,犹如怀抱海河的一弯月牙。

四、海防重镇

明成祖时期天津建卫,成立海防部队,这些部队基本上都是江浙水乡一带子弟。由于明朝北京政府的刚刚建立,所以京畿地区强人出没,土匪横行,尤其葛沽沿海一带海盗十分猖獗。致使来往于江南地区、福建沿海和天津、葛沽的商船和粮船,不断遭受抢劫和袭击,损失惨重。迫使明政府调派南方水师营进驻天津和葛沽,建立海防大营。巡视渤海湾,围剿海盗。经过一番综合治理,津沽地区重现祥和稳定的局面。南自福建,北自丹东的航船可以自由来往于津沽地区。葛沽地处海口,交通顺畅,很短的时期内,就成为水陆码头,繁华富庶的重镇。

葛沽海防大营,建于明代永乐三年,当时有一句话叫:“天津建城,葛沽建营。”,位置是现在的葛沽镇以南官房大营村。

据史料介绍,葛沽海防大营四周筑围墙,墙高一丈五尺,南北长一百七十五丈,东西宽一百一十丈,完全用三合土夯实筑起来的。墙的顶部宽一丈二尺,墙顶外边缘有四高的垛墙。四角各有望楼一座,楼高于墙两层。有东胜门,西平门、北营门、南营门四座营门。

大营里面有两条通往四门的道路,东西的路叫胜平路。南北的路叫营顺路。里面所建的营房俱为正向,共有营房180座。以十字街为界,分为四个营区。

四个营区各有营房45座,每个营区内有水井四眼。围墙与营房间各留有行道,在道的外侧备有防火用的工具与储水的水缸。

东西营门的门楼,彤梁丹柱,飞檐翘脊。东营门两侧有一副对联:“武略壮军威,天肃清高风云变色;文韬辅将策,地临重要旗帜生辉。”。东营门两侧各有一根旗杆,上有方形的刁斗。出东营门,护河上有木制的吊桥,过桥经过一段引道,便通向营房道。西平门外有马圈,马圈西南有饮马塘。马夫经常在饮马塘附近,垂缰放马。饮马塘以南有饲养猪、鸭、鸡等的圈舍。营房西北有菜园。南营门外有一个跑马场,纵横70丈。跑马场四角各有一座观马台。草料场设在现官房村以南。

无论一衣带水的日本,还是山水相连的朝鲜的来往商船和使者,此后走海路都是通过葛沽到达北京的。后来,明中期,戚继光的戚家军也曾在葛沽驻防过。

清朝时期,随着渤海滩涂向海里的延展,在葛沽以东原来海口的地方,海水后退,逐渐形成了一大片新的陆地,而且大有陆地继续延伸之势。为了控制海河的海口,保护京畿,政府决定在葛沽以东建立葛沽海防大营新城,组建海防军队,并设立海防军民府(海防同知署)。为了提高海防的重视程度,海防军民府长官一般除了皇帝钦差外,都由直隶总督兼任。

这样,小小葛沽镇,就拥集了海防军民府衙门(海防同知署),巡检司衙门,盐司衙门,盐场衙门,漕运司衙门,公议斛局等多个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机关单位。可见当时的隶属于直隶省河间府静海县的葛沽,后归天津巡抚衙门管辖,地理位置和经济位置何等重要。

同治九年,升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辖天津海防军民府的李鸿章,为了保障首都的安全,将安徽总兵周盛传部调往京津,屯卫畿辅。三年後,为了加强海防,天津提督周盛传又率部移驻葛沽新城,并修建海门大沽和北塘炮台。鉴于葛沽和大沽、北塘之间,葛沽和马厂之间,斥卤无际,荒旷百里,积潦纵横,行旅艰难,又修建了海大道和新大道,沟通了葛沽和海门地区驻军,以及和后方重镇马厂之间的联系。

一八七四年,大沽和北塘两座炮台竣工。尤其是大沽炮台,不仅修建了内外城,大炮台三座,小炮台七十一门。同时还在城内修筑了驻兵房,火药库,仓库,义塾以及城外的桥闸沟渠等陆防工程。而且又在海河水道内,仿效珠江和长江阻止敌舰通行的方法,分别在葛沽下游多段水域上建起了拦河铁索和水下碍航区。

周盛传又开展新式练兵运动,对于新式武器的使用和训练手段都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很快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仅提高了周盛传所率盛军海防战守的技战术水平,同时还优化了新式武器的性能和联防武器的战术配合使用方法。

鉴于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长驱直入,无兵防守的教训。周盛传又用战略的眼光看到,葛沽一带北通海河水道,南望百里水乡泽国,乃津门战略要点。但是地广人稀,土地盐碱。所以必须兴修水利,开荒种粮,屯兵驻防,养民建村。不仅可以解决军粮和饮用水的问题,而且还可以利用有利的地形阻击外国入侵部队的骑兵和车炮辎重的通行。

一八八五年周盛传病亡,又由其兄周盛波接替周盛传的职务,继续屯垦训练于葛沽地区。

历史证明周盛传不仅是智谋出众,勇冠三军的文武双全的一代名将,屯垦戍边,兴修水利,廉政爱兵的大政治家,科学家,而且还是高瞻远瞩的战略家。

其后大沽守将罗荣光数度重创入侵的八国联军,全赖当年周公所修驻的大沽炮台坚固的城防和立体的防御工事,以及新式练兵法培养训练出来的勇猛善战的士兵。

当年八国联军打不开大沽口,绕道北塘偷袭登陆,一部分陆军从海河以北直捣天津,一部分包围大沽口,一部分乘船从水路往天津前进。在国家存亡危机的时刻,葛沽军民团结在一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守城池。在八国联军的战舰经过葛沽段的时候,遭到了葛沽军民顽强阻击。八国联军不敢恋战,想快速通过,所以采取一部分战舰还击,一部分贴着北岸前进。却不想葛沽军民的土枪土炮,竞然打的联军狼狈不堪,导致一艘战舰被击沉,二艘战舰被重创,伤亡惨重。八国联军被打得火冒三丈,集中火力攻击葛沽,双方鏖战一天一夜,联军撤离战场,前往天津城。

五、尚武风气

尚武风气在葛沽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宋辽时期。海河在宋辽时期叫白河,是两国的界河。两国军队隔河对峙,驻扎军民。宋时,葛沽地区隶属沧州管辖,沧州自古就是好武之地,英雄豪杰辈出,慷慨之士如流。历史来到明朝,葛沽成为南北漕运,水陆交通的要道,同时也造就了葛沽繁华富庶。地方富裕了,也就招引来了流匪海盗的骚扰。为了保护地方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在修建海防大营的同时,地方政府也组织了民间自卫队进行防御。在和流匪海盗的斗争中,葛沽的老百姓渐渐形成了尚武风气,这种尚武风气一直延续到现在。而且每当国家存亡危机之时,葛沽百姓都会前赴后继,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维护民族存亡,国家尊严的斗争中。前后两次的鸦片战争,抗日战争,葛沽人民都表现出了顽强不屈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

葛沽地区漕运文化和码头文化,自古至今都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他和正统的儒家思想并存共荣了几百年,一直影响着葛沽地区。漕运和码头文化,一直讲究的就是:忠孝双全,义薄云天,胸襟广阔,快意恩仇。正是有了这样的要求,所以行走在江湖的人,就必须要义气在心,功夫在身。漕运和码头文化造就了葛沽地区,必须要有尚武之风。

尚武风气在晚清民国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先后出现了曹锟、孟恩远、申保亨、任殿元、郭松龄、高士傧、高士英等等许多横跨清朝和民国时期的名将。

曹锟(1862.12.12-1938.5.17),葛沽地区大沽口人,中华民国第五任大总统,国民革命军一级陆军上将,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曹锟幼年曾入私塾数年,16岁时推车下乡零售布匹。1881年适逢袁世凯在小站招募新兵,遂应募入伍。不久即被选送天津武备学堂学习。1890年毕业于天津北洋武备学堂,任毅军哨官。1894年随毅军赴朝鲜参加中日甲午战争。1895年袁世凯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曹锟被任为右翼步兵帮带。1907年升任新军第三镇统制,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第三镇改为第三师,他任师长。1914年4月,又任长江上游警备司令,率第三师进驻湖南岳州。袁世凯称帝后,又被封为一等伯。1916年1月奉袁世凯之命率部入川,镇压护国运动。6月袁世凯死后,曹锟又以其重要的军事力量,仍为北洋政府所倚重,9月任直隶督军,驻防保定。1919年冯国璋死后,被拥为直系军阀首领。1920年7月与皖系军阀为争夺中央政权爆发直皖战争,联合奉系打败皖系。8月任直鲁豫巡阅使。1922年又与奉系军阀争夺中央政权爆发第一次直奉战争,将奉军逐出山海关,独。1923年10月5日,选为中华民国第五任大总统。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被冯玉祥等人发动的北京政变赶下台,囚禁于中南海。1927年2月,曹锟寓居天津。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曾多次请曹锟出任伪组织头目,曹锟始终予以拒绝,保持了民族气节,为后人敬重。1938年5月曹锟病死于天津,终年76岁。

孟恩远(1856-1933),葛沽地区西泥沽人。少年家贫,自幼务农,帮人撑船,后做小生意,靠卖鱼虾为生。1895年,袁世凯创立新军,39岁的孟恩远才开始入伍。后入北洋武备学堂深造,提升为骑兵营管带。义和团运动在山东兴起,袁世凯前往镇压,孟恩远奉命捕杀。大小数十战,凡历六月乃完,纪大功 36 次。升为骑兵标统,后调直隶巡防营统领。叙官至提督,授南阳镇总兵。 1911 年,提升为吉林新军二十三镇镇统。 1912 年,被任命为吉林护军使。 1914 年,袁世凯建立将军制,授孟镇安左将军,督理吉林省军务。 1915 年袁世凯称帝,被封为一等伯。1916 年7月,任吉林督军。1919 年 6 月,授惠威将军,令其到京供职。8月辞职回津,隐居租界。1933年,病逝,终年75岁。孟恩远在任吉林督军的时候,为维护国家的民族统一和领土完整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孟恩远从1915年到1918年间五次进剿驱除沙俄分裂分子霍尔瓦特的分裂黑龙江的阴谋计划。强硬阻止日本人谋求侵略吉林的计划,并且当着日本使节的面前,亲手撕毁日本国旗,以示与日本人不共戴天,绝不同流合污。

申保亨,葛沽镇人。民国初年,曾效力于段祺瑞麾下,任镇守使,治军严整,功绩卓著闻名。后在黎元洪时期升任为陆军中将,又在徐世昌任大总统时,出任总统府侍从武官总长。

高士傧,高士英皆孟恩远的外甥。高士傧陆军预备大学毕业,清宣统二年(1910)曾任吉林陆军第二十三镇参谋官、参谋次长、军械局局长。辛亥革命后,为吉林督军公署参谋长,晋陆军少将。1915年,任吉林第二混成旅旅长兼任吉林省扶农镇守使。1918年出任吉林暂编第一师师长。数次出兵驱散沙俄武装,递解出境。高士英一直是孟恩远的侍从副官,为人谨慎。

任殿元,葛沽镇人,清末民初在东北督理奉天军务,镇安上将军段芝桂属下任混成旅旅长。

郭松龄,葛沽镇人,毕业于陆军大学,北洋讲武堂任职教官,早年加入孙中山先生的同盟会。任奉系六师师长,三军副军长,军长为张学良。郭松龄,不仅足智多谋,而且胆识过人。两次直奉大战中展示出过人的杰出军事才能,战绩辉煌,与张学良一起晋升中将。与少帅张学良从患难之交,到师生之谊,发展为兄弟之情。郭松龄与张学良主张对内息兵,对外御侮,挽国家于未亡,救民众于水火。一九二五年十一月,在日本观操的郭松龄因不满张作霖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愤然归国,与冯玉祥将军秘密联合,在河北前线毅然倒戈,回师沈阳。在巨流河被奉军和日军击败,慷慨就义,视死如归。

六、海下美食

水鲜海味――是葛沽美食的最杰出的代表。东临渤海之湾,南守海河之口的葛沽,最不缺的就是水鲜海味。辽阔无边的渤海,烟波浩渺的海河,孕育繁衍着鲜香味美的虾兵蟹将,鱼子鳖孙。

葛沽水鲜海味是一大特色,闻名华北。几百年来,不知勾了多少人的馋虫。上至皇帝老子,王公大臣;中起文人儒士,商贾游旅;下到布衣百姓,妇孺老少。可以大丈夫喜形不露声色,却不能水鲜海味面前忍住口水。

“借钱吃海货不算不会过”这句出自葛沽民间的口头语,流传至广。到现在,还在“激励”着一代代海下居民,“勇往直前”地品味着,永远不会乏味的水鲜海味。一代代的勾留在腥鲜之中,乐此不疲。

最能代表葛沽水鲜海味最高水平的,就要算是涮海锅。涮海锅起源于葛沽,而传于咸水沽、小站、发扬光大于天津卫。涮海锅可谓至纯至美,淋漓尽致地让人体味品尝海货的鲜香味美。说来涮海锅很简单,不需要什么高房大屋,一块小空地,能够摆开两口大铁锅就可以了。一般从春天海货开始上市,一直到八月节都是涮海锅的黄金时段。过去,在葛沽的东大桥和菜市场、老码头一带这样的海锅很多,也是人们最喜闻乐见的。架在灶上大铁锅,锅里长期烧着沸水,锅里面放着大料、桂皮、葱姜蒜、海米、干鱼等传统底料。桌椅板凳环绕着铁锅,一般可以七、八个人同时享用一口锅。摊主面前都是一笸箩一笸箩的码放齐整的新鲜海货,一扎大成双配对的对虾,海碗大小的梭子蟹,拳头般的大海螺,活蹦乱跳的琵琶虾,吐着水泡的鲜蛏,还有蛤蜊、麻蚶子、扇贝等等海味。收拾的干净利索的摊主,胳膊上搭着一条洁白的毛巾,见了行人,老远的就高声吆喝:“涮――海锅”。涮字声音大,尾音长,而海锅两字声小急促。抑扬顿挫,极有韵律,令人闻其声而止其步。

涮海锅极有讲究,每个人都会有一套干净的盘子碗、深笊篱,汤勺、竹筷子。吃的时候,食客把海货放在深笊篱里,拿着长把伸到滚烫的锅里去涮,老嫩全凭自己的喜好。

不管认识不认识的,大家坐在一起,喝着名闻海下的咸水沽天泉涌烧酒,自涮自的海味,聊着天南海北,说着时政要闻,当然说的最多的还是这海锅的故事。

当年,无论是乾隆皇帝,还是恭亲王奕譞,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直隶总督李鸿章,还有后来的民国总统袁世凯、冯国璋、曹锟都曾经与民同乐的品尝过葛沽极具特色的大海锅,交口称赞的同时就是使劲吃。乾隆皇帝对大海锅的赞誉,让大海锅不再是葛沽当地人的独有美食,所有外乡人,来到葛沽的第一件事就是拥着大海锅,享受一顿丰美的海味大餐。

炸泥鳅,不仅是葛沽独有的,在津沽海下三镇的另外两个小镇咸水沽、小站都有,这是海下小江南的特有名吃。炸泥鳅,起源于周盛传的盛字军。来到北方津沽大地的安徽士兵,在开挖水利,种植稻田的同时,也发明了炸泥鳅的吃法。当时的盛字军被津沽百姓交口称赞,倚为靠山。军民互助,军民共建的同候,大海锅传入军营,炸泥鳅流入百姓人家。至今,炸泥鳅,还是津沽大地极有地域特色的风味小吃。

说起来蹦蹦虾,不能不提一下曾经在东北叱咤风云的惠威将军、吉林总督孟恩远。相传蹦蹦虾就是出生于西泥沽的孟恩远,当年做鱼虾小贩时发明的。说来也怪,若大海下地区只有东、西泥沽才产蹦蹦虾,所谓蹦蹦虾,看似一种普普通通的小河虾,蚕豆大小,通体晶莹透亮,外壳脆硬。用盐腌浸几天,蹦蹦虾都不会死。吃的时候,把腌的咸津津活蹦乱跳的蹦蹦虾,夹在刚烙好的大饼或是两掺面的薄饼子里,抹上只有葛沽地区才会制作的辣椒酱,甜面酱也可,卷上大葱,你就可劲吃吧。鲜香清脆,别有风味。

红烧大鵏,那可是袁世凯袁大人最喜欢的美味。俗话讲飞禽走兽,山珍海味,唯有天鹅地鵏最难得。在咱们中国美食文化中,这天鹅地鵏不仅极其名贵,而且吃的有讲究。海下地区,水乡泽国,到处是鸟类的天堂。人们喜欢吃的还有野鸭子,大雁,铁雀儿等等。地鵏憨态可掬,行动迟缓,善走而不善飞翔,不怕人。八斤为大鵏,四斤为二鵏。在海下地区形容一个人很傻,喜欢称其为大鵏,稍微傻则称其为二鵏。说来大鵏的味道很是一般,如果做不好,肉柴咀嚼不烂,还有腥味。做得好吃,也就是和红烧大公鸡差不多。

葛沽四周环水,稻田连绵,河塘港汊纵横交错,南临无边无际的官港和大港,水草丰美。又位于所有的鸟类迁徙的必经之路,尤其春秋季节,南来北往的鸟类都要在此歇息。所以食野味,也就成了葛沽地区另一个特色。

无论是大雁、还是野鸭子,一般都有腥气,要会做才能有滋有味。在葛沽有一家专门制作野味的传统百年老店,百年风味不变,老汤老味,百吃不厌。野鸭子的吃法和大雁差不多,但是野鸭子肉包饺子,那可是绝无仅有的好味道。

炸铁雀儿也是海下地区的特产。海下地区稻田多,铁雀儿也多。尤其到了秋冬季节,忙完了秋收以后,人们闲暇时间多了,爱好吃铁雀儿的人们便开始行动起来了。这时候,专门卖炸铁雀儿的小贩们,也开始支摊贩卖了。铁雀儿比麻雀稍小,叫声尖锐急促,所以才被称作铁雀儿。晚上,稻草垛,树枝上,房前屋后的几脚旮旯,只要用网一罩,轻而易举地就能逮到铁雀儿。炸铁雀而的制作方法很简单,用文火炸过的铁雀儿,浇上酱、盐、糖、醋、香料等勾制的秘制的芡汁,然后插到竹签上,就算齐活了。炸铁雀儿,外焦里嫩,香酥可口,芡汁咸美。来上一串炸铁雀儿,再买上一个又脆又热的烧饼,就着吃,尤其是挑脚的,走船的最喜欢这一口。

在葛沽有一句俗话:大饼夹蚂蚱――家吃去。炸蚂蚱、炸蚂螂,乃水乡之地最常见的美味。水乡之地,昆虫何其多?尤其蚂蚱、蚂螂,前赴后继,吃一茬生一茬。早晨露水未干的时候,蚂蚱是躲藏在杂草棵下,蚂螂则伏在稻叶,草叶上,太阳一出,露水干了,蚂蚱才会蹦蹦跳跳溜达出来,蚂螂则振翅高飞。炸蚂蚱和炸蚂螂之前要去掉翅膀,然后菜放到热油锅里炸成金黄色以后放到花椒油和酱油做成的调料里蘸一下,再撒上葱花,最好是夹在热乎乎的死面饼里,即解饱又好吃。

于家肉脯的酱肉,百年老汤酱制,味道香美且醇厚,口感肥而不腻。名声远近闻名,为之一绝,极具古镇遗风。

葛沽市街中心三板桥的徐聋子的包子堪称一绝,虾蟹肉做馅,面皮白如霜雪。

赵大肚子的毒药烧卖,赵大肚子之名来源于其人肚大如佛,故名。一副担子,走街串巷,只从下午到晚上,吆喝的猪肉烧卖,只因大舌头,齿音字,听起来好像是毒药烧卖,因此愈发有名。

李大来的糖堆儿,李大来专卖甜食,芝麻糖、麦芽糖、粽子,祭灶用的大糖、糖瓜。但是李大来糖堆儿最为出名,摆在锃明瓦亮的玻璃盒子里卖。李大来的糖堆儿,晶莹剔透,脆生不沾牙。而且放在狗皮褥子上滚一圈,不沾毛,迎风不沾尘。

另外,生发馆的酒席,宝龙饭店的八大碗,赵记切糕,,张家的素面,田大傻子的糖炒栗子、老虎豆,涌同兴的烧酒等等。这些都是葛沽的代表美食,有些现在已经消失了,有的还在。

葛沽地区的菜肴,离不开海味;家家户户的餐桌,每天也不会少了海味。葛沽人常常自称的一句口头语:我是属猫的。因为猫喜欢腥气的食物,所以葛沽人喜欢把自己比作猫,可见多么的喜欢食海味。葛沽人一日不可离开海味,离开海味的日子,索然无味。就算是冬季海产品淡季,葛沽人的餐桌上没了虾兵蟹将,最少也还会有一碟咸腥虾酱或者一条煎的焦黄的小咸马口鱼。

在葛沽,几乎所有蔬菜都可以和海产品一起煎炒烹炸。大虾炒土豆,琵琶虾熬菠菜,鲶鱼熬旱萝卜,鳎目鱼炖疙瘩头,西红柿琵琶虾卤,鲙鱼熬蒜苔……这些五花八门的地方特色菜,在任何一个地方都不能想像,只有葛沽这样海产品极其丰富的海下小镇,人们好吃海味成癖,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这样别开生面,回味无穷的美味佳肴来。

七、故居老宅

1、郑家大院

郑家瓦房,又称郑家大院。是清末民初天津巨富郑筠荣的宅第,宅院坐落于葛沽镇南大街中段北侧。房屋一律为砖木结构,青砖灰瓦,前廊后厦。做工精细,用料考究,砖瓦全部在一个窑内烧制,木料一律为红、白松,石料为大青细石,整个建筑磨砖对缝,米汁灌浆,画栋雕梁,油漆彩绘,是名副其实的海下地区第一大民宅。

郑筠荣(1846—1925)原籍福建人,因福建人爱吃小块的麻辣豆腐,所以葛沽人都称郑荣筠为郑小豆腐。郑家明代后期来到葛沽,当时就住在葛沽营房道西侧。到葛沽后,郑家先祖做过小本经营的买卖,清康熙年间,充当葛沽南灶的盐户,但连续几代都没有大的发旺,到郑筠荣的父亲这一代,郑筠荣随父闯关东,在营口一带经营木材、粮行和山货生意发迹后,回家乡建宅。

郑家大院是从清宣统二年开始建造,到民国元年竣工,占地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宅第内分东院、西院、前院、后院和跨院,共十二个院落。闽南和华北两种风格完美结合的建筑风格,结构严紧,造形优美。制景园林,亭台楼榭,即生动活泼,又古色古香。彩廊画宇,浮翠流丹,秀丽典雅、蔚为壮观。这是后人描写当时郑家大院的情景,只有不及。房前临街有一条宽二米,长八十米的彩绘游廊,门前廊外耸立着两根红色的旗杆,在旗杆顶部各有一个碗口大的金色如意珠,飞光邀日,璀灿夺目。旗杆上两面大旗随风左右飘摆,任意舒卷。在东侧大门前两边的廊柱上,有民国大总统徐世昌1923年专门为郑家大院题写的匾联:桑梓七百年盐田更替,海河八千月航帆往来。横额:日新岁易。字体清雄潇洒,不愧文治武功的一代北洋重臣。

郑家大院宽阔的大门上端,镶嵌着精美的花鸟砖雕,高高的门槛上,浮镌花草云纹,两侧浑厚的门扇上,茶盘大的铺首,兽面狰狞,扣齿衔环,锃亮抛光。门前阶石如玉,平滑如案,光可鉴人。两边一对坐鼓石狮,精美绝伦。狮子蹲在雕以花草云海、松下花鹿的石鼓上,卷尾于背,平首远眺,伏耳露齿,爪下抓着一只吉羊。尤其是吐着顽皮的小舌头,颌下还有两绺长须,呈现出一副滑稽而又可爱的样子。石狮子雕凿精细,神态生动,活灵活现。

自从小的时候,第一次路过郑家大院看到过这只剩下右侧一个的小石狮子,我就和它结下了半生缘。每一次走过郑家大院的时候,我都会俯下身子,仔仔细细端详个遍,轻轻抚摸,爱不释手。赞叹其巧夺天工手艺,别出心裁的创意。看着它似乎有些孤独地躲在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街头角落,心里总觉得有些凄凉的感觉,就像是渐渐衰老,慢慢破败的郑家大院。后来拆掉历史悠久的葛沽一中的时候,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到只剩下孓然一身的石狮子,背后郑家大院的玷残门楼,此刻已经烟消云散,都成了瓦砾尘土。看着处境如此不堪,伤痕累累的小狮子,我有种强烈的冲动,真想把它抱回家。后来听说,这个石狮子被安置到娘娘庙里,心情才稍微舒坦一些。

在西侧大门上端,高挂一块金字蓝地的大匾,匾上披彩挂红,上书:郑家府第。落款为葛沽晚清进士任嘉莪题,笔线凝重,端庄俊雅。大门两侧对联:柴门水绕衔南灶,玉带云萦系葛沽。联中水绕,说的是葛沽东中两渠,它是元代时,挖掘的两条驳盐水道,北注海河,向南屈曲绕流进入南灶的安家港。南灶,位于葛沽镇正南八华里,是南宋末期,葛沽制盐的发祥地。玉带,指海河,千年来一湾泓水淙淙东流,到了中下游,如云一样潆洄盘桓,紧紧地束着这一古老而又文明的葛沽镇。

进院甬道两侧,一个个四合院的院门,东西相对并列,群院连通。墙壁与院门上,镶着植物和动物的石砖雕刻图案,诸门的建造形状和每个四合院的构造,尽同无异,毫无二致,如有人初进郑家宅第,好象堕入了诸葛亮的八阵图,百绕千转,寻不到出去的路,若无人引领,一己是决不会走出来的,仿佛不知这庭院深深深有几许。在宅院的西北角,有一座两层高的阁楼,绣槛绮户,玉阶镂窗,十分考究。院西侧设有花园,内栽四时长青之草,八节不谢之花。夏观魏紫姚黄,冬赏磬口素心,菊花开后一片金,四季如春。

当年郑筠荣建造郑家大院的时候,不仅耗费了巨额银两,还遍请海下地区,乃至天津卫、直隶省的名人雅士、书家鸿儒为其大院题词写匾。这些字书不仅彰显了郑家大院的尊贵和豪华,也增加了书香门第的韵味,更难得地是集成了如此众多大家之书法字画于一个门第,在当时不仅在华北地区首屈一指,就是在全国也是罕见。可见郑筠荣作为一代名商巨贾,附庸风雅到了极致,而且也见其在海下地区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巨大影响。

有葛沽硕儒苏之銮所书迎面穿廊额上的:丰亨豫大。有新城三清宫玄羽道人书穿廊北口额匾:紫气东来。有清末翰林津沽著名的书法大家华石奎书写的府第内主院门上匾:富贵寿考。左右楹联:鹤群长绕三珠树,人瑞先征五色云。有天津书法家刘嘉琛题匾东大门的:德厚流光。有笔墨飞扬,字惊李鸿章的史汉秦在绣阁门楣匾上题写的:温柔敦厚。楹联:绮窗月朗兰喷雾,玉户风清霭吐香。有天津大儒方地山所题的:储尊堂。有民国总统徐世昌题写的:普善堂。有号称天津卫文混混之称的刘道原题写的:福临吉第,五世其昌,两匾。刘道原的文字传世极少,而且刘道原独道无双的隶书,更是少之又少。有清末状元刘春霖手书的香积院匾联,匾题:丽景月霁。两侧楹柱上联语:花懒偷眠因院静,鸟欢争鸣为庭幽。字体遒劲柔美,铁划银钩,极是难得。

而且郑筠荣父子也是道德文章,书法绘画名扬津沽的,其中进大门回首匾,便是郑筠荣亲笔所书的:亲仁善邻语出《左传,隐公六年》:“亲仁善邻,国之宝也。”意是:亲近仁德之人,搞好邻友之间的关系,如获至宝一样。书法遒劲有力,方雅儒正。郑筠荣的长子郑麟荪,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擅长金石。自题书房的匾联:松鹤轩。抱柱对联:障牖帘垂花外雨,扫廊帚借竹梢风。书法奇颖不怪,拙笨隐巧。

郑家大院如今已经真的烟消云散了,当年就算改成教师宿舍,变成了一个杂乱不堪的大杂院,也几十年依旧还残存着往日的风貌。郑家大院并没有像杨柳青的石家大院那样保存下来,而是在无情的、人为的,所谓进步中,被又一个毁灭的,而永远不可能在回来的历史文物。每次走过葛沽中心大街的时候,都会撇上一眼的郑家大院,如今永远成了回忆。

2、将军第

葛沽镇赵家大胡同西侧有一所官邸,名为将军第,一代北洋名将申保亨的故居。申保亨,葛沽镇人。毕业于讲武堂,先效力于段祺瑞麾下,出任镇守使,治军严整,功绩卓著。后在黎元洪时期升任为陆军中将,又在徐世昌任大总统时,出任总统府侍从武官总长。

将军第是一栋穿靴戴帽大四合院,里面又分出六套小四合院,古朴典雅,不显豪奢。据老一辈人讲,将军第虽然外表不及郑家大院,内里却不相上下。毕竟申保亨叱诧风云几十载,家资雄厚。申保亨文武双全,喜好古籍字画,履历全国,搜罗巨丰。当年申保亨建造将军第的时候,也是遍请鸿儒大家,元勋豪士为其将军第题匾写联。将军第不同于郑家大院的是,风花雪月之景少些,而多了威严尚武之气。尤其是北洋重臣,乃至历届民国总统,内阁总理,不下几十名,都在将军第留有墨宝。

将军第在葛沽最有名的还不是高门大院,将军威仪,而是一棵申保亨少年时在自家后宅院内亲手植下的一株椿树。至今这棵椿树已有一百余年的树龄,却仍然生机昂然。这棵大椿树参天蔽日,通高约有二十米开外,树干笔直雄劲,黑如锅铁一般,镂出如篆如籀的皮纹,三人将能合抱。树冠舒展平圆,宛然青伞翠盖,枝叶蓊郁茂盛,层见叠出有序。远望婷婷玉立,姿容柔美,宛若一茎荷叶,盈盈荡荡,好似碧玉妆成。将军手植的这棵椿树距海河岸不足百米左右,过去葛沽一带出海归来的船民,拐过杨惠庄海河大弯,就能看到这棵和慈云阁比肩的椿树,宛如一朵碧云浮现在晴空中。船民这时侯,往往就会喜形于色,甚至开怀大笑。因为,看到了这棵将军椿,就证明回到自己的家乡了。

潋滟居士有诗云:瀚海腥风营生计,沽上船家沧浪行。桅尖远望将军树,直把故乡唱酒酩。

3、进士第

进士第与将军第比邻,在将军第北侧,同在一个胡同出入。房屋座北面南,正房五间,并有东西厢房,皆为穿靴戴帽腰中坯的房屋。悬山式的大门,广亮宽阔,向东高敞,门楣上端横挂一块巨匾,上题:“进士第。

进士第的主人是周凤鸣,光绪年间进士。周凤鸣是大夫第赵家的家人出身,协助大夫第赵家治理黄河道。在葛沽有这样有个说法,周凤鸣死后出堂时,经大夫第赵家允许,才放铁炮三枚。

周进士死后,家产一部分由本家的弟兄周凤歧管理。周凤歧在解放前建房屋时,将进士第的匾额改做了门窗。周进士家里供着光绪皇帝御赐的一个牌位,上有金笔题写:“敕封紫龙位。”上宽下窄,形状似令箭。两边浮雕二龙戏珠,下面有一个金色雕花的辇座,非常精美。为了保护这个传家宝,外有还罩有一个水晶玻璃罩。

有关这个敕封紫龙位,还有这么一件真实的故事。民国二十八年,也就是1939年天津地区闹大水,就连慈云阁都被淹了。人们用土围着慈云阁挡埝,水日益增涨,围埝日益加高,实在有些招架不住。当时葛沽商会派人划船到刘庄村周凤歧家里,借敕封紫龙位,以此镇水。敕封紫龙位借来后,供奉在慈云阁内,每天都有德高望重者烧香跪拜。一个多月后,水退复还给了周家。后来老人都说,要不是周进士的敕封紫龙位保佑,民国二十八年的大水,葛沽早就不复存在了。其实,敕封紫龙位只不过寄托了葛沽人民的美好期盼,安保葛沽水灾无大患的应该归功于葛沽商会。

4、大夫第

大夫第位于赵家大胡同,葛沽人说法,先有大夫第,后有进士第、将军第。(欠缺)

另外还有,始建于元至元二年(1265)的丰财盐场署,位于葛沽镇北部,紧靠海河右岸。民国时期建筑还在,今故址无存。

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的海防同知署,为海防营副总兵署。清雍正四年 (1726) ,天津水师理事同知驻此。道光二十三年 (1843),海防同知驻此。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属理海防同知府的时候,常到此巡视公干。今故址无存。

建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的葛沽巡检署,位于葛沽镇东部。乾隆元年(1736) ,辖津南 55 村。清末废,今故址无存。

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的千总署,位于葛沽镇药王庙东部。今故址无存。

八、老街风貌

明清两代,香烟缭绕间的晨钟暮鼓和时时阵阵敲响的木鱼铜罄,飘荡在葛沽镇的每一个朝朝暮暮。每逢各庙开庙门的日子或庙会期间,十里八乡的百姓都前来进香逛庙会。镇内的三条最主要街道上,从早到晚车水马龙,游人如织,摩肩接踵。庙内香火鼎盛,商贾祈福求财,百姓禳病求嗣。庙外商店林立,旗幌招摇,道旁摊点接连,鳞次栉比。那时候的葛沽真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小江南。

葛沽镇街市繁荣,经济发达,大约有三个鼎盛时期,无论是商业,还是盐业以及漕运,是从明代嘉靖年间开始到万历年间处于第一个鼎盛时期,康雍乾时期,政治经济达到葛沽有史以来,最辉煌的阶段。第三个鼎盛时期,就是清末民初,葛沽镇人才辈出的时候,那时候,葛沽俨然名乡大镇,名冠华北。

葛沽历史上曾经有前八大家,后五大家,都是官府正是评定核准的,还发了荣誉证书的。明朝万历十年,葛沽下司衙门评定出来的资金丰厚,财势充盈的八家封别是:瑞德祥姜家、百乘顺曹家、亨享福苗家、锡裕泰李家、汇鑫源史家、畅兴达赵家、益咸宁周家、永善和乔家。葛沽后五家是有葛沽巡检署在清康熙四年评选出来的,预选的八家,但是在正式评选的时候,只有五家符合要求,这就是:苏、刘、郭、赵、张。正是在这些名商大户的带领下,葛沽镇四百年来经济繁荣,文化昌明,成为北方京畿卫戍和政经枢纽重镇。

葛沽从康熙时期,就基本上一直保持着三条最主要的街道:前街、中街、后街。在葛沽镇的东头还有鱼肉市和菜市,在镇外南边广场上还有定期的骡马市。民国以后的葛沽市镇耄耋老人们还能回忆起来,再早的都已经淹没在浩渺的海河烟波里了。尤其是“繁华不让小扬州;郁结到此消忧愁。”的葛沽杨惠庄市镇,皇帝行宫便是建在这里,但是该村长年经受着潮汐和水流的冲刷,从明代嘉靖年间建村到民国二十年这四百年的时间里,向南易改街道和市镇,多达五次,被河水逐渐吞噬掉,如今的杨惠庄繁华不再。

民国初年,葛沽镇三街上最多的是杂货店,尤其是福利杂货店,资金雄厚,经营得当,经营项目包罗万象,从副食百货一直到肥田粉,应有尽有。还有位于津东书院附近的盛兴福杂货店和德泰恒洋广杂货店,盛兴福杂货店乃是专营土产的老店,货品齐全。德泰恒洋广杂货店最有特色,专门经营妇女用品,什么梳妆镜。木梳子、胭脂、哈喇油、头绳、花布鞋等等。杂货店之外要数米粮店、布衣店、饭店、干鲜货店煤店、当铺、澡堂子、理发店等等,最为众多和生意兴旺。

葛沽浴池,也就是俗称的澡堂子,在海下地区独树一帜。葛沽人喜欢泡澡堂子,劳累一天了,在热气腾腾的池子里舒舒服服烫烫,真是无比的享受。当时最大的几家分别是:浴德池、增德池、中新池、玉兴池、常盛池等五家,这五家澡堂子都在中街上。那真是竞争激烈,各显其能,都在服务水平上下足了功夫,什么:搓澡、理发、按摩、修脚、拿环儿、拔罐子等等,而且澡堂子的指定小贩可以出出进进,想买什么都可以。夏天的瓜果梨桃,冬天的蹦豆、栗子、大糖堆儿。一年四季断不了的是,葛沽青水萝卜。葛沽萝卜那时候在天津卫的华清池,春节的时候是一块大洋一个。葛沽人泡澡堂子喜欢来壶茶水,来个萝卜,消食顺气,外加败火解渴。

葛沽的美食有专文论述,这里就不写了。

当时葛沽还有和咸水沽秃老纪估物店齐名的广敞当铺,为天津八大家之一的石家创办的。资金尤为雄厚,可谓无宝不收,无珍不藏。尤其四没落的郭家子弟,典当了一套明朝老家具,开价二万大洋,广昌当铺二话没说,直接拍出现洋二万块。葛沽镇当时只有广昌当铺收典田产宅院,为那些曾经名门望族的不肖子孙大开财源,提供挥霍资金,自己则坐收渔翁之力。那些典当了家产的败家子没有一个能够赎典的,使得广昌当铺大获其利。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所绘《津门保甲图说》,把当时海河右岸的建筑作了较为详实的描摹。其显著特点是海下地区凡有村庄聚落处必有一座或多座庙宇,海下地区境内有四十余座之多,仅葛沽镇就有二十余座。从津门直至大沽口,海河右岸迤逦流转成为一条祠庙珠链,一束文化脉流,一条风景弧线。这种布局和态势,是明清海河沿岸民间习俗的特有色彩。葛沽镇内的十八座庙宇,几乎都在三条大街上。而且以庙宇为中心形成的庙会,更是成了几百年来定期商贸中心和群众集聚娱乐场所。其中,尤以葛沽、咸水沽、小站三镇庙会规模最大,影响最广,尤其是葛沽冠压其余二镇。

葛沽众多寺庙庵阁开庙门的日子各有不同:灶离庙四月十六,东、西白衣庵、海神庙都是二月十九,王皇庙正月初九,长寿寺四月初八,文昌庙九月十八,地藏庵七月三十,财神庙九月十六,马神庙六月二十六,东、西土地庙二月二,娘娘庙正月十六。庙会,往往是一年之中最为繁荣热闹的时节。

葛沽的每年的年节,从腊月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六,才算告一段落,前前后后一共将近五十天。位于中心的娘娘庙、地藏庙和文昌宫是三个最热闹的地方。墙内善男信女,香火鼎盛;墙外香蜡酒果、绢绒花纸。尤其是娘娘庙广场上,卖年画对联的、卖鞭炮烟花的、卖彩纸花绸的、卖泥娃娃的、卖瓜子鸭梨的,简直无处插脚,叫卖声讨价声热闹喧天。

葛沽镇一年中最为重要和热闹的日子是正月十六,出娘娘大辇的这一天。葛沽镇是万人拥巷,欢乐祥和。这是一年以来,葛沽人最盼望的一天。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穿戴一新,尤其是大姑娘小媳妇一身大红,头戴绢花,都在街上转悠。看秧歌,瞧高跷,赏跑辇。饿了就在各色美食摊上,吃田大傻子的栗子、吃徐聋子的包子、吃李大来的大糖堆儿、吃张克昌的素卷圈、吃赵大肚子的毒药烧卖、吃炸元宵、吃麻花……。爱顽的要玩耍到夜半三更天,拥挤着朝娘娘庙去,站在家家户户的台阶上、大树上、墙头上,开始仰着脖子,大呼小叫地、一惊一乍地看娘娘庙广场的释放烟花和盒子灯。一直持续到凌晨,人们才恋恋不舍地回家睡觉。这一天之后,新的一年又将来临了。

现在再说说曾经繁华一时的杨惠庄,这个早已被人淡忘的海河漕运大码头。

明代嘉靖年间始有杨惠庄,万历年间又建立了渡口和码头。据清代嘉庆年间葛沽文人白清轩有诗赞杨惠庄码头:“岸北灯火照渔舟,河南一湾集千艘。”。诗句中可以看出杨惠庄这里,北岸停靠大多是渔船,夜晚渔火相映,渔船栉比排列。河南码头上,漕船集聚,樯桅林立,景象非同一般。

白清轩在《街市景物图》中为杨惠庄总结出四处景观。杨惠庄大街的街市纷繁,码头渡口的海门樯林,清真寺的肃穆庄严,皇帝行宫的典雅秀丽。

杨惠庄的街市码头最鼎盛时期是康熙至乾隆朝,那是因为康熙三十三年五月,康熙皇帝视察葛沽大沽海口时,在葛沽杨惠庄渡口登陆,杨惠庄渡口后来被称为“御码头”。康熙皇帝登岸之时,杨惠庄村以杨氏为首的回民子弟们,街道铺毡,茶果敬奉,老少妇孺,山呼万岁,兴高采烈之情发于内心。康熙见之龙颜喜悦,得知杨惠庄俱为回民,但还不曾建清真寺,因此降旨为杨惠庄建造了一座高规格的清真寺。还特别把驻跸行宫建在了杨惠庄,这是海下地区唯一的一座敕造皇帝行宫。

民国时期的杨惠庄,街道为东西走向,长约二里,宽近二十米,在村子西头有一座木桥,杨惠庄大桥。桥西北侧,是一片茂密葱青的树林,沿海河岸穿林有一条迂回的林荫小路,树林以西是行宫。站在任何角度上,都可以看见的是清真寺的日月宝珠的宝顶。一条大街上,买卖铺户多达百家,还有终日熙熙攘攘的人市和菜市、鱼市。街北河滩上,挨着渡口码头处,还有许多搭着布篷的摊贩,五行八做的,就连说评书唱河北梆子,吹糖人捏面人的都有。

九、清帝寻踪

清代嘉庆年间,葛沽文人白清轩《百草寻参》中记载:康熙皇帝三十三年五月十六出巡到葛沽。在观马场东北角观马台上,观看了葛沽大营海防军演练骑技,并登上东南角望楼,一展龙目。看到昔日蛤沽村近在咫尺,疏林矮屋,绿田环绕,沟渠纵横,阡陌交错。便问身边随从人,那里是什么村庄?旁边有人向康熙帝介绍了当年蛤沽村的前情后景。康熙帝望着眼前一片凄凉的景色,便触景生情,吟诗一首:“古村旧市余好景,秫篱白发话乡情。三两暮鸦点烟际,水鲜嫩蛤易绿畦。”

是夜,康熙皇帝住在葛沽大营总兵办公处迎宾厅。那天夜晚,大营灯火冲天,彤云泛彩,士兵们横刀立枪封锁住道口。

当时葛沽大营的副总兵陈义良,安徽人,退役后在葛沽西白衣庙后面安家落户。后来在跟子孙谈起康熙巡幸之事,还道那场面之浩大,旌旗如林,冠盖如山。

葛沽镇杨惠庄有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的驻跸行宫,大约始建于康熙三十三年以前。至今位于葛沽镇杨惠庄村桥西部,还有行宫村。

据清《汉文起居注》载:乾隆三十二年三月初五、初六日,乾隆帝曾驻跸杨惠庄行宫。解放初,该村口有碑一座,记此事,后失落无寻。

《天津县新志》也载:“杨回庄有渡口,传说清乾隆皇帝临幸海口,曾驻跸于此,后不知何故,将回字改成惠字。”《畿辅通志》也载:“乾隆三十六年二月谕:‘此次恭奉皇太后巡幸山东,由水程来往,用适颐安。总督杨廷璋以通州至杨村一带,向有沙淤,舟行稍滞,将天津杨惠庄行宫移建武清县之桐柏村,次日由宝稼营登舟,川途尤为便利。……'”

十、轶闻趣话

娘娘庙的来历

先有灶离庙,后有葛沽镇。

在这里我再说一个有关灶离庙来历的说法,虽然有些牵强附会,但是也非常有新意。说法是这样的:葛沽先民出自灶户和船户,灶户垒灶熬盐,煮海为业,衣食都仰仗于火,所以他们修建了火神庙,也就是灶离庙。离,就是《易经》上说的火,灶离也就是灶火,以熬盐为生的灶户都祭祀火神,灶离庙也是葛沽最早的庙。

那么葛沽的娘娘庙是怎么来的呢?传说,葛沽地区的船户受到灶户的影响,于是也供奉自己崇拜的偶像——护海娘娘,于是他们就修了娘娘庙。娘娘庙里有12尊娘娘,其中的天妃娘娘就是广为人知的渔家女――林默。娘娘庙是海下地区千年历史以来唯一一座为本地人而建,尊本地人为神建庙以祀的庙宇。人们把善良美丽的葛沽本地的渔家姑娘林默奉为神明,敬奉她、祈求她,希望在海上能得到护佑。还不惜大张旗鼓奏请朝廷,为她建庙,彩塑木身。为她制造车辇,为她请来众位天神陪驾,让她仪容慈爱地巡视人间,庇护葛沽地区的船户渔民。后来福建、江浙一带北来的船民,为了感谢天妃娘娘林默显灵救助船民生命,便把天妃娘娘林默请回了南方的故乡,慢慢演化成福建、江浙沿海一带的妈祖。所以说,葛沽娘娘庙是海神娘娘林默,或是妈祖林默,在全世界所有庙宇的祖庭。

娘娘庙建于明万历年间,也就是天后娘娘宫,是海下一带久负盛名的庙宇。娘娘庙建筑庄严雄伟,规模宏大,楼阁云集,金碧辉煌。院内分前后殿,前殿烛影辉煌、香烟缭绕,后殿大门常年关闭。

明朝地方志称“国朝四庙为四鼎”,东鼎葛沽娘娘庙,西鼎天津天后宫,而四庙之中唯有葛沽娘娘庙是“全供刹”,别地只供一尊,而葛沽所供各尊齐全,一共供奉十三位娘娘。娘娘庙几百年来,香火旺盛,并且一直有住持和尚修行参禅,直到解放后庙宇毁坏,才各奔东西。

从万历皇帝恩准修建娘娘庙以来,明清两朝皇帝,历来就有御封御赐之好。把葛沽娘娘庙看做国之重庙,并把天妃娘娘林默看为海防之神。康熙、乾隆两位皇帝更是每次巡察海防,游历津沽,必到娘娘庙烧香祭祀。并且先后为娘娘庙题写匾额,作诗记述娘娘庙盛况。

虽然葛沽娘娘庙建庙历史不到四百五十年,但是海神娘娘林默,在葛沽民间却是有一千的历史。早在北宋时期,就已经供奉护海娘娘林默了。后来,元朝入主中原,不许民间信奉汉神。燕王朱棣扫北以后,在未有娘娘庙的时候,多是船民和渔民在自家供奉。后来还是因为一件海难,护海娘娘林默才再一次重出江湖,成为万众瞩目的偶像。而且这一次,葛沽的老百姓把护海娘娘事迹更加发扬光大了,修建了一座当时海下地区最为豪华,最为壮观的一座巨庙。并且惊动了皇帝老儿,为护海娘娘亲自题赠匾额。

相传,明朝中叶,葛沽玉厚堂创始人张氏的海运槽船,在从葛沽往福建运货,途径浙江沿海的时候,忽然船遇狂风恶浪,漂泊数日至闽,方的脱险。此时才发现船舷曾经触礁,但因为有两条大鱼堵住了漏洞,才使得船没有沉没。张氏后来回忆,就在船遇难生死存亡之际,时隐时现看见天空中出现过一位渔家女打扮的年轻女子,难到真是护海娘娘显灵搭救的吗?于是在就近处弃船登岸,给护海娘娘烧香磕头,并且许愿回家后另塑金身,再造神像,在家永远供奉。回来后,张氏果然依照诺言,雕塑了一尊木刻的护海娘娘,供奉在西腰房内。后来许多船民听说张氏故事,也纷纷前来敬香,一时成为盛事。

明朝中叶的时候,葛沽街市繁荣,经济发达,商业、盐业及漕运,都正处于鼎盛发展时期,再加上海防重镇。真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当时在葛沽地区出现了许多财资雄厚,家产巨丰的富商大户。

后来在下司衙门的主持下,由葛沽最有名的八家大户领衔出资,修建了葛沽娘娘庙。

妖精地

妖精地,在葛沽镇马厂减河以南的九道沟村。相传,清朝光绪年间,葛沽有一位天地门白师傅,以剃头为业,在葛沽财神庙后面的道房修行,颇有影响,有许多人跟着练习。白师傅经常担着剃头的挑子到葛沽以南地区的小站、上古林一带去剃头,顺便教授徒弟。

一年冬天,白师傅由上古林回葛沽,走到官港北边九道沟村附近的时候,天已黄昏。正行走之间,忽听身后有人喊:“白师傅,白师傅,慢些走,请你给我剃剃头。”

白师傅闻听不觉大惊失色,后背起凉风,心道:天色这么晚了,在这野草荒郊外,居然有人要我剃头,不妖就怪。白师傅屏住呼吸,手里握紧烟袋锅,回头去看。立马吓了一大跳,原来是一位穿着皓白衣服,个头不高,大脑袋,头发蓬乱的白须老者。白师傅定睛细瞧,才看出这根本不是人,而是一个修炼千年的大树妖精。白师傅知道自己的功力不及妖精,决定采取不理会,继续走。白师傅想罢,回身继续走。不不想那个大树妖精竟然拦住了白师傅的去路,白师傅左走他在左拦着,右走他在右拦着。白师傅不管怎么走,都摆脱不了大树妖精的阻拦。这时侯大树妖精嘿嘿冷笑这道:“今天如果你不给我剃头,就休想走出这地方!而且你以后再也不能在这个地方经过。”

见此情景,白师傅心中暗暗打定主意。于是便假装无可奈何地样子放下担子,让那老者坐在柜子上。白师傅便拿出剃头的刀子,开始给那大树妖精剃头。白师傅锋利无比的剃刀在给妖精剃头的时候,好似在草洼割芦苇一样费力。趁着大树妖精闭着眼睛不注意的时候,白师傅忽然刀锋一转,立起雪亮锋利的刀刃,在大树妖精的疤痢斑斑的脑袋上用尽最大气力狠狠划了一刀。这一刀竟然从妖精的头顶一直划到脖子,雪白色的脓水立刻喷涌出来。只听那妖精怪叫二声,化作一道烟火腾腾的光向西逃去。

白师傅收拾好担子,赶着夜色匆忙回道场。回到道场中,便召集来徒子徒孙,将经过向讲述了一遍。最后叹道,我这一刀,破了大树妖精千年的道行,但是自己也损去阳命。三日后我必死。并且再三嘱咐:我死后,为了震慑大树妖精回到葛沽来惹是生非,你们务必打两道铁箍,用它抬着我的棺材,到我遇见妖精的地方转圈,铁箍在什么地方断了,你们就在那里下葬。这样我永远埋在大树妖精修炼的地方,妖精就只有远走高飞了,保我葛沽一方水土的安宁。

三日正午之后,果然白师傅无疾而终,死时气定神闲,仿若睡觉。出堂的那天正是腊月初八,天寒地冻下着鹅毛大雪。白师傅的徒弟们抬着师傅的棺材在白师傅遇见妖精的草洼内转圈。冰天雪地里,从早晨一直转到下午,就在徒弟们累的气喘吁吁,堪堪不支的时候,铁箍才终于断裂开来,于是就地安葬,垒起一座高高的坟茔。这座坟就是在葛沽妇孺皆知的师傅坟,这块地后来葛沽人就把叫做――妖精地。

师傅坟的传说

师傅坟,位于葛沽镇以南四里三合村北。师傅坟高约四米,呈覆锅状,占地面积约有二亩。青石墓碑高有两米,宽一米。石磨细腻,做工精巧。年深日久,碑上字迹在五十年代中期已经风化模糊,需仔细辨认。解放前的百年时间,每年清明节前后,都会有老人们用车拉着柴草,烧纸香烛,打锣敲鼓,为这位天地门师傅扫墓填坟,他们就地取土和成泥,把坟泥一遍。这些老人哪里人,从哪里来,葛沽人没有一个人知道。只是这样的祭祀,从来不曾间断过。

坟内埋藏的是一位大约卒于清代光绪初年的天地门的师傅,其人只知道姓白,生卒都已不详。据耄耋老人们讲,这个天地门的师傅家住葛沽西头,道房在葛沽财神庙后面。

在石碑右侧,放置着石桌石凳,正方形的桌面上刻着“万古流芳”。字体笔线刚劲,结构严紧。在桌面正中有一个茶碗大的石洞,深约二寸,里面长年积水不枯,水清如露,碧澄涵天,仿佛深不可测。石洞里面的清水,甘甜爽口,喝了神清气爽。有好事者,把石洞里的水淘干,可是一转身的功夫,里面又是一碗清亮亮的水。再去淘水,保准便手脚不听使唤,心慌气短,有堪堪毙命之险。不知从什么年代,一个砍柴的老人无意中在这个石洞里洗了洗眼睛,转天竟然治愈了视力模糊的老花眼。石洞里面的水有神气,很快传遍了葛沽全镇。于是葛沽人得了眼病,都到这里用水洗一洗,转天就会痊愈。简直神乎其神,眼看着真的能够治好眼病,不由得你不信。因此,人们都称它叫做为“神医眼”。现在葛沽镇的老人们还经常念叨,神医眼还是很灵验的,治好了许多人的青光眼,老花眼。到底这里蕴藏着什么科学秘密,询问了许多老中医,都说不出其中道理。

解放初期,坟旁的石桌石凳忽然不见了。有人说,这是被憋宝的南蛮子,偷走了。六十年代,坟墓被挖掘,但令人奇怪的是,里面除了一块刻有字迹的青砖,什么都没有。

玉皇庙的井

葛沽玉皇庙大殿内有一眼井,位置在玉皇神像的后面。井口不大,与大号的水缸口相仿。这眼井很深,据说从来没人能看见过井中的水。

这眼井是天然形成的,还是先人开凿的,也没有人说的清楚了。当初建玉皇庙时,这眼井就已经存在了,被一块大青石板掩盖着。当时,择选庙址的风水先生,见此井惊呼,喜言此井乃通海之眼,龙王之女幻化人性,普渡众生所经之路。必不可毁之,一定要妥善保护起来,这样葛沽才世世安康,子孙咸宜。所以葛沽民众为了把海眼保护起来,在建庙时将它设计在大殿内玉皇神像的后面。在全国所有庙宇建制中,把水井建在大殿里,葛沽玉皇庙独一无二。

这眼井究竟有多深?是海水还是淡水?古来好事者,没少尝试过测试。最后,还是玉皇庙的一位老和尚给出了答案。此井深不可测,井水可淡可咸。

小时候听郑六爷讲过,他和李七爷在年轻的时候,曾经专门跑到玉皇庙的水井,用一捆三百多码的鱼线拴上玉皇神像前的铜香炉,直到鱼线放到头了,也没有测到底。于是郑六爷投下一颗石子,大约半袋烟的功夫,才听到轻微的扑嗵落水声音。估计得有最少二、三里地那么深。如果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伏在井内,可以听见水拍击岸的声音。尤其是海水涨潮的时候,潮头行过葛沽大弯的时候,井中声音最响,明显可以感觉出潮水涨落,波涛澎湃。于是孩子们喜欢在海河涨落潮的时候,趴在井口,听海潮的声音。

为了安全起见,这口的井平时是用石板盖着的,但是必须不能全部盖死,要留下一道缝隙,为了小龙女来往人世间的方便。民国二十八年,葛沽大水的时候,玉皇庙的这口井是立过大功的。当时整个葛沽镇,一个月左右处于一片汪洋,就连慈云阁都打了二米高的围埝。玉皇庙的庙祝打开了井盖,淹没葛沽的大水,在这里分洪了一部。

玉皇庙的这口井,又被称作龙女井、海眼。前文我们说到位于葛沽西南六里的邓岑子村贝壳堤上的鱼骨庙,一眼泉水拱出于贝壳堤,干旱不竭,洪涝不溢,清澈见底,只因咸涩难咽,顾不能饮用。人伏在泉眼上,可以听到潮起潮落,波涛澎湃之声。相传这就是通海的海眼,是北海龙王三太子幻化人形,来往人世间布施恩泽的必经之路。

玉皇庙的龙女井传说下来这是这样的,北海龙王的小女儿,为了和哥哥北海龙王三太子比试为天下苍生施恩技能,所以,偷偷也建造了一个海眼,为自己来往人间方便使用。龙王三太子喜欢变化成英俊书生,小龙女则喜欢摇身一变成美貌村姑。

所以,在葛沽民间历史上,只要是老百姓解释不了的现象和事物,最后归根到底都会算到三太子和小龙女的身上。

娘娘庙的旗杆

葛沽娘娘庙门前有两根旗杆,每根高九丈九尺,都是最为珍贵的树种,东侧为铜杉木,西侧为铁杉木。据海下历史记载,这两根旗杆是明代万历皇帝朱翊钧因对天妃娘娘林默大加褒奖,所以特别恩准修建葛沽娘娘庙时从海南岛运来的。旗杆上各有一面丝绸杏黄色大旗,宽一丈二尺,长两丈四尺,凌空飘摆,哗啦啦如海河奔腾如海的流水,又好似彩云舒卷,曼舞晴空。每到腊月,两根旗杆上各点十二连灯,夜晚遥望如群星在空中闪烁。当年义和团红灯照晚上手举的红灯,就是从葛沽娘娘庙这里学来的。

据葛沽民间记载,宣统二年农历七月初二中午,突然天空乌云翻墨,雷声滚滚,北面天空出现了罕见的亮丽彩霞。眼看着天昏地暗的于往日不同,大雨滂沱就要来临,街市上的行人连忙往家赶。果然不出一袋烟的功夫,风雨交加,铺天盖地而来。忽然一声惊天霹雳,镇动了这个葛沽镇。就在此时,娘娘庙东侧的那根铜杉木旗杆,被通梢击裂。躲在庙门口飞檐下避雨的人们,同时看见有比家猫还大的一只壁虎从旗杆吊斗里摔到了广场地上。这只浑身土黄色的壁虎落到地上后,浑身抽搐,七窍流血,已经不能动弹了,不待风停雨收便一命呜呼了。

这一消息不出一天,便传遍了葛沽的大街小巷,谣言四起。说什么的都有,一时人心惶惶。好在娘娘庙德高望重的主持大和尚出面辟谣,人们才平静了下来。年余七旬的主持大和尚说:这是一只被上天谴下来面壁思过的神仙壁虎,由于该壁虎不死悔过,继续祸虐人间,专吃小孩。所以,天故派遣雷公击死它。

旗杆断裂后,有本镇马掌铺掌柜的王丙禄和儿子王德顺打造了十八道镔铁箍,将那根铜杉木旗杆加固修复好。这样,气象雄伟的娘娘庙,又回复了往日威仪。尤其是那根被打了十八道镔铁箍的铜杉木旗杆,大老远去看,太阳光辉里光芒四射,华彩缤纷,大有瑞彩祥云之兆,仿佛天妃娘娘御辇出行。远眺娘娘庙旗杆一时成了一道风景,尤其是雨后天晴的时候,娘娘庙十八道镔铁箍的铜杉木旗杆格外的绚丽。

徐世昌葛沽口拜墓

徐世昌,生于1855年,卒于1939年6月,享年85岁。字卜五,号菊人,又名水竹邨人。1918年被段祺瑞的安福国会举为总统,1922年下野后隐居天津。

徐世昌原籍浙江人,他先祖徐仲麟在明末崇祯年间,由浙江鄞县北迁,后因三世祖徐学渊入赘天津张氏,方始籍天津。徐世昌曾祖徐城外居河南,复又改籍于河南。从此四世都与南结下了不解之缘,徐世昌的爷爷徐思穆在河南中河做过通判。徐世昌的父亲徐嘉贤带着夫人在候补河南汲县主簿时,于咸丰五年(1855)九月十三,生下了他。

在葛沽地区一直流传着一个有关徐世昌的故事,那就是徐世昌葛沽口拜墓。1886年,三十二岁的徐世昌进士及第后,到葛沽官港的徐家房子扫墓祭祖。徐世昌先是从天津城坐船沿着海河到了葛沽镇,然后从葛沽顺着马厂减河一直到达官港腹地。在官港南缘,有几个高出地面两至三米的坨地,这些坨地千百年来历经风雨,草木萋迷,水鸟栖息。其中有一个面积比较大的坨地上,矗立着许多座高大的坟茔,这些坟茔就是徐世昌家族的祖坟。墓地北侧筑有一座大坟山,高有三丈,方圆十丈,这就是徐家天津的一世祖的坟墓,也就是为徐世昌高祖的父亲。徐家坟地周围草木丛生,蓊蓊郁郁,小溪潺潺,鸟语花香。在墓道前面建有几间十分考究的青砖画檐的房屋,里面供奉着徐家列祖列宗的牌位。旁边三间通透的大瓦房,住着徐家常年雇佣的守墓人,这就是当地人所称的徐家房子。

徐世昌因患膀胱癌,病逝于天津。在他临终前,曾有遗言:将自己葬到河南辉县苏门山。可是因社会动乱,路途遥远,多有不便,因此未遂其遗愿。便埋葬在天津葛沽的荆条洼,也就是官港的西坨子,徐家房子。徐家先祖墓地内,由于害怕日本鬼子对其死后的加害,所以此事当时基本上知者寥寥。

 




  网站简介   |   新闻中心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站点地图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0 Mingwang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名网 通用网址:名网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   联系电话:15101061978   邮箱:sdgrb369@163.com
山东办公地址:济南市历城区黄台南路   联系电话:18653163612   邮箱:sdgrb369@163.com
鲁ICP备140251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