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文:“职工把一家生计交给我”
- 作者:梁琦 涂春立 李柯勇 宋振远 来源:中国名网 发布时间:2010-01-25
■人物背景
王志文,曾荣获市劳动模范、市优秀质量管理企业家等荣誉称号,并被选为北京市青年突击队协会副会长,北京市质量协会理事等。现任北京城建八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2001年,王志文出任城建新创公司总经理,结合公司实际,组织并制定了一系列改革方法和措施,使公司在短短4年间,从一个实力不强的改制单位,转变为集团公司重点培养的示范单位。承建的19项工程,除1项外,全部获得了北京市结构长城杯以上质量奖。通过打造精品工程,提升了市场份额。目前公司的经营范围已从北京扩展到6个外省市,并首次投标入围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国家工程。
今年的劳模评选还在公示候选人的时候,网民的质疑之声就已经四起,其中火力最集中的就是带“长”的太多。全国劳模表彰大会筹委会评审组负责人为此在与网民交流的时候,也拿出很长的时间来解释。我们今天对话的就是一位董事长,而且他曾经还是青年突击队长,在他的从业履历中,带“长”字的时间很长———从最初的队长直到今天的董事长。对于负责人当劳模,他说———
2001年初,被剥离组建的新创公司(现更名为“北京城建八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已经两年没有揽到一个“活儿”了,数百名一线工人长期没活儿干,靠公司按月发放的200元生活费度日。被窘困所迫的工人一合计,打着“要活干、要饭吃”的横幅,开始了连续十余次的上访。2001年6月5日,原城建一公司奇然家园项目部经理王志文,被推上了新创公司总经理的位子。在短短的3年里,该公司年开复工面积已达百万平方米,年总产值逾4亿元,年利税逾1300万元;资产增值率、职工收入逐年上升。
五一节前,在赶赴劳模表彰大会前与记者的对话中,记者充分感受到了这位“老”青年突击队长、“新”全国劳模的自信和务实。
■劳模
■给我个人带来了压力给工作带来了实惠
问:在此次劳模公示中,有人提出带“长”字的官员升职就是一种肯定,不应参选劳模。作为基层公司董事长,您认为如何?
答:带“长”字的以企业法人、经营者居多,就我个人了解,在北京市推选出的候选人中,只占8%,比例并不高。但是,这些人所从事的工作比一般的从业人员多很多。一个好的一般从业人员做好工作,其影响仅限于他自身或某一领域,而经营者的工作好坏,却影响到整个单位职工的生存状况。有了好的思路,就可以引领企业向前发展,这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模不应仅局限于在一线劳动的人身上,也应该面向全社会的劳动者。
问:近期官员的腐败行为屡屡被揭露。您认为应如何规范和约束劳模官员的行为,维护劳模荣誉的纯洁?
答:要靠个人素质,更要靠监督机制。个人品行能够起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公关应酬是必须的,求人办事也要花钱,这时候,个人尽量少参与,实在躲不过去的,也要时刻提醒自己。此外,在重大决策时,应通过股东会、董事会等机制,集体决策,尽量避免个人决策。还可以通过群众举报等办法,建立起社会监督网络。
问:当劳模给您个人带来了哪些实惠?劳模是否意味着也要失去一些东西?过去当劳模和现在有什么不同?
答:劳模给我个人带来了压力,给工作带来了实惠。2000年,我被评为北京市劳模。2001年调我去新创时,尽管心里有想法,但也要服从组织,因为至少我还是个劳模。刚到新创,企业没起色时也有压力,因为我是劳模,要把企业带好。要求别人时,自己先要做到,起到示范作用。当了劳模,在同等条件下,拉任务、找活给加分,这说明了社会对劳模的认可。过去当劳模时,我只带着一个二三十人的队伍,现在是1000多人的队伍,这些职工不仅把一家的生计交给了我,还要求得发展。所以,对我来说无论是知识还是开拓创新的要求也更高了。
■上任
■当务之急是解决员工的就业和收入问题
问:4年救活一家企业,是多少企业家的梦想。来到新创之前,就预料到了今天的结果吗?
答:来之前曾犹豫过不想来。当时我担任项目经理6年了,各项工作进展很顺利,不愿“挪地儿”。可又一想,新创公司毕竟是从一公司分离出去的,我也曾经是劳务分公司的经理,那是培育我的老家,再说集团的安排一定有它的道理,于是下定决心去试一把。城建新创实业公司组建于1999年,当时,城建集团以一公司为试点单位,实行主业与辅业的剥离。将劳务、防水、地基、水电安装分公司,构件厂、金属结构厂、伤残劳保人员和公司机关部分人员共1200多人剥离出去,组建新创公司。
问:当时您上任时只有38岁,面对那些一“车皮”来的“战友”,解决陈年老账是不是很棘手?
答:民以食为天,来公司的第一件事是调研。看着员工们焦虑、怀疑、期待的眼光,听着员工们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希望,我的思路也逐渐清晰了,当务之急是解决员工的就业和收入问题。我们先把95名劳务人员改为扩场队,又把40名劳务人员转为机电管理和专业人员,紧接着成立新的工程项目经理部,安排20多名自有职工上岗,继续向一公司输出20余名特种作业人员,又把劳务人员的管理费变暗补为明补,加上恒润商务中心工程一些项目相继开工,员工就业紧张形势很快缓解,500名赋闲两年的一线职工找到了挣钱养家的就业岗位。
■饭碗
■与其让他们像藤蔓一样攀绕在公司的树干上不如赐予他们筋骨,让他们也成为树干
问:有人说您是先让大家捧住了饭碗,又开始砸饭碗?
答:全员上岗的稳定是暂时的,在做调研时我发现不少问题。比如,劳务人员多、小企业亏损、承包分配机制不活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就不可能让企业真正稳定。原属的防水、地基、装饰分公司及构件厂、金属结构厂,原为配合项目施工而存在,公司分家后,失去了原有市场。与其让他们像藤蔓一样攀绕在公司的树干上争享阳光、空气和汁液,不如赐予他们筋骨,让他们也成为树干。这5家小企业由国企改制为民营股份制企业,与此同时,公司以优惠的政策,鼓励210多人自谋了职业。此外为50多名到一定年限的老职工办理了内退,用买断性补贴的方式将30余名伤残劳保人员移交给了社会民政部门。公司从原1200余人减到710人,轻装上阵。2002年相继组建了9个工程项目经理部,企业的生产经营一下子变得红红火火。那5家小企业改制后,运用灵活的机制,也开始了快速发展。
■挣钱
■只要规范、有序地管理就能创出“精品”
问:业内都说您当年靠“危改起家”,利再薄,也能坦坦地挣钱,回头客不断。近几年北京建筑市场僧多粥少,仅仅靠回头客是不够的。您怎么办?
答:质量。1996年北京甘家口危改小区二、五号住宅楼工程,是我初任项目经理承建的第一项工程,那时每平方米571元的全市最低楼房造价,别人都说赔钱,其实只要规范、有序地管理,就能创出“精品”。高品质的产品一定是出自高品质的管理,而这种管理的本质和关键在于企业基础性的系统管理、目标管理、标准化管理。2002年间,我们通过了ISO9001、ISO14001、OHS18001三个标准体系认证,2003年,又在全国建筑企业中首家通过标准化管理认证。自我上任至今,公司所建的19个工程项目,除一个旧村改造项目外,其余18个项目均获得了北京市结构长城杯以上质量奖,其中一项获国家优质工程奖,2项获竣工长城杯奖。
■下岗
■对于这些员工只能面对面沟通取得“早改早受益,晚改不如早改”的共识
问:不停地改革是否意味着不断有人下岗?
答:有件事至今还使我记忆犹新。2002年初,公司投标某大厦工程,工程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是一个工建工程。我和业主的关系相当不错,他们也积极为我撮合。这对当时紧缺工程任务的新创公司来说是一次极好的机会,我们也憋着劲儿,志在必得。结果只是因为公司是二级资质而未能成功。至于投标运作过程的艰辛与复杂,不说大家都明白。那种失败的滋味让我现在还难受。
要有业绩和壮大企业综合实力,就必须改革。2003年3月,我们城建八公司由二级企业资质晋升为具有房建、市政、装饰、机电四项一级资质的施工企业,重新回到了城建集团建筑施工主营队伍的行列。劳务分公司的所有建筑劳务工人妥善转岗,彻底实现了公司由“劳务型”向“管理型”的转变。
改到深处是观念问题。当真正涉及到个人切身利益的时候,我们有的职工说:“我从当兵到现在干了二三十年,把青春和热血都献给了国家和企业,今天说让走就走了,我不走,生是城建的人,死也是城建的鬼。”有的质问我,都是坐一个火车皮来的,凭什么把我们推出去不管?从感情上讲,他们确实是我们的同乡,是我们的战友,而且其中一些员工年龄大、身体差、技能低、家庭负担重,但是如果不改革,企业将很难发展,他们以后的生活更得不到保障。对于这些员工只能面对面沟通,就职工普遍关心的身份、补偿金及今后就业问题直接解答,通过解答让职工对优惠政策开始感兴趣,再实际测算和比较,取得“早改早受益,晚改不如早改”的共识。2004年,我们下属的水电分公司顺利完成民营股份制改制;成立了项目管理分公司,以加大对外埠市场的开拓力度;精简20余名机关人员充实到基层;积极与国内外企业共商合作,谋求公司的股权结构调整。
■权威解读
记者(下称“记”):不少网民提出,劳模名单里,局长、董事长、队长、总经理、书记、所长或者总××、副总××太多了,普通员工比例较低。有人甚至质疑,这究竟是评选“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还是评选“官员模范和先进领导者”?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评审组负责人(下称“评”):在评选之前,筹委会确定的评选原则是“面向基层、面向一线”。据此,评选办法规定,在全部劳模中,企业职工不得少于45%,农民不少于20%。在职工中,要求一线职工和工程技术人员不得少于55%,企业负责人不得超过22%,其余的是企业管理人员。在农民中,要求乡镇企业负责人不超过20%。企业职工和农民之外的名额,是留给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事业单位的,而党政机关的司局级以上干部一律不参评,县处级干部不得超过党政机关干部推荐人选的25%。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与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同等对待,但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专家或学术带头人,可按科教人员对待。从评选结果看,各类人员比例都没有超出规定,劳模中占绝大多数的还是基层劳动者。
记:但为什么给大家的感觉还是“官”多呢?
评:一个直观原因是名单的排序方法。有很多网民说,北京评得好,一线工人多。其实,北京和其他省份劳模构成差不多,只是北京把工人排在了名单前列,大家就觉得工人挺多。而有些省份排名,一上来就是董事长、总经理,让人感觉领导太多。再有,在有领导职务的劳模中,有些原本是工人,由于表现突出,近几年被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了。这也是人们感觉“官”多的一个原因。
记:不可否认,近年来,企业领导当劳模的多了,而在王进喜、时传祥时代,劳模中的企业领导寥寥无几。为什么现在不少企业领导想当劳模?
评:政治荣誉是一种吸引力,但更关键的还不在于企业领导个人,推荐领导当劳模,常常是一个企业的集体愿望。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生产经营没有自主权,企业负责人当不当劳模跟企业没有多少利益关系,最多也只是给企业带来政治荣誉,而不会带来经济上的好处。而现在,企业已成为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并且参与市场竞争。企业负责人是企业形象的代表者,他们获得荣誉后,企业在社会上的信誉度也会相应提高。比如一个工程企业的负责人当上全国劳模,企业就会在招投标中占据有利地位,这就意味着经济利益。尽管目前反对领导干部当劳模的呼声很高,但是如果到推荐领导当劳模的企业去征求意见,大多数职工是拥护的。因为推荐领导比推荐普通职工对企业更为有利。
记:也有人提出,领导干部获得荣誉的机会远比普通职工大得多,他们理应把当劳模的机会让给普通职工。还有人认为,领导干部可以当“优秀企业家”,而不应该加入劳模评选的行列。怎样看待这种说法?
评: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也要看到,在企业中,领导干部、中层管理人员和普通职工都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只是分工不同,他们都应该有当劳模的机会。
对话新劳模感受新劳动
“劳模”,一个感动过几代人的名词,如今人们已经耳熟能详,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对年轻人来说是有些老旧的词汇。在这个春天它开始变得不同,在媒体和坊间新劳模的概念不胫而走。首次网上公示候选人,首次将私营业主和外来务工人员纳入评选范围,众多热点人物出现在候选人名单中……可以说,劳模评选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争议。在这个以劳动命名的节日里,本报推出系列报道《对话新劳模感受新劳动》,从今年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中选出代表性人物进行对话,并围绕相关热门议题进行讨论,追踪和记载伴随时代变迁而变化的共和国的劳模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