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元:追梦中国茶叶第一品牌
临近国庆、中秋两大节日,京城百年老店张一元的门前熙来攘往,一派热闹景象。人们或者买一两斤茶叶回家一品馨香,或者挑几个精美的礼品盒走亲访友,或者在“张一元”的牌匾下拍照记录古街老店中浓浓的北京风情。在秋日的阳光下,“张一元”的牌匾显得格外耀眼,似乎在诉说着百年的浮沉,也似乎在昭示着今日的辉煌。
几十年了 终于盼回了这一口
人们或许不会想到,就在60年前,张一元这家老字号已是濒临凋敝,就在17年前,它还只是一家只有几名员工和6000元铺面资产的破旧小店,而今天的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已成为拥有120家连锁茶庄,销售收入超过4亿元的全国茶叶行业领军企业,不仅连续多年名列全国茶叶内销榜首位,而且拥有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店、中国茶叶第一品牌等诸多荣誉和资质。2007年“张一元茉莉花茶窨制工艺”成为全国唯一一家代表茉莉花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茶叶制作技艺,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国家茶叶审评专家王秀兰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柴米油盐酱醋茶,茶虽然排在出门七件事的最后一位,和北京人的渊源却很深,北京人喜好茉莉花茶的习惯,更可以上溯到清朝。创立于1900年的张一元过去就是京城有名的茶庄,它的茉莉花茶尤其为京城百姓认可,是北方人饮茶最具代表性的品种和北方茶文化的重要符号。
由于战乱等各种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张一元已经风光不再。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张一元的品牌一直湮没在茶叶统购统销的机制中,惨淡经营。1992年,王秀兰出任张一元茶叶公司总经理。上任后,她走出了在今天看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步棋:打造品牌。
当时的张一元,店内已难寻半点历史的印迹。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张一元,王秀兰就利用包装纸内芯印制了介绍张一元的宣传页,四处发放。她还远赴安徽歙县,去创始人张昌翼的家乡寻根。当时,茶叶统购统销的机制还没有完全打破,王秀兰坐着火车硬座来到福建闽东、闽北产茶区,推介张一元的品牌。为了争取货源,她不惜和人家拼酒,她的执著、豪爽打动了厂家,茶叶终于运进张一元。经过反复摸索,“汤清、味浓、入口芳香,回味无穷”的张一元茉莉花茶上市了,连最挑剔的老茶客都竖起了大拇指赞叹:“几十年了,终于盼回了这一口。”
为了重塑老字号的形象,王秀兰对张一元进行了翻扩建,从店面到内部装修,全部体现老字号的特色。如今,古朴典雅的张一元已经成为前门大栅栏街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古老的张一元又回来了,它与众不同的口味,留住了京城的老老少少。他们有的全家五辈人都对张一元情有独钟,有的即使搬迁到郊区,也要时常回到老店里,称一斤茶叶,闻一闻茶香。新生的张一元已不仅仅是茶叶的代表,悠悠茶香,穿越了历史的时空,让无数怀旧的北京人找到了失去的回忆。
“买茶叶认张一元”,老北京的这句俗语在今天依然被不断印证着。每到新茶上市时节,张一元门前总会排起长长的队伍,最具特色的茉莉花茶生产多少也总是断档。今年上半年全球经济下滑,很多企业都开始“猫冬”,张一元的品牌却丝毫没有萎缩,上半年营业额保持了大幅增长。王秀兰说,品牌不仅体现在影响力上,也体现在承受力上。在严峻的考验面前,张一元的品牌依然坚挺。
茉莉毛尖走入寻常百姓家
王秀兰曾经说,品牌的背后需要产品质量和优质服务的支撑。张一元为什么能让众多北京人独爱这一口,靠的是纯正的口味和精湛的技艺,靠的是对传统制茶工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因为茉莉花茶制作工艺的复杂和漫长的周期,好多业内人士都不敢轻易问津。张一元不仅复苏传承了传统的窨制工艺,还原出绵延上百年的经典口味,还结合现代市场的需求和特点,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尝试,赋予传统工艺新的活力。在众多文化、民俗、茶叶专家参与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评选中,“张一元茉莉花茶窨制工艺”一枝独秀,榜上有名。
每年春分是张一元采摘春茶的时节,茶叶被制成茶坯后,要到夏天三伏时才开始进入制花茶的流程。工人在茉莉园中采下含苞待放的花蕾。采花须在连晴三日后的午后,因为那时的花花粉浓度最高。阴雨天的花被称为雨花,是不能入选的。采摘完毕,就进入挑花流程,那些成熟、饱满的花蕾被筛选出来,细小的花蕾或者死蕾则被刷掉。挑选好的花蕾经过养花,在恰到好处时和茶坯混合起来。掺花的过程对天气非常挑剔,这也让王秀兰形成了对天气的敏感,她形容做花茶每年都好像在和老天爷赌博。为了防止茶叶发酵,中间要经常进行散热。等到茶坯充分吸收了茉莉花的水分和香气,就开始进入起花阶段。工人们把茶叶从花中筛出烘干,第一个窨次才算结束。一般花茶需要如此循环往复8个窨次。等到新茶上市时,常常已是8、9月份了。
复杂的窨制工艺,每一步都有严格的要求。因此,每年的产茶季节,王秀兰基本上要在产区度过,每一批成品都要经过她的品评。为了让百姓喝上最正宗的那一口,闻到最地道的茶香,张一元在质量上从不敢有半点松懈。张一元率先在质量管理上形成规范,先后在行业内率先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及QS食品质量安全(A)级企业认证。为了从源头严把质量关,张一元陆续在福建、浙江、安徽、四川甚至台湾等优质产茶地建设了30个无公害茶叶基地,而且每个生产批次的茶叶都要送到国家茶叶质检站进行检验,以保证产品质量。张一元的认真执著成就了它在全国花茶市场的主导地位。
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秀兰认为,传统工艺的传承其实也是改革创新的过程,传统工艺的生命力来自于继续为社会服务和自身的不断发展。为了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张一元深度挖掘传统工艺,恢复传统品种的生产,使已消失30年的柚子花茶重新香飘京城。他们还挖掘出已失传50年的茉莉毛尖制作工艺,茉莉毛尖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这种昔日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享用的茶叶通过张一元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肩负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重任,王秀兰既感到欣慰,也感到压力。欣慰的是,古老的制茶工艺在自己手中得以复苏和发扬,三十年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但是未来依然任重道远。作为张一元掌门人和经验丰富的茶叶专家,王秀兰将自己几十年积累的全部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职工,张一元茉莉花茶制作技艺展览馆和国家代表性传承人工作室也已进入建设阶段,在今年年底将与消费者见面,从而成为传播中国茶文化的又一个生动课堂。
喝绿茶也认张一元
张一元不仅要留住茉莉花茶的缕缕清香,更要留住萦绕其中的中国文化神韵。 1998年,张一元在北京举办了首个“绿茶节”。王秀兰打破茶叶消费的地域局限,根据北方消费者的口味对绿茶进行工艺改良,使其既保留南方茶的清淡,又有北方茶的馨香。很多北方人通过张一元认识并喜欢上了天然健康的绿茶,从花茶起家的张一元实现了当初王秀兰定下的目标:喝花茶找张一元,喝绿茶也要找张一元。
1999年,张一元又推出了“茶文化节”,传播普及中国茶文化知识,倡导健康的饮茶理念。“绿茶节”和“茶文化节”后来成为每年新茶上市时张一元的保留节目。每逢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张一元都会推出具有浓郁传统文化特征的民俗风情节,在上百家连锁店免费邀请顾客品茶,在大栅栏总店举办茶文化讲座和专题茶文化展览。2007年,张一元又涉足文化创意产业,开办张一元天桥书茶馆,定期推出传统曲艺表演;同时在张一元博元舫茶楼举办各种茶文化交流和茶艺培训、表演活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和北京茶业协会共同将张一元博元舫茶楼定为中国茶文化传播基地。2009年8月底,张一元天津分公司正式成立,三家茶庄、一家茶馆同时开业,将以文兴商的中国茶经营理念带到了津门。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张一元成为奥运村中国茶艺室的唯一指定运营单位,中国茶首次进驻奥运村,中国茶之盛名首次载入奥林匹克史册。身为奥运村中国茶艺室馆长,王秀兰深入公司各大茶叶生产基地,对每种茶叶评定把关,精挑细选。她还亲自向茶艺室服务人员传授茶艺。王秀兰率团队编创了《中华茶韵》演出和介绍中国茶文化的专题片,将小小茶艺室变成了展示中国茶文化的大舞台。在为奥运会和残奥会服务的50天里,150多个国家的首脑和运动员来到这里,体验中国茶的神奇魅力。这些来自海外的客人有的还对中国茶一无所知,甚至以为茶和咖啡一样,只能喝一泡,服务员告诉他们,茶可以泡很多次,而且二泡三泡更有滋味,他们品尝后连声称奇。中国茶成为北京送给世界的一个惊喜,也让王秀兰惊喜地看到了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的希望。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到来之际,张一元推出了体现喜庆主题的礼品盒,以此来表达这家百年老店重生的喜悦和对祖国母亲的祝愿。
赔钱做“高碎” 给老北京人留个念想
王秀兰深知,老字号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需要源源不断的新的活力。自从把绿茶成功推向北方市场后,“张一元”马不停蹄,又先后给北方消费者带来了安溪铁观音(乌龙茶)、武夷大红袍(岩茶)、祁门红茶、安吉白茶、云南普洱茶、天目青顶(有机茶)、台湾冻顶乌龙等产地正宗、质量上乘的各类好茶,产品种类超过300余种,满足了消费者的多层次需求。为了满足年轻人方便快捷的饮茶需求,张一元还开发了可以吃的茶含片,实现了品种的革新。
张一元在全国茶叶行业里,率先提出微笑服务、挂牌服务、情感服务等先进理念,以亲切感、温暖感、信任感、诚实感和留恋感这样的“五感”服务来接待每一位顾客。来到张一元茶庄,顾客能体会到北方人特有的热情好客。在买茶之余,还可以在茶庄里免费品品茶、歇歇脚。为了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张一元还提出多项便民措施,如送茶上门、代客包装、代客邮寄等等。张一元的服务理念还集中体现在“高碎”的产销上。“高碎”是很多老北京人的最爱,可是加工难度很大,从20世纪80年代就在茶叶市场上断档了。王秀兰总经理说:“只要老百姓喜欢这口儿,多大代价都得做!”。张一元专门请来退休的老技师,开始加工“高碎”。如果按质量和加工难度定价,每斤40元很正常,但张一元却一直保持了15元一斤的定价。每年“高碎”上市,张一元门前都要排起长队,甚至要请派出所派民警来维持秩序。“赔钱也得做,给老北京人留个念想。”经济效益的失换来的是社会效益的得,换来的是百姓的钟情和口碑。
1999年,张一元完成了从国有茶企向股份制企业的华丽转身,率先走出了一条基地+农户+加工生产车间+茶庄的产供销一体化的现代企业之路。现在张一元旗下已拥有120家连锁店,30个名优茶生产基地,3家大型茶馆,同时拥有现代化的饮品生产厂、茶叶科研所、茶叶配送中心、茶文化传播创意公司等多家机构,成为集产供销科工贸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
张一元还瞄准了国外的市场,开始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德国等十几个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进行品牌注册。到2007年上半年,就已经完成了13个国家和地区的注册。对于张一元和王秀兰而言,走出国门开店,已是指日可待。从单纯卖茶叶到致力于推广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张一元正一步一个脚印地实践着做大中国茶叶第一品牌的梦想。
最新相关文章
文章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