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可:水墨人生 大家气象
在中国美术馆的圆厅里,三幅总长度超过23米的水墨巨制,分别描绘了北京的胡同四合院、西藏阿里的古格王朝遗址、黄山的奇峰苍松,这一全景式呈现是对艺术家李小可近些年水墨探索的总结,那繁密的章法与笔墨,点线面的组合以及黑白、虚实、浓淡、疏密所构成的节奏和韵味,反映了作者超强的驾驭能力和走向自由表现的历程。
美术评论家邵大箴高兴地评价说,李小可有了一种“大家气象”。
宫雪(国画) 李小可
由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画院、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共同主办的“水墨家园——李小可作品展”7月11日至20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汇聚了李小可近年来创作的百余幅中国画力作,共分为“水墨家园”“雪域藏迹”“山水黄山”3个板块。
“家园”就是我们所处时代和赖以生存的自然,传统文化同样是一种“家园”。当你走进时,它会给你深深的感动和无限的表现空间。艺术家要把这种感动转化为个人化、程式化的绘画语言,需要用“艺比天大”的态度去感悟、实践,才有可能实现转化。李可染先生用“千难一易”“苦学派”“实者慧”来形容这个过程的艰辛,他创造了“李家山水”的高峰。多年以后,其子李小可以“学步”“问道”“以学为进”为座右铭不断坚持。如今,他也年近七十。
因此,邵先生之评价,不仅因为他是李可染的儿子,有最本真的艺术熏染和对其父艺术精神的继承;更重要的是对他在此基础上,逐渐摆脱父亲画风的影响,寻找适合时代要求的个性化语言的肯定。
展览上,有一份对北京大雅宝胡同2号院结构的复原图。那里曾聚集着20世纪众多的艺术大家:李苦禅、董希文、张仃、周令钊、黄永玉、吴冠中、王朝闻等。李小可的艺术人生从此地启蒙。展览以文献方式呈现大雅宝胡同的景貌,勾勒出前辈艺术家的生活状态,不仅形象地展现出李小可艺术学养的渊源与背景,更反映了艺术家心底那份浓重的文化情结和在艺术探寻过程中逐渐产生的一种文化思考。而“水墨家园”,正是他用水墨语言来表现对正在逝去家园的印象与记忆,提示人们从这些家园景象中获得创造未来的力量。
李小可当了6年兵,后在工厂里打了10年铁,“文革”后才开始研习水墨作品。许多年来,他水墨探索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坚持写生,重生活、重表现,走“以西润中”的艺术道路,坚持探索与创新。他的大量水墨写生,反映了他在此过程中发现新的审美领域和绘画语言的历程。
在写生基础上,他将生活中新鲜的审美感受注入到画面中。比如“北京系列”中《宫雪》、《墙外春风》,以熟悉的京城景致表现人文情怀;比如《正月的雪》、《圣地》,反映出他对藏地的人与自然、宗教文化的独特理解和表现,没有猎奇色彩,亦无故意渲染的宗教神秘,而是经多次深入后提炼出最能体现西藏文化特征的符号,呈现其个人体验;再如,“黄山系列”中,他将笔墨的厚重与烟云相对比,在呈现李家山水基本规范的同时,赋予了自己的创造,凸显了自我的风格。
无论是京华的红墙绿柳、胡同槐花、钟鼓相应所汇聚成的“家园”情怀,还是他曾近30次造访过的雪域藏地中,天、地、人、物魂牵梦萦的精神感恋,抑或对明清以降无数名家,尤其是其父李可染先生无数次描绘过的黄山的个人感悟,从中可以看出,缄默埋头于探索中的李小可,将其对中国艺术传承中笔墨韵味、思想内涵的理解,拓展为一种新的视界,令人回味和感叹。
最新相关文章
文章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