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商 名家 名士 名师 名医
名将 名门 名记 名厨 名角
名企 名校 名院 名所 名行
名队 名店 名车 名盘 财富
名牌 名画 名字 名作 名特
名吃 名酒 名烟 名茶 指数
名城 名镇 名居 名胜 名言
博客 故事 先模 画家 书家
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徐冠巨   王树国   谭旭光   郎景和   程皓:   

冯增木:教授曾是一个兵

  • 作者:牛文祥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1-07-30

冯增木:教授曾是一个兵
  随着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教授这个字眼已显得不再那么神秘,那么高贵。但对于一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多只有中小学文化的退伍战士来说,能走上教授这个岗位,不能不让人们投去赞叹的目光。

  退伍战士冯增木就是这样一个令人敬佩的人。

  (一)冯增木1950年出生于泰山脚下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父亲是个文化人,给予他不少启蒙教育。母亲虽是普通的农村妇女,也经常给他灌输做强人的道理。这都给冯木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也许是家庭教育和岱岳文化的影响,自幼天资聪慧的冯增木就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河水从哪里来、又流到何处去?月亮为什么不会掉下来?”他经常提出一些大人都难以回答的问题。当看到天上的飞机时,心想开飞机的人多么了不起,长大后他想当飞行员;当读到一些优秀诗歌、散文时,认为写文章是何等神圣,他将来要当作家;当看到一些绘画印刷品时,觉着画画的人是如此伟大,长大后还想当画家。这些美丽的梦幻从小便萦绕在冯增木的心头。

  冯增木理想多多,但与他有缘、也是追求得最为执着的还是书画艺术。摩崖石刻使他流连忘返,庙堂壁画令他心旷神怡。然而,贫困的农村无人擅画,求人无门,他便将积攒下来的一分分零花钱买成连环画反复阅读,揣摩中奥妙。他以大地为纸,树枝为笔,多年耕“笔”不辍。一次,他听说30里外的临县有伟人台像,放学后步行前去观看,晚上10来点钟回家后在墙壁上临摹。后来,冯增木浓厚的绘画兴趣被一位美术老师发现,教他素描、木刻、雕塑,孩提时代的他就成为当地山村小有名气的画家了。乡里乡亲都说,增木这孩子将来一定有出息。

  (二)小学、中学,有绘画特长的冯增木都是尖子生。可正当冯增木读完高中备考艺术院校时,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打破了他的梦。冯增木思绪万千。

  冯增木彷徨了。军营是年轻人的梦幻净土,他决心投笔从戎,实现自己的理想。1970,他带着喜悦与渴望,来到了解放军总参谋部测绘局服役。军营没有让他失望,冯增木被分配到装裱室,专门为中央领导和军委有关部委装裱军事地图和书画。冯增木勤奋好学,技艺与日俱增,同年被送到荣宝斋进修。荣宝斋是我国装裱艺术的最高殿堂,冯增木如鱼得水,系统地学习了装裱、揭裱和修复全套技艺。归队后,他将学到的书画装裱技艺融入到地图装裱中,总结编写出《怎样装裱地图》一书印发全军。冯增木从此成为所在单位的红人、能人。部队搞苦思甜展览,他任总设计师;办黑板报,他当板报组组长;开运动会,一米八几的他当队长。冯增木处处显身手,屡屡受表彰。然而,正是由于他的出众表现为别人嫉妒,他不得不于1976年离开自己钟爱的岗位,复员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土。

  争强好胜的冯增木回来了,邻居们投来了异样的目光。冯增木茫然了,他对天长叹——我还会有“将来”吗?

  冯增木感到十分惆怅。难道命运真的是如此吗?不甘心任命运摆布的冯增木,无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走路吃饭,一有空就细心观察一颗小草,一朵野花、一只小虫、一块石头,他都用笔精心描绘它的形态,晚上在煤油灯下整理书画装裱理论。后来他想,这也不是办法,等天赐机遇是不可能的,决定毛遂自荐到县美术厂求职。托人办事总要意思意思,弟兄们资助了十元八元的,自己又忍痛卖掉珍藏多年的小铜钱。

  苍天不负有心人,结果身怀绝技的冯木被录用了,分配到装裱车间。重操旧业的喜悦,使他忘掉了复员后的失落和烦恼,决心从零开始,用汗水和心血重新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那“将来”的彼岸。

  冯增木重新回到他钟爱的岗位,有说不出的高兴。他任劳任怨,忘我工作,并以精湛的技艺博得了大家的好评。后来,他被著名书画家、金石学家朱复戡发现,介绍他到济南发展。可冯增木找村大队开介绍信时,大队说需要小队同意;找小队,负责人又说还不知大队是否同意。实在无奈的冯增木耍了个小聪明,给小队说:“大队已经同意,要小队开信。”小队负责人了解冯增木的人品,立即开了绍信,继而开出了大队介绍信。这是冯木人生的第一次说谎。后来,他向村干部说明了情况,表示歉意。村干部没有丝毫责怪的意思,且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事,你能到省城工作,为村里争光,家乡人高兴。”

  冯增木闯荡于装裱、绘画高手如云的省城,其难度可想而知。他先后落脚于省一轻厅科研所等单位,最终于1979受聘于山东省工艺美术研究所,继续从事他心爱的装裱和绘画工作。冯增木也终于有了4平方米的“宿舍”。为此,他作打游诗一首:“檐下小厦三面墙,昏暗潮湿四平方。夏秋雨来穿顶漏,严冬滴水结冰霜。小床一张可栖身,纸箱两只藏家当。独居陋室整四载,管他夏暖与冬凉。”次年,还没多大成就、年仅30岁的冯增木又书写了“三十而立而不立”的条幅挂在床头,警示自己要继续努力,做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

  冯增木孜孜不倦的追求着、拼搏着,装裱、绘画技艺都有很大长进,继而转为山东省工艺美术研究所正式职工,提升为所长,晋升为研究员(教授级别)。

  (三)冯增木之所以能在省城安身并茁壮成长,得益于他在书画、装裱两大艺术领域里的成功与成就。

  冯增木从来没有一天停止对书画艺术的执着追求。他早年学习素描、油画,70年代开始学习山水、人物、花草、走兽画法。1979年叩拜于著名美术教育家、书画家张鹤云教授门下,专攻画鱼。冯增木牢记老师教诲,广交艺友,博学众长,深入生活,惜时如金。他曾在大明湖公园内寄居半年,朝夕与湖水相伴,浏览在风平浪静时,鱼是悠闲地呈“S”型漫游;在风浪中,鱼是竞争式顶浪而游;受到惊吓时,又呈“乱箭齐发”式逃离。每次出差去青岛,对他最有吸引力的好去处是水族馆和海洋博物馆。腥臭味弥漫的水产市场也是他经常驻足的地方。妻子每次买鱼回来,从不干家务的他,却干起了褫鱼的活儿。冯增木笔下的鲤鱼、金鱼、鳜鱼等各种鱼类,千姿百态,活灵活现,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为了进一步提高绘画水平,加强理论素养,39岁那年冯增木走进中国美术学院(原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进修花鸟画专业。这期间,他以小学生的姿态认真学习,临摩古今名作。他学习如痴如狂,除了笔墨纸砚外,陪伴他的是不离口的支支疾燃的香烟。一年学习归来,他的国画作品令人耳目一新,受到同行们的声声赞誉。

  冯增木画鱼已蜚声齐鲁大地,成为中青年画家群体中一颗耀眼的新星,是继张鹤云之后又一成就蜚然的画鱼人。他的作品经常参加国际国内展览和赛事,被中南海、全国人大和文博部门收藏。在全省乃至北京许多画店里,到处都挂满了冯增木的“鱼”。他还出版了《画鱼技法》等多部画鱼专著,深受“鱼画家”好评。

  冯增木不仅是画鱼高手,而且在书画装裱上也颇有建树。他在实践的基础上,潜心研读《装潢志》、《赏延素心录》等有关装裱史料,写出了28万字的《中国书画装裱》一书,系统、全面介绍了书画装裱历史,记载了不同时代的装裱风格、流派,概括古人装裱经验及自己实践中创新的操作方法。《中国书画装裱》获全国科技成果优秀奖,这在我国科技史上绝无仅有。著名装裱大师刘金涛先生看后高兴地在扉页上写道“装裱之书版本繁多,唯此书最为详细。”该书已再版10余次,发行量20万册,并在港、澳、台各地区发行。此外,冯增木还出版了《装裱技艺》等专著,总计70余万字。

  绘画、装裱融和一体,相得益彰。冯增木在这两个领域均有造诣,也大大提高了书画鉴赏能力。有人找他修复旧画,他—眼就看出大画家任伯年的人物画属伪作,而盖有“乾隆御览”的画也是赝品,持有者竖起大拇指赞扬他火眼金睛。

  其实,冯增木的人生辉煌又何止这呢?他研制出可反复使用1000次以上的水写纸,为初学书画者节省大笔习练费用。此发明已获国家专利。

  “泥腿子”摇身变成“金凤凰”。冯增木不仅跻身省城,走上处级干部领导岗位,而且还加冕“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山东兰竹画院副院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画院高级画师”等桂冠,荣获“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这就是冯增木,他曾是一个兵。
冯增木:教授曾是一个兵
冯增木:教授曾是一个兵
冯增木:教授曾是一个兵
冯增木:教授曾是一个兵
冯增木:教授曾是一个兵
冯增木:教授曾是一个兵
冯增木:教授曾是一个兵
冯增木:教授曾是一个兵
冯增木:教授曾是一个兵
冯增木:教授曾是一个兵


  网站简介   |   新闻中心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站点地图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0 Mingwang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名网 通用网址:名网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   联系电话:15101061978   邮箱:sdgrb369@163.com
山东办公地址:济南市历城区黄台南路   联系电话:18653163612   邮箱:sdgrb369@163.com
鲁ICP备140251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