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胜中: 艺术大展走向世界
吕胜中: 艺术大展走向世界 | |
|
威尼斯双年展是一个有着100年历史的国际艺术大展,每两年在意大利威尼斯举行一次,相当于一年一度的戛纳电影节。每次大展都要推出一些艺术界的新人,从1993年起,一些中国的艺术家开始通过威尼斯双年展等三大视觉艺术大展走向世界,不过他们都是以私人的身份接受国外策展人的邀请参加的。其中一位是用传统民间的艺术语言向现代人类传递对生命的感悟和崇拜的现代艺术家吕胜中。 1952年1月4日,吕胜中出生在山东平度大鱼脊村,父母都是农民。在吕胜中出生前,他已经有两个哥哥四个姐姐,他是吕氏家族中最小的孩子。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中国还没有实行计划生育,农村很多家庭都希望多生男孩,因为男孩将来是家里的壮劳力,又是家族延续香火的传人。幸好吕胜中是个男孩,父亲把他留下了。 对于吕胜中来说,从来没有想到要去从事艺术。在他的中学时代,依然是打定主意要去写小说当作家。但在1969年吕胜中17岁的时候,这一切发生了变化,那年他参军到了部队,被分配到了电影组。尽管很不情愿,但也要服从命令。他就像飘在河水里的一条船,只能顺其自然了。在放映组,吕胜中还是显露出他的艺术天分,他开始进行业余美术创作。只是没有想到,美术会成为他以后的职业。在1974年的冬天,他第一次取得了创作的成功。画幻灯不仅改变了吕胜中童年的理想,而且也影响着他以后的命运。 1976年,退伍后对吕胜中被推荐为工农兵大学生,正是因为他会画幻灯,被推荐报考了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 从1985年起,小红人逐渐成为吕胜中艺术创作的基本语言。吕胜中1984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年画连环画系读研究生,但他最早并没有想到要用剪纸来进行创作。1987年,他在进行毕业创作《生命。瞬间。永恒》的过程中,这种想法才逐渐明晰起来,那年吕胜中35岁。 当时他并不是特别自觉的,画完以后,他感觉是等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温习,他重新认识,认识应该说更深了,后来又发现很多很多各个民族,各个地域,确实有各个不同的部族在原始性的文化当中,都有做人形这种风俗,就觉得它是一个生命的符号,这个人形实际上是一个生命的符号,它不是具体某一个人,它是一个早期人类的自画像,而且大家不约而同都有这样一个符号,两手张开,是正面的、对称的,那么它就不光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有了,它是人类共同的一种造型,吕胜中觉得特别有意思,而且他采风的时候,也对剪小人有了兴趣,所以他85年就剪小人,一直没断。到了90年的时候,就开始做剪小人这样一个活动。 2003年2月17日,吕胜中接到通知,让他准备参加2003年威尼斯双年展的作品方案,这次双年展的主题是“梦想与冲突”。从4月20日开始,北京有许多餐馆陆续关了门,出版社和旧货市场也都不上班了,吕胜中不得不停止《山水书房》的工作。5月12日,有人从网上给吕胜中发来了一封邀请函。由于非典的流行,北京成为了疫区。已经有30多个国家限制中国人入境,中国艺术家能不能去威尼斯,还定不下来。 4月30日,吕胜中向中国策展人建议,如果受到“非典”的影响,我们争取在北京做一个威尼斯双年展的中国馆。目前,中国方面向国际组委会提出了这样的请求,得到了威尼斯双年展总策展人的同意,现在广州美术馆承担了设展的工作,准备在7月15日开展。吕胜中又开始打造他的《山水书房》,只是目前还处于“后非典”时期,他需要的6000册图书,眼下还没有着落。 |
最新相关文章
文章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