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芳:为兵服务付出真情就不难
高春芳在基层为官兵巡诊。冯振洲摄
从普通一兵到全国知名医学专家,从教授到全国政协委员,济南军区150医院院长高春芳从不失一名普通老兵的本色。
高春芳曾是一名边防通信兵,正因为来自于兵,所以他对兵有真感情,真诚为兵服务。他珍藏在柜子里的上千封感谢信、几十面锦旗,多半是基层官兵送给他的。
“为兵服务这难那难,付出真情就不难”
这些年来,高春芳的名气越来越大,慕名求医的人越来越多,可他从不摆专家权威的“架子”。他说:“为兵服务这难那难,付出真情就不难。”
前不久,基层部队一名战士小王患上肠道疾病,直接找到高春芳办公室,请他做手术。高春芳说:“这个手术很简单,为什么非要我做不可呢?”小王说:“我只相信你,怕别人做不好影响训练!”高春芳笑呵呵地答应了。
“基层官兵看病不容易,一定要礼到、医到、情到,舍得用好的药!”高春芳当院长后常对医护人员讲。
一次,医院收治了一名患白血病的战士。当时两套救治方案摆在高春芳的案头,请他决策:一套是做骨髓移植,需要花费几十万元;另一个办法就是用常规化疗,花不了那么多钱,也不用担多少风险。
院务会上,高春芳说:“我们要多替患者着想。战士还很年轻,什么办法好就用什么办法。”他拍板用第一套方案,亲自为这名战士做了骨髓移植手术。这名战士后来健康地返回了连队。
“我们身穿军装,没资格对基层官兵说‘不’”
一次,一位基层的副连长看病时提出要做核磁共振,陪同他来就诊的团卫生队长也找到医生为其说情,可值班医生却不同意给他做。
听到此事,很少发火的高春芳禁不住拍了桌子。他立即来到检查室,让医生给这位副连长做了核磁共振检查。患者离去后,高春芳对值班医生提出严肃批评:“我们身穿军装,没有资格对基层官兵说‘不’!”
在第二天的周会上,高春芳告诫大家:“购置先进设备是为了更好地为兵服务,现在条件好了,不能让官兵就医难的事在我们医院发生。”
在高春芳具体指导下,医院建立了军人就医绿色通道,出台了专家接诊、首诊责任制等一系列为兵服务的规定,并专门成立为兵服务办公室。前不久,医院召开体系部队官兵代表座谈会,高春芳主动请大家“挑刺”,对医院保障不足之处当场向大家致歉,诚挚之情令人动容。
据统计,5年来,医院为兵服务消耗近亿元。
“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还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1985年4月,世界上沿用了一个世纪的直肠癌腰部造瘘术,被高春芳打破了——随着第一例手术在女矿工孙某身上成功实施,他独创的被医学界命名为“高氏术式”的“再造肛门术”开始造福患者!
这一改写直肠癌根治术的成果,避免了患者“挂袋”之苦。接着,高春芳又和同事们迎难而上,为许多已做了腰部造瘘术的患者成功实施“肛门重建术”,摘掉了“粪袋子”。空军某部飞行员胡志灵做梦也没想到,高春芳帮他做手术摘掉腰间的“累赘”后,他还能驾战机重返蓝天。
“医生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还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基层官兵远离父母,为祖国站岗放哨,现在有了病,我们就要尽心尽责照顾好他们。”遇有官兵住院,高春芳常给部属这样交代。
驻军某部战士吴伟患肛瘘和肛裂两年多,住过好几次院,因不愿做手术,病情越来越严重。高春芳耐心地做他的思想工作,并亲手给他做了手术。在高春芳和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吴伟的病情很快痊愈。出院时,吴伟感动得哭了!
“发展目光要紧盯战场,服务部队战斗力建设”
作为一名军队医务工作者,高春芳常说:“发展目光要紧盯战场,服务部队战斗力建设。”
1998年夏天,驻军某部参加抗洪抢险的官兵班师回营后,一下子送来20多个病号,看到这些因患痢疾、烂裆等疾病走路一瘸一拐的战士,高春芳非常心痛:一定要研制出使用方便效果好的消毒仪。
不久,他利用臭氧消毒原理,精心研制出半小时就能达到消毒要求的三氧电子消毒器。在部队执行军事演习等重大任务中,小小仪器发挥着重要作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高春芳带着上百台消毒仪,第一时间带队前往灾区为军民巡诊。
该院是所编制不足300个床位的中小医院,但却拥有全军肛肠外科研究所和全军军事训练医学研究所。他们在全军100多个建制师旅团单位建立监测点,编制了军用标准《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先后举办6期训练伤防治新技术培训班,为全军培养412名骨干,向全军出版发行《军事训练伤防治手册》。
济南战区实行三军大联勤后,医院保障的体系部队比以前增加了三分之一,但不管任务有多繁重,高春芳每年都要深入部队训练场进行调研。这些年来,高春芳完成了36项科研成果,都是部队战斗力建设急需的项目。
最新相关文章
文章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