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接壤地带,东临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北邻内蒙,南接本省延安市。以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全市11县1区,面积4357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300米,年均降水量约400毫米,属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是全省日照最多的地方。全市总人口351.6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6人。200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9.5亿元,增长17%;神木、靖边、榆阳进入全省十强县,神木、靖边两县进入西部经济百强县。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15亿元,增长71.7%;地方财政收入35.6亿元,增长49.6%。实现工业总产值552亿元,增长38.6%,工业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达73.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9亿元,增长41.4%。经济总量在全省排名居第五位。
榆林是一块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黄土地。榆林春秋为晋,战国归魏,秦统一六国后为上郡地。清朝设榆林府,民国设榆林道。建国后,榆林为地区建制,2000年7月改为地级市。黄土文化、草原文化与红色文化的汇聚交融,使榆林荟萃了众多风姿独特、雄奇壮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使以榆林文化为代表的陕北文化与齐鲁文化、巴蜀文化等齐名。全市有文物古迹1612处,重点文物古迹有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大夏国都统万城遗址,西北地区最大的道教建筑群白云山道观,陕西最大的摩崖石刻红石峡,陕西最大的内陆湖泊红碱淖,以及李自成行宫、秦始皇长子扶苏、大将蒙恬墓等。历史上,曾涌现出大夏国王赫连勃勃、北宋杨家将杨继业、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明未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等一批有重要影响的人物。榆林民风淳朴,是陕北民间艺术之乡,热情奔放的大秧歌,高亢激越的信天游,千姿百态的绥德石雕,细腻秀美的陕北剪纸,以其浓郁的黄土风情和丰富淳朴的生活底蕴,驰名海内外。
榆林是一块人杰地灵、孕育革命的红土地。榆林早在1924年建立了陕北第一个中共党组织,1934年建立县级苏维埃政权,是陕甘宁和晋绥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成为抗日战争的总后方。1936年2月,毛泽东同志在榆林市清涧县袁家沟村提笔写就了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雪》,气势磅礴;1947年10月18日,在佳芦河与黄河交汇处山脚下,为佳县县委挥毫写下了“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一面”;同年10月22日,又在佳县白云山上挥笔题词“与时并进”。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我市8个县36个村庄战斗生活一年多,全市先后有2万多人为革命英勇牺牲,榆林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涌现出李子洲、霍世英、杜斌丞、李鼎铭、张季鸾等一批革命先烈和著名民主人士,哺育了刘澜涛、马文瑞、郭洪涛、安子文、张达志、阎揆要、张秀山、贾拓夫、赵苍壁等一批杰出的革命家和党的高级干部,同时,哺育了柳青、路遥等中国文坛文学巨匠。
榆林是一块征山治沙、林木茂盛的绿土地。榆林地处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严重,是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试验示范区。国家先后把榆林列为“三北”防护林建设和重点流域治理区,12个县区都是全国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县,11个县区被列为国家退耕还林还草重点县。榆林人民几十年坚持“南治土、北治沙”,近年来实施了“三个百树”工程,即全市党政干部、各家各户、榆林籍在外工作和在榆林工作过的外籍人士10年内各种100棵树,谁种谁有,激发了个人植树造林的积极性,探索出一条自己筹钱、自己种树、自己管护的新路子,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4万平方公里,年入黄泥沙较建国初减少2.4亿吨;林木保存面积达到1629万亩,沙区860万亩流沙有600多万亩得到了固定半固定,林木覆盖率由1978年的12%提高到30%,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涌现出了牛玉琴、石光银等治沙英雄。
榆林是一块资源富集、正在开发的热土地。榆林,煤、油、盐、天然气富集一地,世属罕见,开发潜力和后发优势十分突出,是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全市已发现8大类40多种矿产。煤炭预测储量2714亿吨,探明储量1660亿吨;石油预测储量11亿吨,探明储量3亿吨;天然气预测储量5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7474亿立方米;岩盐6万亿吨,探明储量8854亿吨。此外,高岭土、铝土矿、石灰岩、石英砂等矿产资源也具有重要开采价值。全市土地广阔,人均19.8亩。水资源比较丰富,市内地下水资源量31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量为29.8亿立方米,另有入境客水9.47亿立方米和黄河过境水可部分利用。近年来,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依托优势资源,开发发展进一步加快,工业初步形成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化工、轻纺、建材等行业为主的七大体系,以“三个转化’’(煤向电力转化、煤向载能工业品转化、煤油气盐向化工产品转化)为重点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全面启动,建成了一批以大柳塔煤矿为代表的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特大型现代化矿井,建成了亚洲最大的天然气净化厂和以靖边为中心的多条输气管线,实现了向北京、西安、上海等地供气。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大规模的勘探和开发,国家和地方已累计投入建设资金750亿元,建成能源化工基地重点项目46个。2006年,全市实际生产原煤1.16亿吨、天然气65亿立方米、原油536万吨、甲醇65万吨、盐29万吨、聚氯乙烯20万吨,电力装机容量达到240万千瓦,成为国家重要的煤炭、天然气、甲醇生产基地。榆林一次能源产量实现了两个5%:煤炭产量突破l亿吨,约占全国5%;油气当量约占全国5%。目前,美国陶氏、荷兰壳牌、南非沙索尔、泰国正大以及兖矿、鲁能等一批国内外著名企业来投资。
榆林是正在建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榆林是国务院确定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通过近年来的建设,这座古老的历史名城焕发出更加独特的魅力。古城步行街的改造基本完成,六楼骑街的景观得以恢复,榆溪河改造工程即将完工,给塞上古城平添了许多灵秀。西沙经济开发区建设日新月异,现代化城市初具雏形。特别是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十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0亿元,初步形成“两纵两横”主骨架和十条公路次骨架,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2000多公里,其中等级以上公路8200多公里。形成了神(木)朔(州)铁路、神(木)延(安)铁路“一纵一横”铁路主骨架,外运能力突破l亿吨。每日航班通往北京、西安,4C级大型机场正在建设之中。覆盖全市的110千伏主网架基本形成,延榆神33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入运营。济银、西呼两条国家l级干线光缆交叉经过榆林,通讯手段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成为陕西第二大信息港。榆林正在按照省委确定的建设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迈进。
榆林的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机遇千载难逢,压力前所未有。“十一五”期间,是榆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资源榆林”、“速度榆林”向“效益榆林”转变的关键时期。我们将坚持顶层规划、高点定位、科学决策,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全力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以“科学发展、有序跨越、和谐稳定”为基本方针,按照跨越式发展总体要求,紧紧围绕把榆林建成西部经济强市、特色文化大市、绿色生态名市的三大目标,弘扬创新、创业、创优精神,发挥能源资源优势,挖掘人文资源优势,打造交通区位优势,培育科技后发优势,推进产业创新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创新,大力发展能源经济、城市经济、生态经济、区域经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到2011年,榆林市生产总值达到120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30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9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2350亿元。努力打造一个区域竞争能力强、政治清明、文化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发展的新榆林。榆林将成为推动陕西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引擎,成为陕西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