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平和:临池不辍六十载
- 作者: 来源:中国名网 发布时间:2010-04-04
|
|
|
|
人民网安徽频道讯 在寿县堰口镇大光小学,沿着校内平整的水泥路,老远就看到一间颇具特色的房屋——墙面的顶部刻着“癖黑庐”三字,屋子的窗外是一片竹林,这间房子就是马平和老师研习书法的书房了,而他的“癖黑庐主人”就取这间书房。
第一眼看到马平和,你很难把这个穿着朴素、操着一口浓厚地方口音的老人和书法大师联系起来。走进“癖墨庐”,书香、墨香扑鼻而来——进门处一张长约2米的条案上摆着各色毛笔、砚台,香炉中的檀香飘散出阵阵清香,房子的四面挂着马老在各处采风时与友人的合影以及一些获奖证书和作品。 在这间充满书香气息的书房里,马老师谈起了他60余载的书法之路。说到马平和走上书法之路,首先要说到他的家庭教育,1939年马平和出生在寿县正阳关的一个书香世家,祖辈和父辈都曾经讲过学堂,儿时的他时常被上辈人教育“读书为贵”的思想,给马平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上世纪四十年代,6岁的马平和背起书包,走进了学堂,从那个时候起,他就和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说实话小时候写毛笔字,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那个时候书法是学堂的必修课之一,每天的大字两篇,小字两篇是家庭作业的一部分。”
而真正埋头于书法,是马平和师专毕业后的事了。1961年从六安师专文史专业毕业,马平和被分配到堰口镇小学任教。工作后,马平和系统地研究了历史上的名帖,尤其对梁献、张鹿坪、曾伯纯、司徒越、孙逸久等人的书法深有心得。这对他后来个人书法风格的形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说起练习书法上吃的苦头,马老的妻子邹以荣阿姨感触颇深:“打我嫁到马家,没有一天不看到老头子练字,就是以前家里困难的时候,他也没有停过一天。”最困难的时候,马平和每天蹲在学校的操场上,用手指在泥巴地上写字。后来,条件稍微好点了,马平和就买了墨水,在旧报纸上练习,一张报纸,他先用蓝墨水写,后用黑墨水写,等到一张纸已经全是墨水,找不到一处能够下笔的地方的时候,他就用白水再写一遍。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马平和的书法渐渐有了些名气。开始,参加市里、省里的比赛,获得了较多的认可后,他把目标瞄得更远。1991年,马平和的作品获得《秦俑杯》国际书画大赛组委会一等奖。从此,马平和的书法造诣获得了世人的承认,他的作品入选其作品人选《中国书法家选集》、《百年中国书法全集》、《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珍品选》、《20世纪国际现代书法篆刻名家作品荟萃》。他本人也因此获得了众多殊荣:中国现代文化协会艺术部颁发的世界艺术家奖杯,香港世界华人艺术家报社颁发的世界华人艺术家称号,中外书画艺术家交流协会颁发的跨世纪中外书画艺术名人称号等,在《世界名人录中国卷2》等一些书中均可以看到他的名字。
书法会友,马平和因书法结识了很多人,也因此交到了很多朋友。在马平和的“癖墨庐”里,有两张合影挂在最显眼的地方,一张是他和陈立夫老先生的合影,一张是他和台湾中国美术家协会易苏民主席的合影,这两张珍贵的照片是1995年,马平和应台湾中国美术家协会邀请,赴台参加海峡两岸美术教授书画交流研讨会期间留下的。两位老人都十分欣赏他的书法功底,易苏民主席看了马平和的作品后,连竖大拇指,称赞功力深厚,并亲切地称他为“书坛大师”。陈立夫老先生不仅向马平和讨要了对联,中堂外,还亲自挥毫赠送了他“和平奋斗救中国,至诚无我进大同”的对联。
马平和成名后,有很多人慕名而来求字,其中不乏来自新加坡、日本等海外的书法爱好者。尤其是日本、东南亚国家和台湾地区的欢迎,被国内外众多的博物馆、美术纪念馆、个人收藏者竞相争购收藏。
六十余载如一日,马平和是否对书法有过厌倦,进而放弃呢?“书法是讲究坚持的,所谓研究书法之道,贵在持之以恒,曾经为也有过因进步太慢而毛躁的时候,但是我总是以此鼓励自己,后来书法渐渐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马平和如是说。(通讯员 姜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