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玺文:从书法中感受生活的韵律美
孤云(书法)李玺文作
秀色(书法)李玺文作
空谷传声(书法)李玺文作
行走在书法艺术的广阔殿堂,演绎着充满绚烂色彩的艺术人生——他为书法艺术而狂热,他为传统艺术而奔走,他在书法艺术的烈火里燃烧着自己的生命……他就是浑身充满艺术细胞,全身满载艺术气息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玺文。
李玺文的家在北京以北,进入他的书房,一个用来书写的长案摆在正中央,书案上的笔筒里一支支粗细不一的毛笔,旁边散落着几方砚台和一盒印泥。除此之外,就是满屋子的书法作品,零散地堆积在屋子的各个角落,大约千幅有余,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端庄秀丽的小楷,浑厚磅礴、豪放大气、浑然一体的行书,飘逸张扬、无拘无束、一气呵成的草书。他的书法作品笔画有时如高峰坠石,有的圆润如珠玉,有的又活泼如蝌蚪。
“书法艺术不仅反映出客观事物的静态形体美,而且也反映出客观事物动态的韵律美。人们欣赏书法艺术,可以培养审美联想和想象能力,从书法的笔画和结构中,发现和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形体美和韵律美。”李玺文开宗明义。
李玺文把自己定位为民间书法家,由此他的书法作品有大朴的美、自由的美,无骄情,少做作,不虚伪,而在其中,字迹的灵秀隐约可见。真正的艺术都是由民间走上艺术殿堂,丰富推动着殿堂的进步,是民间不断地给殿堂注入新鲜的血液。不管多么高雅和高级的书法都是从民间走来,都带着无法洗尽的民间泥土。
李玺文,1960年生于西安,长于户县,这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化之乡。大凡文化圣域之地,必然会积累其金石丰碑而被之以艺文辞章,西安的兵马俑、大雁塔、碑林都为这座古老的文化名城挚托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漫长的历史流程中沉淀出来诸多的圣人君子、文人墨客又都给西安留下了诸多的思想瑰宝和人文遗迹。
这里的空气似乎也充斥着浓重的书画气息,李玺文的祖辈和亲戚中不少人都写得一手好字,在十里八乡都有些名气,每年春节都有乡亲们登门求写春联。
“那个时候,农民们还没有书法的概念,一般都说谁的毛笔字写得好”,小时候的李玺文就跟着外舅公练习毛笔字。外舅公下地回来,农家院里的一副小桌凳就成了他教授李玺文练习书法的场所,夕阳晚景,躬身教导的外舅公和正襟危坐的李玺文构成了一幅和谐的图画。
而李玺文的聪敏和灵秀则让外舅公赞叹不已,就是在这段时间,李玺文完成了对于中国传统书法的最初的启蒙,书法的博大精深和承载的文化含义犹如浓墨浸染了李玺文幼小的心灵。
1980年,20岁的李玺文考入了西北政法大学法律专业。在学校,李玺文又重新捡拾起了久违的书法,他开始临习的是唐人的小楷《灵飞经》(传为钟绍京书),由于酷爱,加上勤奋,进步很快。由于家庭条件不好买不起纸,他就在作业本和报纸的中缝空白处练习小楷。学校的寝室里,常常可以看见李玺文一手扶案,一手拿着毛笔辛苦练字的孤单身影,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在学校组织的书画展览中,刚练习书法时间不长的李玺文便以自己的小楷作品获得了评委老师的一致好评。
天道酬勤,1984年7月,李玺文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而他毕业时的所有个人登记表都是他一丝不苟地用毛笔楷书填写的,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称赞。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
而初来北京的李玺文并没有因同班同学艳羡而自豪,更多的是一种失落——深深的怀乡情节。夜深人静,乡愁袭人,难以入睡的李玺文总是以书法为伴,常常一写就是好几个小时,这样的习惯一直沿袭至今。
在北京工作以后,对于李玺文来说,如何精进书艺是他最为渴求的。与许多不能专职书法的人一样,他总是抽出一切空闲研磨技艺。每个双休日,李玺文不是在办公室里练字就是和朋友切磋。2005年暑假,利用在英国出差的闲暇时间,他完成了长达十数尺的《道德经》小楷,其细腻的笔致和娟秀的字体令很多朋友爱不释手。
“现在每天写字好几个小时已经是我的功课了。只要站在书案前提起毛笔,我的心中就会觉得很踏实。只有常写,你才能体会到名家书法的精髓,才能吸收并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风格。”至今,李玺文的书法作品何止千万,光印泥就已经用掉了几十盒,这是一个对于中国书法有着挚爱的追求者,是钻研中国书法艺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苦行僧。
正是二十几年如一日的钻研书法艺术,使得李玺文的书法形成了自己流丽妍美、丰神潇洒、韵致卓绝的书风,给人以厚重庄严而又能怡情雅性的美感享受。
“生就龙孙卓不群,棱棱劲节向碧云,不曾凌风低秀枝,抱臂入林只有君”,这是李玺文改自原王颂余先生的一首诗,竹子的劲节、高尚、不畏凌风,以及抱臂如林的合作精神就是李玺文自己的人生写照,也是他书法之路的写照。
正是竹子的精神让他在书法艺术之路上一路昂扬,永不疲倦。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最新相关文章
文章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