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沉寂无声的土地;两年后,随着一批批客商慕名而来、一个个项目快速落地,这里成了创业投资的热土……自从2008年4月山东省威海工业新区正式成立以来,这片由草庙子镇、苘山镇、汪疃镇构架而成的三角型区域便迎来了全新的发展良机。
两年时间,工业新区人以开拓进取、勇争一流的新区精神,在这片土地上尽情挥洒着创业的激情,谱写着科学发展的崭新篇章。路通了,灯亮了,花开了,树绿了,工业新区的面貌日新月异;一大批大项目来了,一个个好项目落地投产了,工业新区成为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区聚集的洼地、高地……
市区之南,配套完善、活力无限的工业新区正强势崛起!
17条主干路纵横交错伸向远方,500公里管线埋入地下,35座桥涵横贯东西,热电厂、供汽站、污水处理厂拔地而起,医院、学校等配套设施日益完善……自从建区以来,威海市工业新区人始终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的原则,全面提升区域的承载力,拓展新区发展的大平台。两年时间,工业新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已达20多亿元。目前,“七纵六横”的便捷路网纵横交错,“十通一平”设施配套到位,各种服务功能日趋完善。
两年筑巢引凤。如今,工业新区犹如镶嵌在市区南部版图上的璀璨明珠开始绽放夺目光彩。
高点起步,搭建广阔发展平台
日前,记者走进工业新区,当车子行驶在台州路时,道路两侧的新加坡工业园和内蒙古工业园正在紧张建设,工程车在新区宽阔的道路上来回穿梭。
2008年4月,随着威海工业新区的成立,苘山镇、汪疃镇、草庙子镇所在的三角形区域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在威海的版图上,工业新区地处城市群中心地带,又是交通枢纽。青威高速、202省道、303省道、初张路、威石路等多条快速主干公路过境。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区位优势,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工业新区人有着自己的谋划。
“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区发展的前提,是吸引产业汇聚的载体和平台,我们必须按照一流的标准设计和建设。”建区之初,工业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主任徐连新便对工业新区的干部职工提出这样的要求。
由此,工业新区走上了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为切入点,边开发边建设边招商,统筹推进之路。
按照“提升起步片区、完善苘山片区、拓展汪疃片区”的总体思路,贯穿1号路、2号路、3号路、4号路、福州路、202等道路轴线,最大限度完善供水、排污、供气、供电等关键设施配套,工业新区拉开三镇对接的区域发展新框架。
道路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支撑。2008年7月10日,被威海工业新区管委称为“1号路”的江苏路开工建设。这条路总投资2.6亿元,全长20公里贯穿工业新区东西,连接草庙子、苘山、汪疃三镇;202省道新区段则是打通我市又一条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让新区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建区以来,投资227.6万元的21号路、投资759万元的11号路等17条主干路相继竣工通车,“主干线相通,次干线相连,支路线相接”的快捷交通路网格局初现,为工业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今年,工业新区还将投资8000多万元,完善江苏西路、金华南路等8条主干道,全长达6000多米;目前,江苏西路路基工程已开工建设,全部道路工程10月底前全部完工。
自来水、污水、天然气等各类管网一次性下地。
投资3340万元建设110KV变电站,投资5000万元建设40吨供汽站,投资1亿元建设日处理能力达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投资2亿元建设净水厂……截至目前,工业新区已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0多亿元,新建或改建道路17条共150多公里、架设桥涵35座、绿化面积76.2万平方米,铺设各类管网近500公里。
骨干路网四通八达,供暖面积不断扩大,电气供应满足需求,污水处理能力日益加强,通信全区覆盖…… 完善的基础设施吸引众多个项目入驻,“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工业园区”“山东省海外华侨华人投资创业基地”等荣誉称号也先后被工业新区收入囊中。
完善设施,服务功能日益提升
近日,很多经过青威高速的人都会发现,从江家寨往南的第一个红绿灯路西,一座防护网包裹的新建筑格外显眼。这就是新区正着力建设的广通综合楼,该楼属于新区中心商务区的一部分,计划近期投入使用。与其一路之隔的则是正在建设的由多层住宅、公寓式酒店、办公及沿街商铺组成的中业商务港,该项目将于年内将完成15栋楼的主体工程;
路通了,灯亮了,花开了,树绿了……基础设施齐全之后,新区人又有了更深层次的考量。“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座新城,而新城的建设,首先就是怎么积聚人气的问题。”工业新区相关负责人说,工业新区要吸引人气,而有人气就有商贸、文化、卫生等各方面的需求。
新区中心商务区便是工业新区重点打造的核心区域,计划建成集金融办公、综合商务、商业服务和配套居住等功能 “四位一体”的精品板块。
3月23日上午,昀卓国际商务大厦奠基。作为一家高级涉外酒店,大厦集酒店、商贸、休闲、典当、会议、娱乐功能于一体,是新区中心商务区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投资1.5亿元,一期投资8000万元,力争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
商务区内,与广通综合楼、昀卓国际商务大厦同步建设的还有,由万发集团投资2亿元开发建设的毛主席像章珍藏馆及五星级酒店工程,该项目由珍藏馆、公寓式办公楼及金太阳大酒店等组成。目前,平面图设计、水电施工、勘探、施工图纸设计已完成,近期完成基础施工;文化休闲广场也将于近期完工;警务中心将在年内完成主体工程。
此外,新区近期开工建设的城建项目还包括商贸聚集区和相关的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去年,新区着眼于二、三产业“双轮驱动”、协调并进,加大了对服务业项目的招商力度,引进实施了一批物流、商贸大项目,包括环渤海钢贸城、马太福星家具市场、金开利五金市场、润洋国际汽车城等项目。目前,投资4亿元的环渤海钢贸城的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正在进行内外装修,很快投入使用,其余3个商贸项目也于近期开工建设。
投资8521万元对苘山中小学实行合并搬迁,进一步有效地整合教育资源,使新区学生入学更方便。目前,苘山中小学的规划设计方案已经确定。征地及土地平整工作正在加紧进行中。计划年底将完成3万平方米主体建设,明年底,完成5000平方米主体建设,完成基础设施、教学设施配套工作,实现整体搬迁。
威海新区医院、客运站已经建成即将投入使用,新区居民看病、出行将更方便。
出行快捷方便,教育有学校,医疗有保障……城市设施齐备、功能完善,工业新城雏形已初步显现。
合力共建,助推工业新城快速崛起
连日来,在新区的各项目区内,各种大型机械来回穿梭,多个产业项目、城建项目建设正在热火朝天地展开。据粗略统计,近期落实的多个城建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今年将开工44个城建项目。
近日,在新区建设局城建科门口的外墙上,一块长4.5米、宽1.5米的泡沫纸板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这块纸板是今年新区基础设施的施工进度表。为快速推进工程建设,新区建设局除将施工进度公开化外,城建人员每日到工地走访,每周召开一次调度会,随时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我们就是要发扬‘激情创业不止步,率先发展争一流’的新区精神,按照‘高起点科学规划,高标准精心建设,高效能精细管理’的原则,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化新城。”徐连新的话铿锵有力。
工业新区人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新区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奋力向前。
去年冬天,为配合三角工业园建设供汽站,在工期紧到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情况下,新区人不惜代价,不讲条件,一切为项目建设让路,从管委领导到普通干部,不畏天寒地冻,24小时靠在工地一线,死看死守,科学调度,昼夜奋战,以“豁出去”的创业劲头感动了施工队伍,最终按期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保证了三角工业园一期工程顺利试车。
如此高效率的工作,在工业新区并不稀奇。两年来,新区人习惯了快节奏的工作与生活,他们从来也没有星期天、节假日,特别是参与一线建设的干部们几乎不分白天黑夜,经常与施工人员一起吃住在工地。
“这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打胜仗的铁军。”徐连新如此评价工业新区的干部职工。
一条条崭新的柏油马路伸向远方,一座座桥涵横跨东西,一排排厂房鳞次栉比……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工业新区搭建起的发展平台更加广阔。
阳春季节,万物复苏,工业新区正随着春天的旋律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