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张飞庙“两怪”:大门开在侧墙 门前道路弯斜
- 作者:连肖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0-11-30
重庆云阳张飞庙有“两怪”。其一,云阳张飞庙的大门开在西北侧墙,门前的道路也弯弯斜斜,被称“歪门斜道”;其二,三国蜀汉名将张飞生于河北涿州,死于四川阆中,其庙宇却建在“非亲非故”的云阳。为穷源溯本,记者近日走进了那扇古老厚重的庙门。
张飞庙,又名张桓侯庙,为纪念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所建。据史料记载,其始建于蜀汉末年,有实物可考的历史可上溯至北宋宣和年间,原位于长江南岸飞凤山麓,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在浩浩荡荡的百万三峡移民中,张飞庙于2002年整体迁至上游32公里处的“新居”——云阳县盘龙镇。
行至傲立悬崖的张飞庙脚下,“江上风清”四个大字赫然入目。拾阶西上,便来到庙侧墙的“歪门斜道”处。解说员肖京道,张飞庙修建于江边悬崖之上,地势陡峭,正对江面无处设庙门,只好把门设在西侧。而西侧正对青山,民间风水称“门对桠,坟对包”,大门正对大山不宜,因此庙门向西北斜置,正对蜀国方向,寓意张飞忠魂向蜀汉。“斜门”前的道路依山势而建,弯弯斜斜,是为了让游人攀登时节省体力。门内建有一道墙,从庙内向外望,不见青山挡道,只见滔滔江水滚滚来。
经“歪门斜道”入庙内,盈盈古风铺面而来。颜真卿书《争座位帖》的木刻、苏轼作《赤壁赋》的石刻、岳飞书诸葛亮《出师表》的石刻、郑板桥书的诗文绘画,还有刘墉、张船山、竹禅的木刻字画……远自汉唐近至明清各代,数百幅石碑、摩崖石刻及木刻书画收录于此。
引众游人合影留念的,莫属二楼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的雕塑。塑像背后桃花掩映,三位英雄手捧结义酒,意气风发。张飞更是举杯作豪饮之势,仿佛饮尽这一杯酒,即蜀汉天下太平,百姓安乐无忧。然世事难料,张飞最终被两属下所害,割其颅投奔吴国。
民间相传,张飞“身葬阆中,头葬云阳”。张飞两属下携其颅投奔东吴途中即听闻吴蜀讲和,于是在云阳将其头颅抛入长江。张飞遂托梦给云阳一位渔翁,拜托渔翁打捞其头颅背往飞凤山上,在哪里背不动了就在哪里葬其头,张飞庙由此而建。还相传,张飞多次在云阳显灵,庇护长江船只顺水顺风和百姓平安,由此受人膜拜。
如今,云阳百姓已把张飞当作一方神灵,逢年过节都要到庙中祈福。庙中每年收到的红布堆积如山,香油成车。三峡成库后,当地政府和百姓煞费苦心地为这个“最大移民”搬新家——4500多件文物、127株名木古树、13.1万件建筑构件、193件木刻,178件石刻等都一一编号装运,原样搬迁再现,甚至连“新居”地板上木块排放的顺序都未曾错乱。
游毕踱出庙门,江上清风拂面。这座因厚重历史、民间传说和膜拜英雄思想而兴的张飞庙,将永立于三峡高峡平湖的美景中,任后人顶礼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