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里:初九泰伯庙会彰显古都风情
|
每年大年初九的泰伯庙会都会吸引无锡人的眼球。“泰伯庙会”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2010年这个庙会与以往相比更非同寻常。就在当天梅里古都匾牌和LOGO揭牌,泰伯庙会处处彰显传统文化。
大年初九,大多数地区的年味都已开始变淡。但昨天9点,记者赶到梅村街道主干道时,这里欢腾的情景不亚于大年夜。大街上人潮涌动、张灯结彩,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盛装兴冲冲地去“轧闹猛”。开幕式还未开始,至德广场就已被人群围得水泄不通,就连附近的拆迁工地上也站满了人。
开幕式所在的至德广场是新建成的古都景点之一,与泰伯庙隔河相望。广场上抬头能看到一个牌坊,牌坊一面的横匾上书“梅里古都”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这几个字摹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手迹,另一面横匾所书的“至德高风”则是赵朴初的遗墨。广场上的石板路上还有写着“功,开辟江南;德,三让天下”的镂刻大字,这是歌颂泰伯的一副对联。
上午9时,广场正对牌坊的主席台上,随着主持人的一声宣布,庙会正式开始。这时,新建梅里古都的标志也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梅里古都”的标志以形象化的“梅”字为主体,采用中国传统喜好的红、绿两种颜色。一个“梅”字既蕴涵了泰伯喜梅的含义,又透出了鱼米之乡梅里悠久流长的历史。“诗里 画里 梅里”的梅里古都广告语也在当天面示,短短几个字就将诗情画意的古都描绘出来。
随着主持人的又一声宣布,主席台上背景突然向两边分移,一只巨大的至德大鼎显现在众人面前,整个仪式进入了高潮。至德大鼎原是华夏九鼎之一,它象征着周室王权,西伯侯姬昌即周文王,为念让国之功,铸鼎馈赠于泰伯。现重铸的大鼎,底台高度为一米八,鼎的高度达三米,重量三吨,呼应“泰伯三让”之意。当大鼎一露相,人们蜂拥而上,大伙绕鼎围成一圈争相伸手抚摸鼎身祈福。
仪式进入了最后一个环节,古都的主干道上响起了喧天的锣鼓声,十几支传统打扮的民俗方队缓缓前行。“瞧,大秧歌,还有财神爷。”小孩们好奇地朝着演出人员指指点点,而大人们看到这曾经熟悉的场景,又勾起童年的回忆。
最新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