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水卷人悲剧为何一再发生?
10月10日下午2时许,杭州市萧山区南阳观潮城附近有多人被潮水卷走。据消防部门透露,报警人称有6人被浪卷走。萧山区政府晚7时许通报,初步统计,有6人落水,其中2人获救,无生命危险,其余4人下落不明。据了解,钱塘江潮水卷人事件在浙江时有发生。(10月11日《浙江日报》)
几乎是一瞬间,6人被突然涨起的潮水卷走,除2人获救以外,4人失踪,多个家庭从此阴阳两隔。这样的悲剧令人扼腕叹息。毋庸讳言,观潮者应该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钱塘江潮虽然壮观,但也冷酷。我们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不能忘记自然的威力,平静的海面给人们带来快乐,但发怒的潮水也会给人们带来致命的伤害。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弱者。人类只能顺应自然,按照自然法则行事才可能得到自然同样的“礼遇”,与自然和谐相处。公民不尊重自然规律,安全意识淡薄是他们遇险的重要原因。
此次钱塘江潮水卷人事件发生后,浙江省领导及时指示,要求全力搜救失踪人员,做好家属工作,消防部门迅速开展施救工作。应该说,政府的反应速度与工作效率还是比较高的。但是,在潮水卷人的问题上,群众安全意识淡漠与政府事后的积极作为,并不能抵消政府的责任。
当然,我说政府有责任,并不是说政府对潮水安全没有任何应对措施。久住钱塘江的人都知道涨潮的规律与时间,懂得潮水的威力与危害。有关部门也修筑了堤坝,零星设置了一些提示牌,还有社区与居民义务组织的“喊潮队”。义务“喊潮队”与提示牌的确比较温馨,但是相对于汹涌的潮水与生命的宝贵,这些没有制度刚性的安全防范措施,又显得是那样的微不足道。
事实上,钱塘江并不是第一次发威,吞噬生命。近年来,钱塘江潮水吞人不断,最多的一次是1993年10月3日,有86人被瞬间冲出堤岸的潮水卷入江中,其中19人死亡,27人受伤,40人下落不明。2003年7、8两个月,有13人死于钱塘江水。2007年8月2日,在杭州江干区七堡江边就发生一起钱塘江潮水卷人悲剧,12人罹难。去年12月23日,10名外来群众在钱塘江标准海塘外的丁坝上游玩时被海水围困,2人获救8人失踪。钱塘潮频频卷人至今,悲剧为何一再重演?这个问题不仅值得有关部门反思,也该有人对此负责。
潮水卷人真的没有应对之策了吗?从历年的潮水卷人教训来看,被潮水吞噬的多是外来人员,他们对潮水的特征与威力认识明显不足。我认为,一方面,政府应该多多宣传观潮安全知识,既要把钱塘江潮水作为一个旅游亮点来宣传,又要把它作为一个危险点来提醒。政府有责任与义务向每一个市民、外来务工人员与游客提醒潮水景观的危险性。在这方面,除了有关部门应该尽责以外,新闻媒介、旅行社、宾馆、酒店包括普通群众都应该有所作为。
另一方面,政府还应及时播发潮汛预报,在危险区域设立醒目的安全警示牌(甚至可以考虑给潮水遇难者修建纪念碑),警示公众,安排专人负责管理。从安全角度考虑,加高堤坝,甚至堵死下水口,阻止人员下水,固然是一个办法,但不能一劳永逸,堤坝再高,没有人的好奇心强。面对百姓亲近自然的需求,堵不如疏。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需要多大的技术含量。比如,政府出资建立几处安全的观潮台,让市民、游人免费观赏;增加游泳场馆,降低收费标准。如果百姓有一个安全的地方看潮涨潮落,他们又何苦冒着被吞噬的危险去“弄潮”呢?
只有我们顺应自然规律,积极应对,拿出周密的应对方案。钱塘江潮水奇观才不会一再扮演吃人恶魔的角色。
最新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