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集训“绿色GDP”的积极意义
- 作者:沈峰 来源:中国名网 发布时间:2010-04-02
3月初,全国县委书记任职培训班在中央党校开班,对390名2008年11月后任职的县委书记集训“绿色GDP”。对此,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卓元告诉记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转变的是“领导干部业绩考核和晋升机制,不单以GDP为标准,而要提倡绿色GDP”。(3月31日《南方日报》)
长期以来,GDP的增长率是评估地方官员政绩的一个不成文标准,导致一些地方为追求一时的经济发展速度,盲目上项目、办企业、搞投资,结果造成不少低水平重复建设。还有少数干部为追求任内政绩,不顾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大搞五花八门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欣慰的是,当前深入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前些年唯GDP至上的百强县评比也被取消,这是一种理性纠偏。以既往百强县评比为例,表面看上榜的百强县很富庶,但如果把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等因素纳入评比指标体系,有的百强县总体效益可能是负增长。
因此,转变发展方式,关键看干部是否具备相应的意识和能力。从这个意义上看,390名县委书记进中央党校集训“绿色GDP”,表明我党和政府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又上升到一个新的认识高度。县一级在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县委书记在中央党校培训中受到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和鞭策,体现了中央高层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高度重视,其意义非同一般。
必须认识到, 如果仍然是以GDP来决定干部政绩大小,来评价其优劣,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变成不可能,甚至是难以实现根本性转变。只有各级领导干部都树立“绿色GDP”观念,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推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形成经济增长与生态建设的和谐共赢。
进一步思考,领导干部业绩考核和晋升机制,不单以GDP为标准,更要提倡绿色GDP。因此,培养官员树立“绿色GDP”,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指标性的问题,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某些官员的错误认识,明确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不利于长远发展,知道怎样做才是正确的,明白还应该干些什么。可以促使官员在经济发展中,在施政行为和民生观之间,找到一条绿色通道。以民为天,以民为大,科学发展观才会更多地从口号落实成为领导干部的自觉实践。